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年从月薪800到年薪30万(图)

(2007-09-30 06:57:29)
标签:

职场/励志

职场

高薪

奋斗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521486.jpg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许多北京白领一样,这是赖梅最喜欢的诗句。

“每次想到这句话,我就想流泪。”赖梅说,这是她的梦想,有一栋只属于自己,有花园,有阁楼的房子;房子里一定要有艺术品,有钢琴;阳光明媚的下午,她可以在园子里读书,或者请私人钢琴教师;每年最冷的时候,可以飞到南半球享受阳光。

 

但赖梅的财富,离梦想还有多远呢?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532993.jpg

 

 

“北漂”8年收入涨了30倍

 

“2000年,北京的四环路刚建好,我也刚从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赖梅说,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

 

实习期间月工资800元,赖梅觉得收入偏低,更让她不满的是,虽然职位是“律师助理”,但每天经手的活,无非是复印、装订卷宗,最有“技术含量”的也不过是会议记录。20多天后,她辞职了。

 

接下来,她投身媒体,当上杂志社编辑,月收入刚开始2000元,不到半年就涨到了4000元。 4000元的月收入能在北京做什么?赖梅每个月的打车费加起来近2000元;她的房子月供在800元左右;剩下的就是生活费,以及必不可少的购物、置装开销。一直做到2003年初,赖梅,一位“漂”在北京的外地女孩,存款也没有超过2万元。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545590.jpg

 

 

2003年非典时期,赖梅与杂志社基本处于“半脱离”状态,没有收入,开销完全依赖之前的1万多元存款。 “不过我在失业状态下做了两件事,考了驾照,考了律师证。”赖梅说。

终于在年底,她寻找到新的去处———一家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月收入4500元。但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工资之外,每年赖梅还能拿到股票期权。公司没有辜负她对梦想的寄托,一两年后,公司登陆纳斯达克,随后股价一路飙升,赖梅也从一名普通员工上升到中级管理层。2006年,她的第一笔期权正式到期,算上工资和其他奖金,她现在的年收入已经达到30万元,比8年前足足涨了30多倍。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555149.jpg

 

 

理财随意错过“奥运机会”

 

赖梅知道,要实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单靠努力工作还不够,可是,她随意的生活态度,让她在过去8年屡失理财良机。在过去的一年,在北京这个炒房、炒股司空见惯的城市,她的理财收益甚至没有跑过CPI。

 

2000年,赖梅刚走出校门,决定在北京长期定居后,父母就出钱为她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商品房,单价4700元/平方米,面积大约60平方米,这套房,赖梅月供800元。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65480.jpg

 

 

到了2005年,她的收入不断上升,还清了房贷,告别了“房奴”生涯。可是,从这一年下半年开始,北京迎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资产价格上涨,在这波因奥运而起,流动性过剩推波助澜的行情中,北京人经历了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遗憾的是,赖梅并未把握住“奥运行情”。 “我就是不想贷款,有钱就花,当时也没想过再买房。”赖梅说,她对生活的要求比较高,平时上下班不愿挤地铁,这样交通费成本就很高;每年休假,她还会到国外旅游,这又要用去不少积蓄。这样,虽然现在她在南二环的房子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近2万,但房价上涨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房产外,赖梅对资本市场的投资也不成功。 2006年初,正是此轮A股行情即将启动之时,没有任何敏感性的赖梅却把自己刚兑现的期权,全部买成了美元理财产品———一年收益4.95%,可现在人民币对美元一年的升值幅度就超过5%!完全是得不偿失。就在这一年,一位资产情况和她差不多的朋友,炒股赚了3倍;而买基金的同事,也获得了翻番的收益。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615400.jpg

 

投资自己搭乘开往春天的地铁

 

 

没能抓住“奥运行情”,赖梅现在和很多她这样的北京白领一样,心态复杂,进退维谷。他们面临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双“高位”的困境。当前,北京五环以内的房价普遍已经在1万元以上,在过去一年内部分地区房价涨幅达到1倍,对于买房投资的人,有关“奥运后房价必跌”的传闻如芒刺在背;同样的心态也在炒股人身上体现,5000点,任何一只股票都给人随时可能大跌的感觉。“我现在还是不想这些了,努力工作吧,股票房子涨不了,工资总可能涨!”

 

她的想法,来自周围人群众的影响。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已连续跳槽4次,每次跳槽,收入都会涨2~3倍;另外一位同学,从律师事务所的初级律师做到行政总管,再跳到国际知名投行,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625394.jpg

 

 

赖梅说,看到周围这些人,她会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上,而不会过多想怎么投资理财。她认为,投资自己,可能比钻研理财能够更快成为富人。

 

“什么叫富人?这个问题我曾想过很久,答案也一直在变。刚毕业的时候,总是梦想到30岁,有车,有房,就像一位作家说的,走在路上突然下雨了,可以悠闲地买一把雨伞,这是一个学生想像的富人生活;现在呢,我看到的是30多岁退休,到海滨度假,生小孩可以花5万元请一个私人医生,妈妈到北京照顾小孩,可以在任何地段马上再买套房,这大概才是富人吧。”

 

有机会有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也许这正是无数“北漂”爱这城的理由。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635677.jpg

 

一份给赖梅的调查问卷

 

Q:你的资产在100万元以上还是100万以下?

 

A:算上房子加起来近100万元。

 

Q:你的理财方式主要有哪些?你最喜欢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A:买了些外币理财产品,因为本来就有外汇。但觉得买房投资最稳当。

 

Q:你有几套住房?

 

A:在北京有1套,家乡还有一套,打算明年前在北京再买套大点的。

 

http://image.rayli.com.cn/0014/2007-09-29/images/2007929133645146.jpg

 

 

Q:现在的物价和房价、股价,你觉得贵吗?

 

A:物价没什么感觉,房价和股价当然贵了。

 

Q:你最担心什么?

 

A:怕生病或出意外。

 

Q:对于自己的养老和孩子的成长,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A:现在好好工作,努力升职,争取到有小孩的时候就可以不工作了,靠积蓄生活。

 

来源:世界经理人 2007-9-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