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人生该如何“奋斗”

(2007-10-29 08:07:44)
标签:

职场/励志

80后

人生

“奋斗”

分类: 大学生活与成功人士案例
读了一个网友的文章,突然有感而回。 
 
原文:
推荐《奋斗》

我有个坏毛病,工作时不喜欢单调地对着工作,喜欢边看边做或边听边做,因此听听音乐、看看片子的同时再做做事情,是我喜欢的调调,此番出差不成,成全在家办公许久,而做事情的同时,坏毛病也就成就了对一部好片子的发掘。

 

《奋斗》,听名字就知道是劢志片。可能人老了,激情需要一些刺激来形成,因此从不看此类片子的我,最近却偏爱此类。看下去,是因为片子里讲的和我们的生活太贴近了。而这部片子的卖点也是赵宝刚拍的一部讲述80年后生活现状的片子。新鲜的题材,不错的制作,造成了这部片子近日火的理由。而片子里一再表达的与我们这代人贴近的生活现状是抓住我的理由。

 

1、迷茫:片子的内容很简单,三对年轻男女的奋斗故事。虽然到了片尾,也不能说大家的奋斗得到了什么,甚至男主角仍然是事业一片模糊,爱情暗藏隐忧,老一辈说其不负责任,一片迷茫不懂得奋斗了什么。但够真实的感觉。“迷茫”是我们80年后共同的感觉,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没有标准,崇尚反叛、质疑虑又追求时尚的时代,什么才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这一代很难去体会的东西。和父辈不同,我们这一代没有太多从小就建立起来的精神目标,即使有,也只是一些阶段性的物质或外效性目标,升学的成绩、工作找的好坏、女朋友的漂亮程度等等。越是物质性、外显化的目标,越会感觉到内在与精神的空虚,而在追求这些目标的同时,我们的自我却不一定能够得到足够的成长,对外的追求与内存的幼稚的矛盾让我们这代人充满了疑惑与迷茫,似乎什么都得到了,但却满心的悲凉,快要幸福地不知道自己幸福什么了。虽然片中的陆涛最后选择不负责任地放弃一切去了法国,但我却很喜欢这个结局,因为他终于放弃了一些不现实的目标,甚至是他长期以来一直自认为是自己特色的完美主义,认同矛盾就选择从新寻找自我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办法。

 

2、责任:是片中解读的另一名词,有别于以前许多片子,奋斗中关于“责任”的解读会多了更多矛盾的成分,正如向南所说的责任不是应该去做什么,而是必须去做什么。陆涛选择追求自我放弃责任,而向南选择压抑自我承担责任。二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虽然不一样,但却是有同样矛盾的过程。陆涛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代表,而向南则是80年后现实人物的代表。他从小就感受着浓浓的家庭之爱,成长以后也只是渴望有个温暖的小家,他的理想是幸福的家庭,但他也有着懒惰、软弱的一些缺点。这样的目标和个性也注定了他最后逃不掉对于“责任”的承担。网评上一致认为他会是丈夫的最佳人选,的确如此吧。没有太多其他传统片子中对于“责任”的教条式的说法,也许责任有时,只是一种要命的习惯。也许这种习惯没有“爱情”或“激情”那样让人感觉到冲击和震撼,但却绝对充满韧性和约束力,像身体中的DNA,你永远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绝对影响你所有的一切。这就是责任。

 

3、激情:不怕、不管、不想、自负甚至自大的让人看着讨厌,以前常常说是80年后的特色,但其实我会发现这是年青人共有的特质。但如果没有这些疯狂与闯劲,生活也许可以等待结束了。年青时期待年老时的平静与成熟是太可怕的一件事情,人生的可怕与可爱都在于永远不能超越吧。看着片中人物的“折腾”,也和自己的生活有着许多的相同。反思时,也许会发现抛弃激情使用理智会好很多,但其实没有激情许多事情和感受也不可能体会得足够深远吧。

 

4、爱情:似乎很明白,“你想对他好,也想接受他对你好的那个人。”一句简单的话,但却让你很难去找到这个人,一味的付出,像米莱那样,不是爱情,只是迷恋;一味的接受,却不付出,像晓芸那样,也不是爱情,只是自私吧。爱情经历了激情期后,也有天平那样现实的平衡。

 

5、成功:有人说这部片子是中国式的“富爸爸与穷爸爸”。富人的思维与穷人的思维在片中通过陆涛的事业做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虽然是编剧编的,但性格、思想决定成功的关键却的确有逻辑上的正确性。所谓成功,也许只是你的思考角度能不能超越大多数普通人的思想,但不能太超前,过于超前会成为艺术品。

