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快乐学习工作生活校园 |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被访人:刘畅,2006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曾实习于世纪家园、在上海的一家英国独资企业工作近一年。现工作于雅虎中国。
写在前面:一见到刘畅师兄就感觉到他的阳光。师兄的健谈和风趣让我们的整个谈话显得格外有意思。北大生物系本科毕业却转行做IT技术,这在很多人看来真的是很传奇。曾经一度成为“差生”、做技术、打篮球、散打好手、爱健身,从师兄的谈话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乐观者的快乐人生。
Q:你为什么从生物转到了计算机?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了很多次了。高考(Q吧)时我们是考前填志愿,当时我们填志愿是有梯度的,而北大的生物系分数是最高的,我那时想生物应该是那些动物啊植物啊应该还是很好玩的,所以第一志愿就填了生物,其实我当时是喜欢计算机的,但是将它只作为了第二志愿,因为觉得分数最高的应该是最好的,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真的很盲目。但是当我进了北大生物系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真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生物不是那种很宏观的东西,都是那种很微观的,什么蛋白质啊,核酸啊之类的,全北大的实验室只有一个是动物的一个是植物的。大学时不怎么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很认真的学习,所以在计算机上花了很多时间。从上大三时,我开始进生物系的信息实验室帮忙,这个跟计算机有些相关的,我当时也没有想着以后就会做关于计算机的工作,只是想自己喜欢,而且应该会那些别人不会的东西。当我回答那些面试我的人时我总是会告诉他们我对计算机的热爱,我还会告诉他们虽然我不是学这个专业,但这个并不妨碍我了解这个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其实最后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好别人给你的活。一般而言第一轮面试就是你将工作的地方的技术人员来面,这个时候的问题相对专业,第二轮一般会是HR,他们会问你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问题,第三轮就是领导来面,第一轮是最难的,一般第一轮过了就没有很大的问题了。
Q:师兄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你的工作经历?
2006年4月,是我们做毕业设计最忙的时间我却没有做毕业设计,而是去找了一个实习,当时是到世纪家园,这个是MSN的教育频道,刚拉到一个投资,实力不是很强,只有十个人左右,当时我们做一个网站,要求是五月份就得上线,我们那个时候特别忙。当时我们的访问量到两到三千时我们的服务器就不行了,所以我们就不断地调试。6月份时我选择了离开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很小,在大公司工作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某一个人工作而是在为一个公司工作,而当一个公司很小时你的领导对你就很关键,我们当时的工资都是老板现发到你手上的,自己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所以就离开了。
之后去了一家上海公司,这家公司业内都很少有人知道,是一家英国的公司,是做那种生物、化学之类的软件的,受众很小。当时我选择去上海是因为自己的选择确实特别少,因为我的专业不是计算机,这个确实是非常难的。今年1月至6月时我被派到英国总部伦敦学习了半年,在那里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同时我更加确定了自己不是很适合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是做那种受众很小的软件的,而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于做网络,那种受众很多的那种。而且当时我虽然在英国工作那里的环境还是很好的,但是觉得很孤单,还有在上海工作也是一样,也是很孤单,我的朋友基本都是在北京,那里的人都说上海话,我都听不懂。于是就往北京这边投简历。当时投了一些,收到了雅虎、网易、酷讯、还有我导师的OFFER。当年我做毕业设计时没有时间了,还剩一个星期交时我去找导师,他给了我一个题目,我用了两个通宵第三天就弄出来了,导师还挺欣赏我的。就想让我回去,给我一个实验室,但是由于自己想跟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就没有回到学校。
Q:在这么多家公司中你为什么选择了雅虎中国?
本来想选择一个离北大很近的地方,但是由于网易的总公司在广州,北京这边的力度不是很大,后来考虑到雅虎的技术还是比较好,项目比较大,自己可能会成长比较快,还有就是雅虎上班的地方有免费的健身房,这个很好,所以就选择了雅虎,到现在工作了三个月。
Q:你现在是负责做什么工作的?
我以前是负责做后台,在世纪家园时曾经负责数据库,到上海那边时也做一些前台的工作,现在做的工作基本上是以网络后台为主。
Q:你在雅虎工作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
我一般是早上十点到公司,因为我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家,早上就没有办法限制我们必须得几点之前就上班。我们做开发的工资跟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一样是不跟我们的打卡挂钩的,所以我们上班的时间会灵活一点,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晚上公司会将饭订到每个人的办公桌前。公司是鼓励加班的,一般周日休息,有一半的周六会上班。对于做开发的人来说,加班是很正常的,不加班是有问题的。其实有时加班也挺好的,公司会有晚餐,还有饭补,还会报销打车钱,还有加班费,如果回家早了没有什么事情做,加班也是挺好的。所以一般做技术的女生比较少,而且有女朋友的人也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IT的人后来都会想着自己去创业,因为那么辛苦,还不如为自己工作。(小八卦一下:师兄至今还单身噢)
Q:你认为雅虎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
它有六大价值观,叫六脉神剑。这里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很多是以金庸小说中的正面人物或地点来命名的,包括我们的会议室,都是什么绝情谷之类的,马云自己号称是“风清扬”。我们的六大价值观是客户第一、拥抱变化、团队合作、激情、诚信、敬业。
Q:师兄对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满意吗?
