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2008-03-16 05:34:38)
标签:

招聘

大学生

求职

校园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8-03/14/xinsrc_3420305141114734263403.jpg警惕四大陷阱(图)" TITLE="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

资料图片:面对各种招聘信息,求职者要谨慎。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门路主要有媒体、网络广告和各类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职业介绍所等途径。

    在今年315到来前夕,针对诚信招聘求职问题,广州有关职业顾问提醒,尽管春季招聘旺季里到处充满了机会,但涉世未深的求职大学生要意识到其中也可能隐藏着许多骗局与陷阱,对此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8-03/14/xinsrc_352030514111414029574.gif警惕四大陷阱(图)" TITLE="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陷阱1:不通过正规渠道招聘

 

    小张在人才招聘会上找工作时,一中年男子出现在她面前,说正在招聘一批业务经理,请她有空到他们单位去看看,并留下一份岗位要求及联系电话,还主动让小张将简历及联系电话给他。

 

    专家点评:单位对人才招聘是非常重视的,一般会派专人通过各类正规渠道招聘。像小张遇到的这样的招聘单位,就需要引起求职大学生们的注意和警惕,不要毫无防备地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这样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内部管理很可能存在问题,甚至还存在欺骗毕业生的可能。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8-03/14/xinsrc_3520305141114281103445.gif警惕四大陷阱(图)" TITLE="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陷阱2:说工资高但要“先收费”

 

    小李去年毕业后,通过网上求职发现一家公司要招人。与这家公司面谈后,人事主管当即决定录用小李,并承诺了相当高的月薪待遇,但要求小李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交纳2000元押金,待他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归还。

 

    专家点评:刚参加工作,薪酬不高是正常的。如果一家单位给毕业生开出高薪,反而应该引起注意。这是因为,少数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待遇的幌子,骗取毕业生的所谓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大学生们千万不要相信刚工作就能轻易获得高收入。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8-03/14/xinsrc_3520305141114406104336.gif警惕四大陷阱(图)" TITLE="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陷阱3:要你介绍同学加盟

 

    小王最近在某人才市场门口遇到了自称是某公司业务主管的一年轻人。在搭讪了几句后,这位“业务主管”说公司正需要像小王所学专业的毕业生,并表示该公司发展前途非常好,收入也非常高。同时,这年轻人还告诉小王,因为公司业务发展很快,让他把自己的朋友也带到公司一同发展。

 

    专家点评:前些年,有不少大学生因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到头来后悔不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遇到类似这种对求职者非常主动并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还要你介绍朋友或同学一同加入的单位时,一定要想想“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的道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8-03/14/xinsrc_3520305141114546319127.gif警惕四大陷阱(图)" TITLE="招聘旺季大学生求职慎防上当 警惕四大陷阱(图)" />陷阱4: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小潘在一次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非常适合自己,而且招聘广告上还注明“每月提供住房补贴500元”。但进了这家单位后,她却发现工资单里并没有500元住房补贴。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项补贴已经被取消了,并拿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给她看,合同上也没有约定单位要支付她该补贴。对此,小潘只能哑口无言。

 

    专家点评:一般来说,招聘广告中的承诺,在法律上并非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用人单位对招聘广告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想要招聘单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履行承诺。例如,小潘当初在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应该仔细查看合同内容中是否有关于住房补贴的条款。(记者 徐珊珊)

 

2008年03月14日 来源:信息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