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ob.chsi.com.cn/jyzd/images/200701/07pp1.jpg
蒲培 (本论坛专家
普天研究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本刊记者 周美丽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普天研究院的发展情况?
蒲培:普天研究院是中国普天从事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研究院。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为普天集团承担新技术发展规划和新产品研究研发,为集团企业提供具有市场前景和产业规模能力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作为集团新产品的提供基地,研究院以技术创新方式培育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发展,使普天集团产业实现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普天研究院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与终端的研发与中试生产,信息网络软件系统的开发,大型信息网络工程的集成,新产品的市场培育,并向中国普天提供产业技术支撑。普天研究院在整个集团里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讲,研究院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普天在通信领域的发展航标。目前,研究院最主要的业务是3G标准的制定。
2004年,普天研究院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包含IPPD(集成产品过程开发)的CMMI3级评估企业。2006年它将通过CMMI5级评估。
普天研究院是一个典型的研发企业,现在有员工近600人,其中400多名是研发人员,硕士以上学历超过60%。
记者:您认为,对毕业生而言,普天研究院最大吸引力在哪里?
蒲培:研究院的优势,简单讲起来,就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中国普天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普天集团是大型通信设备研发和制造企业,企业遍天下。研究院以普天集团为依托,五六百人就能唱好一出大戏,只要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就能连续取得成绩。作为普天集团的中央研究院,我们得到的支持比较多,可以集中精力来做一件事。我们做核心技术,不用建自己的生产线,因为集团有,完全可以用普天集团的资源来调配,而无须锅灶全齐。再譬如说销售,全国各地都有普天的销售渠道,研究院也不必再另建。
二是从行业和研发的产品来讲,就有一点民族自豪感在里头。我们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研究院,做的是民族产业的开发,从情感上讲,是值得自豪的。我们从事TD标准开发,意味着将和世界同步。TD这个标准,是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研究院和德国西门子共同提出来的。TD的无线结构系统,目前世界上也就四家公司在做,其中一家就是中国普天。国家对TD标准特别支持。这也是中国普天战略性的一个项目。从0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三年了,我们的目标是到08年的时候,能够商用。正如我们一位副院长在项目推介会上说的:“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业。只要把TD做出来了,就能让全世界都知道。”
三是对个人提供的平台很广阔。我们做移动通信,而移动通信是通信里面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分支,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有专家预测,若干年后,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和收入额会超过固定电话。从事有前景的行业,意味着个人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记者:普天研究院有什么样的用人标准?
蒲培:去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100多名毕业生,全都是为TD项目输送人才。岗位集中在设计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中试工艺师。
我们用人的目标很清楚。3G是个长线项目,需要人才培养。而其他部门人才需求就相对较少,且一般都会从社会上招。
作为一个研发机构,在用人方面,有些东西是很强调的,诸如创新精神、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员工的诚信和道德水准。从某种角度来讲,技能是能够获得的、是可以提升的,但一个人的品德和态度,是很难培养的。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里有一句话“忠爱团结”,就体现出“做事先做人”这样一个原则。
去年招聘过程中,有毕业生就因为在面试中说了假话,而没被录取。他在谈到自己的一些水平和成果时,夸得太大了。我们只有选择放弃。对简历的过分放大、失真,我们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问题。
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像研究生,必须要做过实际的项目。我们从他做过的成绩,来反推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本科生在项目经验方面稍微欠缺一点,我们就更多考虑他的综合素质,担任过什么样的社会职务,有过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参与过什么样的项目等等。
记者:需要哪些专业的人才?
蒲培:主要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工程这四个专业。
记者:每年什么时候开始新员工招聘?
蒲培:我们每年的员工招聘,是列在人力资源规划里面的。一般在上年年末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下一年的人力资源规划。结合第二年业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我们先做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哪些职位是可以用新员工来实现的,哪些必须要由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解决。前者我们可以用毕业生,而后者只能放到社招里。我们把校园招聘的职位拎出来,在7、8月份的时候回顾一下,看有没有变化。等到10月份,招聘计划就已经非常详细了:会招多少人,哪个项目需要人,哪个子项目需要人,子项目又偏重于哪方面开发等等。我们有一套IPE职务系统,对每个职位所需要的工具和条件,都会做切分,人员需求很清晰。
等职位名称、职位要求、人数都出来后,就是名额分配。去年我们招聘的规模比较大,东北、西北、西南、华中每个区域都有名额分配。
记者:校园招聘活动怎样?
蒲培:去年是11月10号出发去学校的,今年会稍微早点,安排在10月底11月初。做的都是专场,介绍公司发展情况、企业文化、薪酬和福利体系。
我们跟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联系,有的都已经成为老朋友了。他们会把我们的行程和招聘需求放在校园网上,学生过来,就非常有针对性。
我们对校园招聘是比较重视的。除了人力资源部,部门的相关人士,以及院领导都会过去。像去年,我们的一位常务副校长去学校宣讲,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极富个人魅力,在演讲过程中,同学们都说深受鼓舞,对他说话严谨、知识渊博、待人诚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对我们研究院也非常认同。
特别优秀的学生,那些和职位完全匹配的,我们在当地逗留的几天,就会和他签约。那些待考虑的,就把简历带回北京,再做商榷。
记者:除了校园招聘,还有哪些招聘渠道?
