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方文山安装工金牌词人校园 |
分类: 大学生活与成功人士案例 |
今年春节晚会上,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无论是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还是费玉清演唱的《千里之外》,这两首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作者——方文山。另外喜欢周杰伦的人也没有不知道方文山的,《东风破》、《菊花台》、《不能说的秘密》……可以说方文山为周杰伦量身定做的歌词几乎篇篇都是精品,让这位才华横溢的“鬼才”几乎也与周杰伦一起拥有了大量的“粉丝”,而他的出现,也让本来形成格局的华语词坛掀起了新的风暴,树立了无可替代的品牌。
方文山: 从安装工到金牌词人
文□释舟然
当梦想照亮现实
方文山出生在台北一个普通小乡镇的蓝领家庭。因为家境不好,从小他便开始勤工俭学。在学生时代,每逢寒暑假,他都要外出打工,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做业务员、当高尔夫球童……只要可以挣钱,方文山从不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其中的酸甜苦辣,小小年纪的他都一一尝尽。
方文山不是天才式的人物,既不早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从没有人关注过他,在孤独和寂寞中他只能靠乱写乱画来排遣心中的块垒。退伍之后,他才慢慢开窍,意识到电影和写作才是他的“宿命”。从此,他像换了人儿似的,大量写作,勤奋锤炼和努力提高自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最初,方文山对电影神往不已,想进电影圈发展自己。但是电影行业渐渐远离了“黄金时代”,许多电影人纷纷转行谋生。方文山也感受到其中的惨淡,只好退而求其次,从事歌词创作,他甚至仍在梦想着终有一天会凭借歌词创作杀回电影圈。但那时的他根本没有什么名气,所创作出的歌词还很稚嫩,个人的温饱需要另辟蹊径。他选择了去安装防盗系统,类似水电工,头顶安全帽,拎着电钻在尘土瓦砾中劳苦奔波。但他对歌词的热爱也欲罢不能,因为创作给了他强大的快乐和自信。工作时,他常带上一个笔记本和一枝笔,一旦想到歌词他就赶紧写一下。就这样,方文山半年里竟然积累了200多首歌词,然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伯乐。他精心挑选出100多首歌词装订成册,并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投寄了100份给各大唱片公司,天南海北的,有名气、没名气的都有,其中的底气、勇气和豪气已经崭露出一个未来金牌词人的潜质。
当“宪哥的人”
1997年7月7日凌晨,方文山正预备去做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作,忽然有人打电话给他,对方说是吴宗宪。他感到很吃惊、很意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吴宗宪的名字他早已如雷贯耳,对宪哥膜拜已久。
来到录影棚,吴宗宪忙着录影,简单跟方文山说了一下签约的年限、版税分配比例,就约第二次来签约的时间了。
签不签约,对方文山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作为新人,没有签约金、没有保障、没有一个月三五万(新台币)的月薪、没有用多少首歌的承诺。有变化的是,他不能私自给别的公司写歌——别的公司要歌,跟公司谈,公司也要抽经纪约。方文山从来不觉得这张“卖身契”不合理:“起码你写出的东西可以直接给公司,不用乱寄了;也不会担心你的东西寄去被别人抄袭。”他那时最爱跟别人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宪哥的人。”
“宪哥的人”除了方文山还有周杰伦等七八个人。新人永远无法避开的就是“比稿”。
“比稿”的概念是,一首曲,同时给所有写词的人,大家要求一样,最后从交上来的作品里挑一个出来。“有时候一两个星期都是两三首歌,工作有时候都白做了。”方文山的生存秘诀是“物以稀为贵”,“如果大家都讲情绪的字眼,那我就画面感强过情绪,别人都用形容词,我就加大背景的东西,别人就会比较注意你。”
过了几个月,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交出了签约公司后的第一个作品: 吴宗宪的《你比从前快乐》。
方周梦幻组合
方文山跟周杰伦是同一批被吴宗宪招入麾下的职员,之外还有十多位同事,他们有的专攻作词,有的专攻作曲,吴宗宪让他们自由组合,多尝试与不同的同事配对。当时周杰伦的曲就成为了众人的抢手货,但每每只有方文山能精准地揣摩其心思,写出绝配的歌词。一开始两个人也没有互动,当时还都是籍籍无名的小子,方文山眼里的周杰伦和周杰伦眼里的方文山都只有一个字——“酷”。有一次吴宗宪把方文山的新歌拿给周杰伦听,方文山则躲在一角偷看他的反应,怎知周杰伦对他的作品只轻轻吐出“没什么”3个字,把自信的方文山气到爆,当时便把周杰伦这个“不懂音乐的人”视为仇人,两人因此结“缘”。
冲突自然免不了,小打小闹不断。方文山会大胆地和老板吴宗宪说:“周杰伦写的歌不好听。”方文山也回敬周杰伦从前录唱时常随性地更改他的歌词,要他改回原版本,他却拒绝重新录唱。在两个固执地要坚持自己想法的人中,方文山通常是最后让步的那一个,他写出几个版本让周杰伦来决定,毕竟唱歌的还是周杰伦。“默契”和“缘分”这两样已经被提得太过通俗的东西再一次的的确确发生在方文山和周杰伦之间。在他们可以相互“打屁”的时候,分歧和争论也慢慢消失了,渐渐成了好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方文山也探索出了自己的风格——古里古怪又文绉绉,看似不搭调却极富想像力,古典的美感,特殊的语境,并且用接近诗句的表达方式来书写。
从那时开始,方文山和周杰伦几乎天天泡在公司里,研究整个华语音乐市场,也培养出了“革命情感”,他们合作的音乐也几乎曲曲风行,后来整理归纳出一套理论,那就是周杰伦的歌(曲)要搭配方文山的词比较容易被采用。周杰伦也说: “我的歌没有文山不行。”不仅是周杰伦这样说,其他的音乐人也有同感。周杰伦走红后的前一两年,人家都要周杰伦的曲,没有人要方文山的词,他们会找姚谦等有名的人来填词。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才恍然发现,周杰伦的曲子还是与方文山的词最配!他可以就着周杰伦跳脱的旋律给他李小龙的味道,也可以使这个看起来很酷的人忽而深情。如果说他是周杰伦背后的男人,则是因为他巧妙地中和了周杰伦的刚性气质,让他略带人间烟火气。
“想把音乐做到极致的完美,是我跟他最大的共同点,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词曲搭配的观念上,彼此间会产生些小摩擦。但也就是因为这样,我反而更能够看清楚自己在音乐上的无限可能性。”方文山说。有谁能否认,周杰伦和方文山构成的连锁反应,已是华语流行音乐一个最大的惊叹号。其实,方文山的内心也有“企图”,那就是:“假如日后有人要写一部华语音乐流行史,提到这个时代,会提到周杰伦,提到我,被当作不可忽略的名字,这样我的创作就有意义了。”
当问到能不能为你的成功作个总结,方文山给出了这样一句话:“不要把青春消耗在电视机前观看别人的人生,抱怨自己的人生平淡,何不换个角度,把镜头对准自己,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
(摘自《天津日报》)
《共鸣》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