掌控情绪的方法
(2008-08-24 07:39:11)
标签:
掌控情绪方法校园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客观事件或情境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我们对它就具有不同的态度体验。由此,而产生了情绪。情绪的不当表达对我们身心健康、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调节和管理情绪的发生发展。
一位学生今年参加高考,考后对自己的成绩很是担心,闷闷不乐。前几日接到了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是欢欣鼓舞了。可是他依然很不开心,认为专业不好,自己根本不懂那些东西。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事情,原本得到就是一种幸运和收获,可是,得到了心情还是不佳。于是,很多人每天在情绪不佳之中度过。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完全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很多人喜欢责备和抱怨现实对他们的不公,而任其情绪的恶化,其实是自己我控制力的缺乏。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其实,我们周边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他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
情绪是流动,易变的心理历程,因为你随时都会面对不同的情境和客观现实。我们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喜悦、愤怒、悲哀、惊奇、焦虑、忧愁、恐惧等。其中有些属正性、良好的情绪,有些属负性、我不良的情绪。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人的健康长寿,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因素,60%取决于自己。而在这60%当中有35%是取决于个人的情绪因素,所以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的掌控。
既然情绪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我们首先可以利用认知调控来调节俄自己的情绪。认知调控是指当不适度、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出现时,个人理智地分析和评价所处的情境,正确地分析引起情绪反应的主客观原因,理清思路,冷静地做出应对。比如,那位学生考试后感觉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事实上它并不是最差的学生,也不是唯一出错的学生,更不是靠不上大学就没有了前途的人。过于悲观和自责导致自己在等待录取的日子里,情绪低迷、心情沉重、失去快乐。被学校录取本是一件喜讯,为什么又会情绪不佳呢?首先大多数人选择志愿都是分档、分类,给自己多种出路,而这都是自己相对比较理想和现实的选择。能够在其中之一就是自己的成功,而非第一志愿、最好学校才是成功。其次,深造求学、谋求好的专业和职业,原本就不是初入大学能够完成的事。二是自己以不懈努力的方向。任何一所大学的初期教育都是基础性的,能够上大学,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再次选择自己事业方向和深造的条件,只要自己愿意,自己努力,就会有下一次的选择机会,就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自己事业的选择和成功大多与学校和最初的录取专业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如果此时能够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引起自己消极情绪的原因、可能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善于用辨证的观点去审视,以多元的思维去认识,并选择其中较为理智、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使过分悲伤的情绪反应得以适当的平静,避免过激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的出现。因此,生活中面对客观事件的发生,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可以使不良情绪得以解脱。
我们都可以管控自己的情绪,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