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考场,会不会感到害怕?会不会自言自语“千万别考砸了”;
生病了会不会多疑,为自己祈祷“听医生的,千万别患大病”;
飞机起飞会不会比上眼睛,“一切平安,不会有事”就在耳边;
……
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暗示。人都会受到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纽约的一所中学进行了一项试验。他在各班随意选出10多位学生的名单,私下赞扬了他们一番,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并诚恳地告诉他们,你们都是最有前途的学生。随后,他就把这些学生名单交给该校的教师。其实,这份名单是随意拟定的,并没有什么调查研究的依据。但正是这份特殊名单,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提高了对部分学生成功的希望。在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下,他们刻苦求学,锐意进取。9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在期末统考中,这些随意抽出来受到赞扬的学生,包括以前学习成绩是中下等的学生,学习成绩全部是优秀。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我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我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我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我们构成一种暗示,为我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暗示。家长是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效果最明显的人。如果来自家长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家长给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正面评价,通过赞许的眼神、满意的笑容、鼓励的语言来滋润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更加自立、自爱、自信、自强。我们的鼓舞有多高,他们的未来就会有多美。
成年人走过了青春时期的梦想时代,更多地凭借经验和记忆中的教训支配自己的行为。于是,心态就不够积极。负面的心理暗示增加了很多。典型的负面心理暗示就是“我完全没有必要去做”和“可能吗?”,然后将自己的心情渲染到某种莫名其妙的失望悲伤哀愁的氛围中,而这一切都是臆想!而事实上,并非这样就可以不受到伤害,而是这样的伤害是自己所带给自己的,因此就不觉得痛罢了。
如果太多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臆想而没有发生,人生必然会被扭曲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因为人生的本来面目因此而被确实改变了。而过去的时间无法回来。
真的没有人会善待我们吗?还是我们从没有鼓起勇气去争取?
真的我们会一事无成吗?还是我们过多考虑了困难而宁愿止步?
真的是孩子前途暗淡吗?还是我们把发展的道路绝对化了?
真的在别人心目中你很糟糕吗?还是我们过多去猜测了别人的感受?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成功就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了努力。也许你的工作正一筹莫展;也许你的孩子还成绩平平,也许你的愿望看似遥遥无期,也许你的一份感情尚未找到归宿……告诉自己“我能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积极的心态,是使自己摆脱自卑的最好手段。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输入积极的语言,比如,“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很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效果就会显现出来。伟大哲学家巴尔卡斯·阿理流士认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而我们如果以一种痛苦的、悲哀的情绪注视生活,那么生活的整个基调在我们心中也就会变得灰暗。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但人却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明确的目标加上积极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今天的您由昨天的心态造就,明天的您由今天的心态造就,如果要改变未来,首先就要改变我们的心态。
从现在起,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一些鼓励,你的命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坏,事实上,它会比你想象的精彩得多。这就取决于你的心理暗示和行为努力了。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
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
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开心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7-07-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