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信仰,我们还剩下什么
(2008-07-18 06:42:57)
标签:
信仰校园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这是一个公众信仰缺失的年代,因为我们心中没有了是与非的判断,只有永恒的利益准则。
如果没有人会为了心中的“是”而坚持,为了心中的“非”而战斗,那么我们所忙碌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如此地需要英雄来激励我们的理想,却只能在越来越轻浮的娱乐中麻醉了灵魂;
我们如此地渴望真情来抚慰我们的心灵,却只有在越来越放纵的享受中蹂躏了自我。
信仰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信念,对爱情的执着。
国家没有了信仰,国家就仅仅是一个市场;企业没有了信仰,企业就只是赚钱的机器;人没有了信仰,人只是穿金衣的皮囊。
亚瑟知道,宣扬自由、平等理念的罗马是他和他的骑士们15年浴血奋战的支柱,是他魂牵梦萦的归宿,虽然最后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梦,但心中的罗马就是他的信仰,自由、平等的理念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他是如此的幸福,又是如此的悲壮。自由天生就不可能是个人的,于是骑士们没有为了自己的自由而离开,而是为了自由的信仰继续战斗,亚瑟心中的理想罗马崩溃了,但自由的信仰是不死的。
他们虽然没有离开过,但他们自始至终都是自由的。因为自由从来不可能被禁锢,正义从来不可能被践踏。
但如果没有了信仰,我们还剩下什么?
英雄可以带给人们信仰,但我们的时代没有英雄,除了在电影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时刻上演着《喜剧之王》式的喜剧性悲剧。我们的英雄生活在电影里,于是我们的信仰也暂存在电影里。
没有信仰的爱情,是方便面和快餐饭的男女生活。在这没有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科技社会,我们很难超越简单的审美去信仰爱情,更无法想象爱情依然天长地久。青春可以用金钱来掂量,知己泛滥往往是一夜的放荡,网络固然可以存知己,天涯也可视频若比邻。
我路过繁华的街道和古旧的小巷,我听过光阴的故事带走四季的轮换,翻着生活的白纸和婚姻的书页,我不知道没有了责任和信仰,我们将剩下什么可以寻味?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然而我们都回不了过去,纵然我有多么希望回到幻想的城堡,期盼有你像骑士一样带我归去......
上帝存在与否,佛有没有,这本身就是不能证伪也不能证真的。既然如此,有信仰可以劝人向善,可以让人心情宁静,摒弃浮躁和狂暴,为什么我们不努力实践有信仰的社会?
假如没有了信仰, 我该如何憧憬未来?
出处:windwang的博客 200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