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论坛专家王辉耀:如何选择你的暑期工作

(2008-07-03 07:15:48)
标签:

选择

暑期

工作

校园

分类: 社会实践与校园招聘

文/王辉耀(本论坛专家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

 

  暑假已经来临了,很多学生都在寻找不同的工作。我也想起了我当学生时的暑期工作。80年代,我作为最早一批去北美读MBA的中国留学生,虽然有奖学金资助,但经济远比大多数人要拮据。第一年,我甚至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可是,我依然不愿意把假期的时间花在做餐馆洗盘子之类的工作赚钱,虽然这样工作比较容易找,来钱比较快。

 

  但我并不拒绝找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在加拿大的暑期兼职,就是找机会去银行、或去协会做义工、去品牌大公司做事,为重要的会议做服务工作。这样哪怕收入很少,甚至做义工翻译,只要能进入商务中心的圈子,接触毕业后期望从事的业务,为以后发展积累经验和经历,虽然挣钱很少或不挣钱,但只要能维持,我觉得就够了。

 

  这就是我留学时代的找暑期工作经历。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人生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有限,要成功进行职业策划,就必须把握最核心的事物,做最有效能、最有价值的职业积累。洗盘子的收入再高,可就算洗了一万个盘子,也无法写进简历,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做铺垫。经历就是财富,时间就是金钱。一开始接触起点高,可能会影响你今后人生的走势。

 

  因此,等我在国外读完书时,每个假期都充分利用,个人履历已经变得比较丰富:在中国对外经贸部工作过,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实习过,在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做过翻译,在几家跨国公司短期实习过,期间还去日本给大公司做过培训讲师……。因为这些有价值而不重复的工作经历,我毕业时拿到了7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并顺利地进入了全世界最大工程管理国际咨询公司之一SNC-Lavalin。

 

  有了这个高起点之后,我很快就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我在SNC-Lavalin 两年之内连升三级,成为董事经理,然后又成为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接着到另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做副总裁,成为海外最早一批担任跨国公司高管的大陆留学生,后来还做过GE、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等大公司的高级顾问。

 

  经常我们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我没有一个有钱或有权的爸爸,所以我那么不顺利”、“我一直没有成功,是因为运气一直不好”、“我没有找到好工作,是因为企业太过功利”、“名牌生怎么会不被重用?是因为领导戴着有色眼镜”……其实,许多人的职业生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后天缺乏主动的策划,去弥补先天的出身、学历、天赋的不足,因此总被命运和生活所奴役。还有一些人,则有策划没有策划力,譬如大学时根据爱好选择文学专业,毕业后现实起来选择广告行业,再一年感觉不适去做销售,第三年换在某某网站上班,这种职业策划毫无延续性,每一步都要抛弃过去的基础和积累。所以,他们可能工作5年、8年、甚至10年,变化都不大。

 

  林肯有句名言:“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其实,人生就像滚雪球,后面的成功取决于前面的积累。

 

  优秀的职业策划都善于在正确的方向上,把握最核心关键的要素,并且进行步步台阶、互为基础、而非重复性的职业积累。只有当你的起点越来越高,平台越来越大,业绩越来越出色、个人品牌越来越为业界所承认。你才能掌握职业生涯的主动,让好工作主动找上你。

 

  我在创作《当代中国海归》时,曾归纳300个海归成功创业的案例,发现他们的创业成功有许多共性,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们创业前平均都有五年左右宝贵的工作经验,并且他们的职业积累与后来创业的方向有惊人的一致性。如UT斯达康的创立者吴鹰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五年,百度的创立者李彦宏在道琼斯和Infoseek做搜索技术的工作也有五年,携程网的创始人沈南鹏曾在华尔街三家投资银行工作过八年。相反,那些出国前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出国只拿了一个学位就归国的海归,因为缺少职业积累,不但创业难以成功,甚至连找到一个好的工作都很困难,以至沦为“海待”。

 

  对于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来说,最现实的情况可能是满大街找工作,而且好工作很难找到。但是正因为如此,也就更加需要学习进行高效能的职业规划,需要重视未来有价值的工作经历,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自己的人生蓝图。

 

摘自《开放你的人生》

文/王辉耀(本论坛专家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

王辉耀, 现任欧美同学会暨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商会2005委员会理事长,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顾问,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还兼任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经管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是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的常务理事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邀研究员。目前他还担任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