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完美校园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今天,在机场等飞机,身边有位先生在发牢骚。他大概说了几件事:“这首都机场越建越大,越大越不方便”,“现在可以网上办理登机牌,提前来这里却没有了好座位”,“安全检查越来越复杂,要排队等很久”……我看他情绪激动,大概在这机场里找不到什么顺眼之处了。很多人经常为一些生活中的改变发牢骚,对现实不满,对变革也不满,整日使自己生活在愤懑、消极的时空中。其实,社会总是在进步,对待那些文化传统和深层体制上的问题,需要几代人来解决。我们不能超越时代,急躁是我们心态的问题,它会导致对别人的不尊重,对社会力量的抗衡,其结果是玩世不恭,失去自我发展的机遇和环境。
有较高追求的人们通常也是比较挑剔的。我们常常会对身边的一切提出很高的要求,甚至是不断升华的要求。不能容忍美好的事物有所缺撼,这是我们普遍的一种心态。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人之常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利弊得失总在一件事上。一个人身材优美但可能相貌一般;一个人技术超群,但可能性格怪僻;一项工作意义重大,可能极其困难;一个问题解决迅速,可能代价昂贵…… 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存在。既然如此,我们面对工作的时候,对人、对事都要有一颗宽容、积极的心态,理解和包容别人,不求全责备。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对别人的缺点宽宥和容忍,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好,你的心境就会平静。同时,我们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理想目标、基本目标、现实目标,很多事不会一步到位,也就不能要求一次做好。但要确定最终的目标和可接受的阶段目标。
“目标就是完美!”这种追求被很多人推崇。要求自己是无可挑剔、不可超越的,甚至要求身边的人也达到无可挑剔的水准。为了找到一个完美的人才,人力资源部迟迟不能为一线提供有用之人;为了写好每一个字,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内容的写作;为了找到完美的意中人,可能一生都与恋爱擦肩而过;为了一个完美的设想,别人已经得到结果你却还没有开始……完美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常将我们带进泥塘。追求完美会让我们墨守成规、谨小慎微,过分重视事物的枝节而忽视全局。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因此就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以理想的模式选择、评价工作中的一切,容不得客观的任何一丝不足,听不得不同意见,常常为工作中的挫折而痛不欲生,面对“不够完美”的现实生活不断产生心理失落,失败感油然而生;常常一件小事反复重做几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慢性疲劳,从而形成孤僻、抑郁的性格。很显然,长期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在事业上谋求成功无望,而且在自尊心、亲情关系、社交等方面,也将陷入泥潭。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努力做一件事,但勿求完美。贪多又力争完美,自己吃力,同事吃力,组织受损。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