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斗志昂扬 目标不会太遥远

(2008-02-19 08:22:40)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

斗志

目标

校园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文/阿贵忠(大二 06级法学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和众多大学生一样,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有快乐,有悲伤,满腔赚钱的热情,偶尔的自卑和失落。自我感觉,我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遇到不怎么顺心的事也不会过度忧伤与失落。有一定的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但是缺乏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对事情总是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缺乏韧性,事情总是半途而废。而且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太好,写作能力也一般,总感觉缺乏文才。对处理社会关系方面,对熟悉一点的人还可以处理好,但是,一到外面,就有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实践经验,社会阅历匮乏,没怎么在学校外面闯荡过的我真的很难一下子适应复杂的社会。但是,面对这一切,在大学期间,分析主客观状况,我规划出了自己的未来蓝图。

 

作为一个外地的求学者,毕业以后是否留在北京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据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生有70%都选择在北京、上海以及东南沿海等大城市就业。虽然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多,但大量毕业生的涌入,已经超过了城市的职位接收能力。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和边远地区,高校每年提倡支援西部建设,但真正到西部去发展的毕业生还是不多。很多基层和边远地区非常需要法学毕业生,但毕业生不愿去,去了以后往往也留不住。

 

毕业生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基层一套房”,这也是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最好写照。对我来说,北京固然是好,能在北京找到份好工作也是件很幸运的事,这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话说回来,我毕业了在北京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且在北京竞争也比较激烈残酷,消费相对也较高,特别是住房问题,这些都是残酷的现实。相比较而言,要是回老家云南的话,情况可能会更乐观一点:一方面,大学生到西部去工作一直是国家所鼓励的,回云南不但荣归故里,而且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另一方面,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各方面的状况要熟悉一点,包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还有各方面的关系等。最重要的是西部人才匮乏,回到云南各方面的竞争相对小一点,可能更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再加上自己的恋土情结,我觉得我毕业后回云南的几率要大一些,但同时也不排除留守北京。

 

现在法学专业是热招生冷就业,法学毕业的学生找工作有较大难度,而且用人单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对我们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我而言,依我的性格以后不可能再改行其他专业了,所以我毕业后多半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

 

第一,法院和检察院。现在很多法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就是进入公检法部门,但是现在要进公检法部门已越来越难。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后,法院、检察院招收审判员和检察员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司法考试的报名资格规定毕业生必须拿到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后方可报考,这就使得我们法律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无法参加司法考试,进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准入资格受到了限制。按照现在的录用政策,进法院、检察院不仅要具备法律职业资格,同时必须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第二,国家公务员单位。工资稳定,福利丰厚,生活衣食无忧,绝对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岗位。但是,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增加,竞争日益激烈。据调查一般来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在50:1以上,个别中央国家机关能达到1000:1以上。我们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但是形式依然很严峻。

 

第三,企事业单位。目前企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增长点,去这些单位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法律毕业生在这些单位就业也存在一定的瓶颈现象。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来说,使用专门的法律人才对他们来说还属于高消费,毕竟不是他们所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成熟的法律人才,因此初出茅庐的我们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应届法律毕业生在这里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第四,律师。律师是一个很诱人,很风光,高收入的职业。但是,就目前中国的形式而言,律师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主要体现在其风险性。据调查,目前中国20%的律师占了80%的收入,而另外的20 %的人相对于他们而言却只是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刚毕业的本科生,即使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证,由于缺乏实务经验,缺乏广阔的人脉,很难找到案源,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第五,考研。考研是目前本科生为寻找好的工作所选择的一条路,但是,“考研真的值得吗?”社会上传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声。的确,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就连研究生也遇到了找工作难的问题,更何况考研不但需要高额学费,更消耗了我们似水年华的青春,以后得到的证书不能与职务相等同。

 

权衡以上各个职业,结合我自身的实际状况,我觉得公务员是我最倾向的,其次是公检法部门。首先,可能是性格决定命运,我更趋向于找一份比较稳定一点的工作,哪怕工资低一点,但是有个固定的职业让我心里更塌实一些,报考公务员也比较接近实际。其次,公务员的工资稳定,福利丰厚,生活衣食无忧,如果再能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公检法部门的话,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更上一层楼。

 

律师职业也对我有具大的吸引力,但结合我自身的实际出发,首先我觉得我的温柔的性格不太适合做律师,缺乏律师所应具备的滔滔不绝的雄辩和给对手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目前尚很单纯的我肯定无法适应关系复杂的社会,只能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适应。再者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好,文字写作方面也很欠缺,能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还是一大疑问,所以律师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小目标。我的另一个可选的出路是考研,从小学到大学,我已经花了家里很多钱了,毕业后我只想赶快摆脱父母的依靠,而不是再向他们讨要高额的费用去读研。一方面我不想浪费太多的钱去读研,另一方面考研对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我毕业后不会考研。

 

总结上面的陈述,以后我的目标主要是考取公务员,尽量通过司法考试,争取进公检法部门去工作,未来积累各方面的条件后,还可能转行做个律师。但是,目前确切的目标主要是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我觉的得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除此以外,还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写作,实践经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等。要通过司法考试,更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更强的综合能力,而且需要更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创新能力。

 

比照我目前我的实际状况,和目标差距实在相差巨大。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写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度都比较差。最缺乏的是实践能力,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衔接不上,社会经验不足,一出校园,很难适应外面复杂的世界,缺乏磨练。而且,现在我都大二了,步入社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在校期间对自己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尤为必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实现计划是主要途径。

 

针对自身的一些不足和适应将来复杂的社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第一,认真的学习好专业知识,这也是来上大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课外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第二,多读一些课外书,尽管不是很爱读书,但是,为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一定要多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实时了解社会的动态。

 

第三,加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积极参加这方面的活动,平时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放开自己,多表达自己心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四,加强写作方面的能力,主要要靠平时多练,坚持每天写日记,平时多写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感想,加强逻辑性。

 

第五,培养抗挫折能力,保持好乐观的心态,保持自信平时也要多锻炼,锻炼身体的同时调节自己的心态。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坚忍不拔。

 

最后,就是要加强实践能力,积极参加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努力寻求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特别是在寒暑假,争取去有关部门见习、实习,了解其运行模式。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必要条件。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生涯规划,尽量去实现它,遇到困难坚忍不拔,始终保持一颗斗志昂扬的心,我相信自己的目标不会太遥远。

 

文/阿贵忠(大二 06级法学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