我觉得还挺好的,一直在忙着。有些大公司可能因为公司很完备了,所以很多人都是在过着RUTINE的生活,而对于雅虎来说,虽然过去他做得不好,但是他现在有资源可以不断地去做新的东西。而且上班之余我会回学校跟朋友一起聚聚,觉得还是挺开心的。
Q:很多人会选择继续读研,师兄当初毕业时为什么选择工作?
其实当时是考计算机系的研究生(Q吧) 没有考上。生物系每年大约有一半的人出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保研,剩下的都是找工作,我也没有怎么打算要继续读生物。因为自己不怎么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大学时也没有怎么好好学习,很多时候玩游戏、打篮球,参加了三个社团,做过讲堂志愿者,还是精武会散打部的第一打手。其实生物的本科出来出路挺难的,很多人都转行业了。我的一个同学转到建筑系去了,有一个去了宝洁,一个转到了法律,还有一个做钢铁。我当年选择去上海也是因为选择太少了。生物本科的对口专业是医药,但是基本上都是去做那种药品推销的,做得很难受的。
Q:师兄对于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做技术一般有两种出路,一种是继续做技术,但另一种是做管理。很多做技术的最后都会转到管理,而我自己一直偏爱技术,想做那种很好的技术,可能会跟实际联系不大,平时我就经常看一些论文,别人评价我说我比较适合出国。但我自己不太想出国,觉得还是想跟朋友在一起,一个人在外地,又不适应生活还很孤单。可是在中国做技术到最后都会比较惨,因为你掌握不了最核心的技术,而当你年龄大了一些之后还会有更年轻的人过来,而且当你面对着很现实的东西时,你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玩技术的。所以在国外这个环境相对好一些。这也是在中国做技术的九成以上的人之后都会转入到管理层。这个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所以至于以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自己其实也说不太好。
Q:那你学习、工作中对你来说打击最大的一次经历是什么呢?
还是大一刚开学吧,我记得当时我是四川的一个市状元考过来的,而且自己高中成绩一直很好,当班长,当时想着在大学里也要竞选班长,后来才发现班里四十多个人都是班长,还有很多的省状元、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我高考英语考了140多分,一直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很好,可是分级考试时却因一分之着分到了二级,当时整个人特别难过,一下子觉得自己就落后了,当了“差生”。
Q:那你是怎么走出这种“差生”的自卑呢?
后来我就慢慢想,看到我们班里的省状元、金牌得主们一下课就进实验室,天天泡图书馆,然后自己肯定是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的,我还是打我的篮球、打游戏。后来想其实每种生活都是在做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的,所以慢慢就平衡了。因为学习好只是一方面好,其它方面好照相也是可以的。只是这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太单一了,所以才让我们对于学习好看得那么重要,似乎学习就是一切。其实这是与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关的,当一个社会发展得层次比较低时,对于生产力的东西更加重视一些,那么学习好的人可能回报就会高,大家都会好好学习,可是当一个社会的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时,搞艺术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可以丰富社会的生活,这样对于人的评价标准也会多元化一些。只是在中国还是得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
Q:师兄一直说你知道你自己喜欢做技术,其实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那你是怎么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的呢?
我初中时家里就有电脑,那个时候没有过人教,但是我自己经常在上面打游戏,而且自己还编过程序,当然那个时候编的都是很简单的,我记得我还编过一个游戏,不过那时就很开心,很满足了。另一方面可能是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觉得跟人打交道时你同样的方式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回馈,而做实验也是这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当你做计算机时,你同样的输入肯定会有同样的结果的,如果结果不对一定是你的输入有问题,所以对于结果你可以很明确地控制。而我就是那种对于结果期望能够更好地控制的人。
Q:那你对于师弟师妹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其实上大学就是一个从没有自由到很自由的过程,这个时候你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有着很多自己的时间,个人也是精神最好的时光,这是一段非常好的时光,一定不要浪费了,要做一些让自己以后不会后悔的事情。还有大学里一定要做一件很CRAZY的事情,我记得大学里我就曾鼓动一个舍友到一个四百人的教室给一个女生送花。你像还有艺术系的学生会到街头去卖唱啊,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
出处:腾讯网 2008年0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