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象牙塔实习生“打杂”傲气 |
分类: 社会实践与校园招聘 |
W020071031376023431707.jpg实习生:“打杂”泄傲气" TITLE="走出“真空”象牙塔
不错过任何一个实习良机是成功就业的基本法则
央视《东方时空》日前有相关报道称:52%的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同样也有51%的实习生对自己的实习成果不是很满意。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企业之所以不愿接收实习生是因为担心实习生的到来会影响正常工作或者泄露商业机密等。而实习生的不满则主要是认为实习单位没有给他们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多是让他们来“打杂”。话题是老旧的,事例却不厌其烦地反复上演。随着扩招,就业市场吃紧,大学生的光环似乎越来越黯淡,但是一些浮躁的特性却丝毫不见消减,也成了怪事一桩。
古训有云:人不能无傲骨,却不可有傲气。本来是苦口婆心的金句,却被许多年轻人弃之如草履。实习生比公司老总还有远大抱负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便真是才华横溢,却哪里有一步登天的捷径。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就想借实习的机会来检验一下自己学到的东西。却忘了自己只是一个不稳定的准劳动力,就算企业给你机会锻炼,一不小心也完全有可能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别人捡了现成的。等到你翅膀硬了要振翅高飞了,可会顾念人家的栽培之情?在现今的生意场上,这样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做?
反过来看,如果企业都一味地拒绝实习生,人才的断档也是指日可待了。一些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往往是在行政这一类部门只设很少的固定职位,全靠实习生在协助运转,而他们亦有本事让大学生们挤破头来争取这样待遇差、性价比非常低、又转正无望的工作,盖因为盛名在外,学生们只要那一纸推荐信去唬人即可,也不必计较这许多。更加人性化的做法显然是如德国有关部门规定:企业在为大学生提供一定实习机会后,可以按规定获得减税。这样一来,自然极大地激励了德国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值得借鉴。
说到底,实习为什么不能从“打杂”做起?关在象牙塔里两三年,“打杂”的社会接触面之宽广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如果不能改变,还不如从中努力汲取营养。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口吃个胖子,还要担心血压血脂高,何不从头做起,健健康康、扎实成长。若把“打杂”的实习生活当作自己与社会亲密接触的课堂,实习从“打杂”做起,何愁不会收获良多。
日期:200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