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压力对策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压力太大”这种感受几乎覆盖了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大多数人群。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迅速转型,使人们的观点、态度、生活方式随之迅速变革,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群受到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出现情绪上波动和心理上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一般是指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刺激 ,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所谓“威胁” ,泛指关系个体生存、发展、安全的外界刺激因素。压力是一个人认识到当前的需要超出自己或社会所能提供资源范围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一种状态或体验。当我们有足够的资源、经验和时间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少会感受到压力。但当我们自己觉得自身能力和资源难以满足当前需求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尽管“压力”一次并非是负面的,但是,某种程度上,压力是一种消极、负面的体验。
心理压力的形成与环境变化有特别重要的关系。环境变化越大 ,心理压力往往也越大。压力与环境变化成正比。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有能力适应他们周围的环境,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心理上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特殊情况发生 ,就会打破这种平衡。所以,能否管理压力,取决于我们对情境和自身能力的感知和驾驭。
在我国,过度压力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正在逐年上升,源于压力的各种疾病治疗、提前退休以及事故、伤残、抚恤等公共服务费用的支出远较过去为高。另外,员工与管理者的压力问题每年都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一旦人体处于长期的压力之下,就会随之产生诸多的生理或心理疾病以及各种行为问题。
http://secure-cn.imrworldwide.com/cgi-bin/m?ci=cn-sina2006&cg=0
无论人生如何一帆风顺,总会有令人紧张、感到压力的时刻降临,对待那些追求高远、事业成功或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欲望、竞争、关注、误会都更容易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生活需要一种正确的态度,生活有苦也有甜,甜得要吃,苦的也要咽。痛苦和悲伤、困难和挫折都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所以,对待压力要有心理准备,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常是生活的丰富多彩就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会避免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你需要告诉自己:失败、潦倒和情绪低落并非因“背运”造成,压力是所有人都正在面对、多数人都能够不断战胜的东西,是生活的推动力之一。而不是专属于你自己,证明你的不幸和无能。我们需要不过是及时找出克服压力,改变一下生活方式。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压原则是“3R原则”:即放松(relaxation)、缩减(reduction)、及重整(reorientation)。其宗旨是将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放松自己、重新调整要求或期望值三者结合起来,在已有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与过度的压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事实上,当你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动态性的调节手段,缓释和调节一下,但并不能根本解决长期被压力困扰的问题。试图通过临时的情绪调整,彻底摆脱压力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
例如,生活价值观的改善。现实生活是充满诱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如果你彻底解决俄压力的问题,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压力源。必须思考清楚,对于你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并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最微不足道的成绩也会令你心情舒畅。而我们常常把一些并非重要、并非必要的东西拉进了自己的生活圈,使自己疲于奔命,方向错乱。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