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之后她突然不再理我
青春热线编辑:
您好!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最近我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也许是因为我太冲动,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谈恋爱,也许是因为我不了解女生的心思……所以我令她生气了。
我和她同班共处快两年了,彼此也有一定的了解,原本我们就像普通的异性朋友一样,快乐地学习、生活,有什么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与她一起分享,那时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她也很高兴地与我进行交流,不管成功与失败,我发现她都愿意做我忠实的倾听者。
渐渐地,我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天同宿舍的几个好哥儿们对我说:“爱她,就应该让她知道,憋在心里人会发慌的。”所以我鼓足勇气,给她发了一条短信:你知道有一个男生在默默地喜欢你吗?你是世上第二个幸福的人,而我却是世上第一个幸福的人!有你,我很快乐!爱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当时她马上给我回了一条短信:我想你可能是误会了,以后不要再胡思乱想。原本我以为这样过去就没事了。但我错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她再也不理我,我主动与她打招呼,她连看也不看我一眼,当时我感觉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时朋友也劝我:“算了,她既然不喜欢你,再另找一个,天下好女孩很多,难道缺了她你就活不了了。”我也这么想过,可是却偏偏停止不了对她那份执著的爱。虽然她现在不理我,但每一天能够见到她,我已经感到很知足了,如果一天见不到她,我就会感觉生活中缺了点什么……
我现在只希望我们能够回到以前。每一天这样碰面却形同陌路,我感觉好累。我现在不知道怎样与她表白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真的需要你们的帮忙,能帮帮我吗?
被爱情困扰的男孩:小黄
小黄:
你好!读了你的故事,我被你的真诚和勇敢打动了。当你鼓起勇气对心仪的女生表白,却遭到拒绝,从此被对方视为陌路人,这就正像一盆冰冷的凉水浇在你滚烫的心窝,让你感到茫然失措,这些我也能够理解。
爱情也需要学习,如何表达爱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像你所说的,表达爱需要了解一定的异性心理,尤其需要考虑对方的个性气质。例如,对于文静、单纯的女孩,一般来说,在直接示爱之前先有充分的铺垫为宜,不宜冒进。
中学时埋头功课的傻小子上了大学后第一次对异性表白爱意,就好比是爱情学堂里的“菜鸟”,虽然充满了勇气,却难免显得有些冒失和缺乏技巧。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第一次向女生示爱,对方也很可能是第一次被男生追求。收到你的短信,与生气相比,她更可能会感到害怕,或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开始逃避与你的见面和交流。你和她原本是比较要好的异性朋友,说明这个女孩至少是不讨厌你的。也许她并不是不喜欢你,只是受到了惊吓;但也许她只想和你保持普通朋友的关系,而不是恋人;也许她害怕受到伤害。
逃避你的时候,她心里可能也不好受:一个班的同学,小小校园里低头不见抬头见,要在你面前刻意保持冷若冰霜,对她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你也说“我现在只希望我们能够回到以前”,我想,你需要让对方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同时有机会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因此,我非常赞同你主动和她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这次打破僵局的沟通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技巧。提醒你注意,在沟通之前想一想怎么表达,可以利用短信或电子邮件先简单说明一下你的意图。爱是相互的,如果对方确实不喜欢你,那么请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这一现实。喜欢不一定要拥有,把这份爱装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对方,这是真正的男子汉的表现。
最后我想对你说的是:虽然很多人把“谈一次恋爱”当做上大学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既然只是之一,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社会实践、泡图书馆、学习专业课等。希望你能早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更祝福你能早日跳出烦恼,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
青春热线咨询员 莲心
上了大学却失去了目标
青春热线编辑:
大一生活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整年,我感觉自己过得好失败,没学到一点儿知识,平常上课基本上都不认真听讲,睡觉、说话,只是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才突击一下子。
我感觉过得好累啊,生活没有一点儿目标,整天都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无聊、郁闷,我几乎每天都去上网,在网上发泄。
周围的同学基本上也和我差不多,有两个找了女朋友,整天和女朋友泡在一起;另一个整天睡觉,基本上每天都要睡12个小时以上。
后来,我有时间就出去,没有目的地,只是在不停地走。最长的一次,从早上6点走到晚上10点。看着身旁一个人都不认识,我突然有一种很放松的感觉。希望自己能永远这样走下去。
暑假很快就会过去的,马上就会迎来大二。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不知所措的男生
不知所措的男生:
你好!你的故事让我想起了10年前自己的大一生活。只是当今的社会更多元,面临的诱惑也更多,如网络游戏,因此对你来说会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而你能主动求助,直面问题,这正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
大学与中学相比,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入学的学生,在各个方面(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生活方式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等)都需要适应。这一适应的过程具有许多积极意义,它是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促使大学生思考许多重要问题: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部分新生只需要1~2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过渡,另一些人则需要更长时间,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会出现适应障碍,不知道大学生活究竟应该怎么过,陷入到空虚失落、失望失控、沮丧抑郁、焦虑不安的恶性循坏。
“大一综合征”实质上是适应问题,其应对的关键,是认识自己,并且学会调控和把握自己。其实,你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生活没有一点儿目标”,你需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用它来指引自己的行动。
如果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建议你预约几次心理咨询,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细细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以及你的价值观(认为什么最重要)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你未来的生涯发展目标。也许你还会需要多一些调查或实习打工,亲身去了解和体验你有意向的职业。
然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你可能还会调整原定目标。有时候,我们要向现实妥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确定更具操作性和更可行的个人发展方案。
立即行动,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多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在实践中,你能发掘自己的潜力,感受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环境,捕捉到自我发展的切入点。而且,这样的行动需要你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这正是大学和中小学最大的不同——不会再有别人来安排你做什么,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这是你必须面对的事实。从你的字里行间里,我感觉到你强烈地想要改变,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就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吧!不一定要深思熟虑后再开始行动,在行动中思考,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率地发展。
学习情绪调节,建立人际支持系统。当你觉察到出现了“失败、累、无聊、郁闷、浑浑噩噩、不知所措”这样的负面情绪时,可以及时主动地处理,例如运动、听音乐、静思等。主动地把你的感受、想法和困惑对你的同学、朋友、老师、家人表达出来,寻求支持。你还可以主动参加社团活动,这既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还能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模式,在人际互动中启迪自己、深入思考。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环境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但其实,每个人都是环境的影响者和创造者。悲观和乐观只是一字之差,却带来天壤之别:前者让我们无可奈何,后者让我们自主行动,而选择的权利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出处:中国青年报 2007-08-05青春热线咨询员 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