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228
  • 关注人气:31,3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与心理(图)

(2008-05-19 06:06:06)
标签:

实践

心理

校园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http://secure-cn.imrworldwide.com/cgi-bin/m?ci=cn-sina2006&cg=0

实践与心理(图)

 

有位朋友问,怎样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什么自己总是害怕在人面前讲话?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问题,那就是锻炼自己。

 

有一个寓言讲: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这只幼鹰以为自己是一只鸡。日子一天天过去,幼鹰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它终于飞了起来!


    被野兽哺养大的以及离开人类社会长大的野生儿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在罗马、瑞典、比利时、德国、荷兰等地都有发现,单是有案可考的就有30多例。例如,1920年印度发现的狼孩,取名为卡玛拉。八岁被发现回到人们中间来时,只有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她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舔食流质的东西,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从不吃人手里的东西。经过人们的悉心照料与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六个单词,六年学会走,七年学会了45个词。到十七岁临死时只具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科学的心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心理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认为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的心理。人只有经常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才能从对事物的表面的认识发展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发生一定的态度,并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对其发生兴趣,并增长能力。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威特,在婴儿期像是个“傻子”,他父亲曾悲伤地说:“因为什么样的罪孽,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傻孩子呢?”邻居们尽管口头上常常劝他父亲不要为此而忧愁,但心里都认为他是个白痴,背后也这样议论。但他父亲并没有失望,而是踏踏实实按自己的计划对他进行教育。起初连妻子也不赞成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出息,只是白费力气。”可是,这个“痴呆儿”不久就使邻居大为吃惊。他八九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德、法、英、意大利、拉丁和希腊等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914年4月不满14岁就发表了数学论文,被授予博士学位,16岁时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讲的实践对人的心理和能力的影响。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何种环境,我们让自己参与怎样的社会实践,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担心自己出丑,不敢在人面前说话;尽量躲避众人,很少与人交流;这样的生存方式就限制了自己的人际交往,缺少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04-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