 

6、自信:钱、房子、所有的外在,或成功似乎都在建立我们的自信,甚至是快乐的情绪也是在充实我们的自信,也许自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吧。

 

零零碎碎,有感而发,倒是国产剧似乎越来越有市场了,《血色浪漫》《奋斗》都带给人惊喜,国产剧更加写实,也更加有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为了谈情与说爱。大家有空也去奋斗下吧:)

 

有感如下:

 

奋斗:我们在奋斗什么?不知道80年的算不算的上是80后……也许沾个边吧。每个人都需要激励,无关70,80,90。

 

1、迷茫: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迷茫的年代。时代的洪流在拼命向前涌动,而我们自小接受的各种教育,各种人生观,世界观在今天突然变的一无是处。在缺失了传统精神寄托之后,我们又将一些西化的东西视之为腐朽。缺少精神支柱的人是可怜的,而我们将依旧缺失下去。如果我们能够将一切打碎,以自我为目标,但自我就真的是正确的路途吗?

 

2、责任:如今的80后需要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每个人都要承担他作为社会齿轮中的角色。80后在迷茫,前面是70后甚至60后的老而弥坚,而后途则是90后的咄咄逼人。80后一词已经被“妖魔化”,让自己在被问及年龄时都有所顾忌,相信很多同龄人都有同感吧,一上来就给80后带了个“大反派”的帽子,让我们一切都不是从“零”做起,而很可能要从“负”做起。

 

当然80后终归要接下社会主要劳动力的班,让责任成为习惯。可是责任不同等于“习惯”,习惯不过是生活强加在你头上的东西,每天都去做,每天都要做,久而久之责任就成了习惯。这句话说的真好:“你永远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绝对影响你所有的一切。这就是责任。”

 

3、激情:激情这东西是存在于每一个初出茅庐的人身上的,都说年轻人是初升的太阳,此标准放之四海阶有效果。但激情这种东西就像一把锋利的冰刀,当你锐意进取之时,总会有一个叫做“社会熔炉”的东西将它磨平,化净。不论如何疯狂与冲动,你的刀锋终将被理智所取代,因为激情只能用于一时,而非一世。

 

4、爱情:不论从社会的种种媒体里,传出来的统一声音都是指责80后自私、自负、享乐主义、无责任感等等。甚至有人将80后90后归为“精童欲女”一族,由此可见如今的80后在爱情上需要承担是何种的压力,从不否认现在社会确有其人,但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又何其草莽。回到爱情上来看,一味的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爱情不可能尽善尽美,没有激情的爱情算不上爱情,仅停留在平淡状态又如何能成为爱情?

 

女人一定是爱好男人吧?可“好男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人定过标准吗?这个标准应该是男人定还是女人定?好男人是否等于好丈夫。一个热心快肠,乐于助人,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吃苦耐劳,事业上进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好男人,但不一定是个好丈夫;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三顾家门而不入,家懒外勤、人人称赞的好男人类型,并不适合做丈夫。很多女人和让人艳羡的“好男人”一起生活,却是无趣无奈无聊的夫妻。反之女人要做的不是等待约会,不是等待男人来娶她,而是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变得优秀,如果是这样,你即使和他分了手,你输掉的也不是岁月,而是赢得了机会;如果你心里只要“结婚”这个结果,即使你赢得了婚姻,那么你依然输掉了岁月,因为你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5、成功:我们如何去追求成功,什么样才算的上是成功?"首先是资本的问题。有钱不一定发展的好,没有钱一定发展不好。8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都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但是普遍拥有现金流的压力,尤其是比起那些有着丰厚积累的前辈们。其次是行业地位的问题。在大的行业层面来看,80后的企业在行业中只可能是追随者(并不排除是技术和产品的领先者),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而在目前的中国,没有什么行业是可以依靠一个技术去改变行业的。"(摘自李想《80后创业者两年内不会太成功》)

 

6、自信:有财富就有自信,也许说起来很俗,但从现实角度来讲,精神层面的自信实在不足以支撑起人生的路途。快乐也需要解决衣食住行这些现实问题,即使我们达不到锦衣玉食的层面,但至少届要能够维持丰衣足食的状态,穷乐瞎贫不足为道。

 

絮絮叨叨码了一晚的字,回头来看似乎没什么深刻含意,读了《推荐《奋斗》》有感而发感已。好像有些跑题了,随便看看吧,乱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