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比努力重要

(2008-01-07 07:50:13)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职场/励志

校园

教育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选择

努力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文/许丹萍 (大二 06级法学)
 
从第一次上课后老师让我们写自己的目标,到现在上了很多课听完很多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专家的讲座后再写自己近三年的行动计划,忽然发现,即使最初的梦想最初的目标未变,但是自己的思考方式选择理由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我的个人背景

 

我把个人背景理解为自己的身份,个性,价值观,家庭背景,特长等几方面。

我觉得以前老师要我们分析自己的时候忘了添加分析自己的身份。我觉得一个人只有清楚明白自己的身份,才能清楚明白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能得到什么。我的身份,是北京高校法学院的学生。我是一个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有希望能够实现自己愿望的大学生,也是在未来能够有自己一片领域的蓬勃青年。

 

记得以前老师让我们分析自己的个性时,我十分为难;其实自己最了解自己,但同时却当局者迷,最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我用“中庸”两个字来概括我的个性。并不认为中庸是个贬义词,觉得自己中庸,是因为即不喜欢平平常常也不喜欢探索冒险,而是夹杂在两者之间。就像自己可能厌恶很多东西却并不想去改变它。不喜欢被忽略却也不喜欢张扬。

 

我的价值观:我是很现实的人,不是如果我也有机会面对能够为国捐躯,我可能得慎重考虑一下。我不会做一些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事情,并且有时会喜欢帮助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会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轻易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实,从帮助别人的角度看,自己也可以获得很多利益,比如说学雷锋做好事以后自己心情也会变好。因此,从价值观上看,我也是个十分中庸的人。

 

从家庭背景上看我依然是一个处于“中庸”的人。在很小的时候,甚至高中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就业不可能跟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关联,但是进入大学了,看的东西逐渐多了,渐渐明白无可否认的,家庭情况对于一个人的工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我的家庭十分平凡,父母都是在家乡的商人,并且仅仅是普通商人。他们唯一能帮我的就是能够供我读书上学,能够为我提供几年稳定的学业生活,包括研究生学习,而不必负担家里任何的经济费用。并且父母十分希望我考研,而不是毕业后直接从事就业;并且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白领,工作稳定平凡,每天在办公室里花费自己的余生。其实正是因为自己家庭背景平常,所以父母更加对自己的学业托以重望;而我也从小就有那种“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

 

我的优点:我会努力,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优点。应该说谁都会努力,我当然不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去努力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我中庸,但不自私。我的缺点:在一般情况下我很固执。有时候,我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就很难改变,尤其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它们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顺着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我在某些时候又会很易变,尤其是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情上,我总是会犹豫。我一般不会去改变自己的很多缺点,即使是很致命的,依然不会。可能是因为害怕挑战,可能是因为害怕改变的麻烦,并且心安理得的安慰自己说是个性的表现。其实,这也是不够自信的表现。

 

(二)自己理想的职业

 

毕业后,我有两方面的打算。一,若是自己有精力有能力,会选择考研,读完研后会直接选择法律方面的工作。据说,读法英专业的同学在考研时候,英语会比较占优势。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得努力学习,由于现在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还十分微薄,因此考哪个方面的研究生,得看自己擅长于学什么法律。并且,从事律师行业是我的理想之一,因此,对于这个目标有较大的动力;二,若是有条件的话,更加喜欢的是自己创业,做一个商人,自身认为自己比较有经商的天赋,而且对经商方面颇有兴趣,而家里也办了个私营企业,因此可以从家长那里取到很好的经验。

 

至于选择在哪些方面从商,我试想过很多。其实,最理想的是跟那些浪漫的俄罗斯人做生意。众所周知,俄罗斯轻工业比较落后,能够提供很大的市场;于是想过去学俄语,但最终因为某些时间等原因一直没有实行。然后想着是否可以开一家有自己特色的食品连锁店,经济发展带动的餐馆消费十分乐观,但是同时,很多餐馆日益兴起,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大阻力。还想着要是家长允许就去西部,人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去做轻工业,即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又可以促进西部开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去西部那些供不起律师费的地方给人们免费打官司,不过这个理想更加是任重而道远啊。

 

(三)近三年规划

 

近三年,我的目标是考研。其实,这个决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自己的个人背景,兴趣爱好等等。其实,去老师的博客看了以后,尤其是看到法律专业学生求学就业的困难现状以后,心里凉凉的。但是,看了很多富含经验与指导意义的文章以后,自己还是有信心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我尤其喜欢您职业生涯规划博客中的那篇《法学专业的就业与考研》,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以前的想考研和现在的想考研已经完全不同。以前,只想到要考研,那么考那个专业的研究生,考那个学校的研究生,我从未想过。明白了读研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后,再来估量一下读研的收益,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规划。其实对于是否要考法律方面的研究生我也是考虑权衡了很长时间;因为毕竟自己想做boss,所以未免对考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什么有一定的渴望,但是从另一方面想,考法律研究生和当boss却并不冲突,并且未必会比考经济方面研究生差。而且大学四年的法律学习,更加便于自己考研;若是考经济方面的研究生,那么得从最基本的学起,我即没自学的耐心也没有时间精力。

 

至于读法律的哪个专业,考哪个学校,更加是让人煞费苦心。其实,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只不过内心还是有点好高骛远。从前门很多师兄师姐的经验看,像我这样的大学生,考本校的研究实际也最有把握;至于哪个专业的,我对民商法比较感兴趣,而且民商法和国际法这样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更大,就业也相对较好;但热门的专业意味着人数较多,竞争也更激烈。但尽管如此,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能够实现目标的。

 

还说就是经费的问题。这是我以前没有考虑过的,因为父母早就为自己作了考研预算;并且自己迁以前根本不知道有公费自费之分。公费的名额越来越少,全部自费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大部分人将不得不承担不菲的学费;而且还得考虑不小的生活开支。其实大学已经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钱了,更何况将来读研?既然自己打定了读研的目标,那么至少自己的生活费应该由自己解决了。打算边读研边打工。很多同学其实都是这个打算。而且如果在读研的时候就能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能够增加自己的法律经验与技能。

 

社会资源也是自己不曾预料到的。本以为考研就考研呗,跟自己的社会资源有什么关系,方不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资源。从学校到社会,同亲朋到好友,每样都是自己的资源。每个人都在社会上生存,必然都有自己的社会资源;然而,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却不一样。在以后的几年,我不但应该增加自己的经验技能,同样应该不断扩充自己的社会资源。以前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清楚怎样去扩充自己的资源;直到老师在一次生涯人物访谈的作业中,要我们定期的联系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的人,才开始恍然大悟。

 

其实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习。其实从上大学起就没有认真对待过学习,却不知大学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那可是人生真正的起步点与基础。要考研,当然得将自己的法律基础打扎实了,同时也应该扩充自己其它方面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不但应该在某些方面有深度,更应该在很多方面有宽度。在当然学习不只是坐在自习室里看书,还包括跟在懂得比自己多的人那里学习各方面的经验技术。

 

接下来当然就是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表现。老师对我们说过“选择比努力重要”,的确如此;但同时,从现在开始去努力也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文/许丹萍 (大二 06级 法学)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