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业选择――机遇和风险

(2008-05-04 07:23:56)
标签:

专业

选择

校园

分类: 专业选择与音频视频

专业选择是什么?没错,首先它是一个选择,也可以说是一项投资。就好像买股票一样。不管你做短线还是做长线,都面临着机遇和风险。要把握机遇,防范风险,就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后综合这些信息做出权衡。专业选择也是这样。

 

为什么说它是个机遇?

首先是发现自己优势和利用自身优势的机遇,是一种增值的机遇。这个很容易理解,看看今天的中学生,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同一条跑道上参与竞争。面对的是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考试科目,同样的评价标准。可以这么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相对不喜欢和不擅长的学科。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平衡是绝对的。某个学科学的不好,其实是有理由的。不擅长、不喜欢,这就是最直接的理由。但是在高二之前,所有考试科目,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些基础都是你必须学习的,你还没有选择的机会,虽然我们都知道用单一的成绩标准来衡量学生,是片面的,对一些学生也不太公平。

 

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是个岔路口,一条道路分成了两个方向,路上的风景开始不同。学文的和学理的也开始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接着,到了高考专业选择,这次不再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而是要选择一个更准确的方向,一种更独特的风景。刚才我们说,有的学科你不感兴趣,不擅长,选专业你就可以适当避开这些科目了。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活动,有感兴趣的领域。上大学选专业,是给你最好的机会,让你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一些天赋,是视而不见的。因为越是自然而然比别人做的轻松,做的出色,那个才能越是得不到重视;相反,如果经过很大的努力取得一些进步,就会特别看重。我们说专业选择是个机遇,是说你可以选择,可以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发挥优势,实现自己最大的增值。比如说用80%的精力去扬长,用20%的精力去补短。

 

和机遇相伴的,就是风险。在专业选择上,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到了高考前或高考结束才会突然发现“居然我也有选择”。一个对人生有重要影响的决策,很可能就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做出来了。这样的时间紧迫性与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它的重要意义,太不相称了。所以我们今天特别提倡高二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早做准备,适当地搜集资料,做一些咨询。专业信息早知道,职业信息早知道,个人特质早知道,这样在决策的时候就不会临时抱佛脚,不会太盲目,更好地防范风险。

 

专业选择的风险都有哪些?不管什么原因,后果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选了自己不适合的专业,不喜欢,不擅长;第二就是错过了自己很适合的专业,埋没了天赋。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结果都是要后悔。影响大学生活、毕业出路和长期发展。

 

今天的家长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知道尊重孩子的愿望。这很好。因为,不考虑孩子的特点,孤立的讲专业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孤立的讲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一定要跟孩子特点结合起来。我们经常讲的一个故事是小马过河的故事,问松鼠,问老牛,其实只有自己下水试试才知道深浅。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的是:选专业要避免几种误区:

避免只看时髦的专业名称,就好像名字很好的一道菜,不一定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味道。

别人学的好,就业好,不见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结果。

 

不要迷信十大热门专业、十大热门职业的说法。

这些信息就像股市的预测一样,往往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有一些信息很容易查到,媒体报道也很多。比如未来十大热门职业,未来十大热门专业,等等,但是媒体报道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不一定是签约率最高的专业。这就是所谓的报考热门,就业冷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说媒体报道的可靠性。首先热门和冷门总是相对的。热门专业很多是人为跟风捧热的,热的快也凉的快。另外,有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到社会上独立承担工作的。比如建筑设计、企业管理等等。还有就是社会确实存在需求量大而且前景不错的职业,但你的孩子不一定适应那样的工作状态,不一定适应那样的竞争环境。

 

单纯从就业角度来看,一些特殊专业或行业性明显的专业就业率反而较高,一些时髦专业就业较困难。但是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专业对你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价值,对将来的深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有的专业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但是很有利于深造或长远的职业发展。就像明显的长线投资。比如数学、历史学、哲学等等。

 

 来源:正前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