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身患绝症的企业家对苦难的理解

(2007-12-26 08:04:37)
标签:

企业家

苦难

理解

职场/励志

校园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苦难增长了我的见识、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尝遍世态炎凉后认识了许多人……对我来说,苦难是一种财富。”这是前不久武汉市一位成功企业家对我说的话。需要说明的是,这位身价上亿的老板是躺在病床上说这番话的——癌细胞已经在他身体里严重扩散,他将不久于人世。要在以前,我会认为这些话是无病呻吟,是成功者展示其魅力的调料。但是这一次不同,因为我从那张如蜡般惨白的脸上看不到他还有包装自己的必要。虽然采访的主题是他的奋斗史,但其中关于他对“苦难”的理解却给我上了一课,下文便是我对他的相关谈话内容的总结——  

 

    安逸的日子是人所向往的,稍有野心的人奢望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也不为过,人之常情啊。然而世事无常,有时你会发现那些捧着金饭碗降生的人似乎也得经历一段苦难的生活,正应了那句“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的俗语。看来苦难并不是敌人,而是一笔财富,因为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了隐忍、教会我们坚持并懂得生活。

 

   有一句格言是这么说的:“平静的湖面训练不成强悍的水手,温室中飞不出博击长空的苍鹰。”意思大概是说,恶劣的环境虽然不适合生存,却可以提升生存能力。就像腿上捆着沙袋的人,不适合参加比赛,但是除去沙袋后反而是最有希望站上领奖台的人。 

 

   韩国唯一集团总裁李昌纪患脑瘫的弟弟去世时,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以私人名义向李昌纪发去了唁电,此举在韩国朝野引起轰动。李昌纪能享此殊荣并非因为他对韩国的贡献,也不是金大中要向公众表明自己对残疾人的关注,而是因为金大中和李昌纪之间比较相似的经历。李昌纪九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年纪轻轻就挑起了家庭重担,特别是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处境艰难可见一斑。面对种种变故,李昌纪没有自怨自艾,他勇于正视苦难,后几经沉浮,终于在拆船业站稳脚根,成为韩国屈指可数的大财团总裁。金大中的情况是:三个儿子跟随自己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居无定所、历尽磨难。这种经历不但没有催毁父子几人的意志,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了。大儿子金弘一创办韩国青年基金会;二儿子金弘业创办亚太和平财团,并出任董事长;三儿子金弘杰在美国某著名学府攻读国家政治专业并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虽然在后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日子里,兄弟三人各因丑闻或被调查,或被判刑,但我们得承认,他们曾经的辉煌与那段苦难经历是分不开的。金大中之所以对一个普通残疾人的逝去表示哀悼,也正说明他对“苦难就是财富”的深刻理解。

 

   苦难不是某个阶层、某些人特有的,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段表现方式各不相同的苦难,它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排斥、回避都是徒劳的,唯有接受它的存在。忍耐的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发现的过程,苦难过去后我们便学会了隐忍、激发了在困境中生存的潜能。“憨豆先生”大家都不陌生吧?他的真名好象叫米歇尔。其童年和青年时期基本上是在别人嗤笑声中度过的——他呆头呆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学业也是一团糟,中学时甚至有老师求他不要选修自己的课程,连父亲都对他失望透顶,在后来的求职生涯中更是处处碰壁,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所幸他有一位爱他的母亲。在米歇尔对人生感到绝望时,母亲告诉他:“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花的季节,而你,还没有到自己的花季呢,你正好利用目前的困境好好锻炼、充实自己,当你的花季到来时,你将是最美丽的花朵。”米歇尔听从了母亲的教诲,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他不再感到绝望,而是耐心等待着自已的花季到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九点半新闻》的导演看上了他,第一次上镜就取得成功,后来随着系列喜剧《憨豆先生》的热播,米歇尔奠定了自己在好莱坞喜剧片中的巨星地位。可以这么说,没有年轻时的苦难经历就没有后来我们看到的、让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笑出眼泪的“憨豆先生”了。

 

   苦难可能意味着贫穷、疾病,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劳动换回极少的回报,用时髦话说:“赚钱的不出力,出力的不赚钱”。那么,在以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今天,大谈“苦难是一种财富”,是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是一种阿Q精神呢?当然不是。阿Q实际上一直生活在幸福的精神状态中,他的生活中没有苦难,就算有,也被他浪费掉了。而精神健康的人都是有苦难的,对于不思进取者,苦难就是苦难,没有其他函意,但是对那些有抱负的人来说,苦难则意味着机会,当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便会成为真正的财富——精神的或物质的。

 

    澳大利亚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悉尼至墨尔本的耐力长跑,全长875公里。在1983年的赛场上出现了一位叫克里夫.杨的人,时年61岁,在那群身着专业、昂贵长跑行头的运动员中,克里夫.杨显得很剌眼——他穿着工装裤,跑鞋外面套着橡胶鞋。当这位“运动员”上场时,观众席上发出阵阵笑声,甚至有人预测:不等跑出悉尼他就该累得气绝身亡了。然而事实出乎所有人预料:这个61岁的运动员跑完了悉尼至墨尔本的整个赛程,不仅没有一命乌乎,还捧走了冠军奖杯,以提前九小时的成绩打破了记录,成了国家英雄!成就他的因素中,没有高昂的训练费用和优秀教练地执导,而是他独特的苦难经历。他出生在一个农场,因为买不起马匹和四轮车,每次暴风雨快要到来时,他都得跑出去聚拢羊群,有时候得追着羊群跑两三天。这样的日子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然而克里夫.杨坚持了下来,他相信这种生活就算不能让他出人头地,也可以强健自己的体魄。就是这种苦难加上坚持改变了他的生活。2003年,他以81岁高龄辞世时受到了广泛的悼念,“杨氏碎步”也被马拉松选手纷纷效法。

 

   例子不胜枚举,归根到底一个意思:苦难就是财富。如果苦难对于某些人到死都是苦难,怪不得别人,是他自己没有利用、没有发掘、不够坚持。就比如某人挖掘一座金矿,开始一段时间后,没有收获,便放弃了,另一个人在原来的矿址上只挖了几下就发现了金子,这里不说第二个人如何幸运,而是说第一个人不够坚持。奇迹往往出现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苦难是一种财富,它只属于那些在逆境中不忘记目标、敢于发掘又勇于坚持的人。

 

2007-12-24 出处:孙彦成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