蒲培:我们在三大招聘网上(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招聘网)都发布了招聘信息,另外,也和其他一些毕业生就业机构有合作。
我们内部有一条很认可的进人渠道,就是通过师兄师姐的推荐。通信这个圈子,其实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我们的员工,会主动推荐一个导师、一个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主动推荐,表明他们对研究院的认同;同时,也是对母校和实验室的一种宣传。他们清楚研究院的价值观,实际上已经做了一个人才初选。推荐一般只向人力资源部推荐,而不向部门推荐,以避免人际关系复杂化。
记者:具体的招聘流程怎样?
蒲培:应聘者一般要过三关。首先是技术面试,主要由工程师根据职位要求,跟学生进行面谈。毕业生的可塑性很强,允许他们申请两到三个职位。若第一个职位不合适,我们会考虑他的下一个选择。
第二关是人力面试。我们有专门的题库做支撑,对一个人的个性品德方面进行评价。
最后一关是综合评测。
我们鼓励录用的学生先来实习,以尽快熟悉环境,缩短试用期,提前转正。
记者:如何让新员工尽快适应角色,融入公司的环境?
蒲培: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工程师。企业不是学校,终级目标是要他们做事。让他们在认可的时间范围能,成长起来,推动研究院项目的发展。
在新员工报道一周之内,我们有一个入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来做,花半天的时间介绍公司的情况、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让员工知道在这么一个环境里,哪些规则是要遵守的。当他拿到胸卡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是普天研究院的一员了。
我们实行导师制度,让一位老员工带一名新员工。有三个月的熟练期。指导人负责新员工的技能培养和考核,使其在试用期内结束后能合格转正,满足职位的基本要求,可以独立承担职责。
另外,还有新员工集训,经验交流,寻找亲切感,以老员工的亲身体会来感染新人。每半年会组织团队培训。此外,还有专业技术培训,内部的技术交流和分享,有很多技术问题解决会。
记者:为员工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蒲培:研究院双轨发展通道比较成熟。新来的技术人员,如果是本科生,会经历一个从初级工程师到中级工程师的发展。若是研究生,转正之后就是中级工程师。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到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可以指导初级工程师,并且可以独立完成某一领域内的工作、解决该领域内的一般技术难题。
达到高级工程师以后,我们提供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专家路线,一条是管理路线。有的人才不善言辞,没有管理的想法,再发展,可以走到资深工程师、专家工程师和高级专家工程师。如果有管理想法的,并且具有管理潜质的,可以往管理路线走,子项目经理、三级经理、项目经理、项目部的副总经理总经理,最优秀的,还鼓励其朝院级领导发展。我们现在有一个副院长就是自己培养的,从三级经理做起。
我们2004年招了一个研究生,他在入职半年的时候就脱颖而出,到2005年就提升为三级经理,带一个十几人的团队。他本科毕业之后工作八年,再考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人又勤奋,在研究生时期就做了不少项目。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人。
还有一个直读硕士毕业生,他按照我们人才培养规模,很顺地提升,两年时间成长为高级工程师。
我们平时提供给大家很多的学习机会。今年,我们把一个把几千课时的网络电子课程放到了网上,员工在业余时间可以登陆点击。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人力培训、财务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研究院有很多的资源,都可供员工去挖掘。
记者:普天研究院注重营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蒲培:“持续创新、卓越服务、尊爱团结、敬业奉献”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创新是源泉。卓越服务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要求。我们做产品,是要为客户服务的,要替客户着想。虽然做设计不直接面对用户,但需要具备这样一种理念。否则,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来的东西是不会被认可的。
研究院领导比较强调“家”的氛围,使员工拥有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并使这样一支队伍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员工生大病的时候,工会会拨一笔费用专门送过去,进行慰问、看望。员工家里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工会提出申请。员工亲人去世了,工会也会给他送一笔慰问金。此外,我们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保障体系。
为了营造“家文化”的氛围,使员工有到家的感觉,研究院工会发动员工自行组织了娱乐、健身等各类兴趣小组,并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体育活动,让工作繁忙的员工有条件放松紧张的工作压力。为了员工的健康,研究院还专为员工聘请健康顾问,开设健康讲座,使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体质。为了解决本院单身员工多的问题,研究院还组织院内员工联谊,促进互相交流和了解,同时组织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举行联谊活动。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给员工传递这样一种感觉:研究院不仅是员工工作的场所,还是员工休养生息的家。
我们每个月专门有一天是院领导开放日,所有员工都可以招院领导去谈谈,每个季度有一次院领导座谈。
研究院目前还是一个发展阶段,正在往上走,还没到分享成果的阶段。但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研发企业。希望通过公司发展,能回报员工更多。
企业名片
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11月30日,到目前为止已走过近五年的历程。它是中国普天的核心研发机构,主要从事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具有完备的技术开发实验和测试环境,拥有一支优秀的技术研发队伍。2003年3月,中国普天在研究院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普天研究院作为首届TD-SCDMA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TD-SCDMA产业联盟产业协调组组长单位、C3G专家组成员单位、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单位、中国移动存储器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测量技术领域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成员单位、手机软件技术联盟3G专业工作组组长单位,在行业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7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