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妹妹和宝姐姐:  一个是家养百合 一个是北漂玫瑰(图)

(2007-06-13 07:47:42)
分类: 大学生活与成功人士案例

林妹妹和宝姐姐: <wbr> <wbr>一个是家养百合 <wbr>一个是北漂玫瑰(图)

 
 45万人参加海选,历时10个月,决赛19场,历经“陈晓旭出家”、“陈晓旭去世”、“导演不接受选秀结果”等风波之后,6月9日,“红楼梦中人”用一场形似“春晚”的总决赛结束了近一年的征程。
  大热“黛玉”李旭丹和大热“宝钗”姚笛,被导演组“钦定”为新版《红楼梦》的女主角。
  当焰火绽放,“黛玉”和“宝钗”并肩站立,两人并不那么激动,因为导演胡玫“早在5月28号,就认同了她们”。
  她们同样生于浙江,同样是唱着越剧成长,同样入主“红楼”,不同的是,一个是家养百合,一个是北漂玫瑰。
  
  李旭丹的判词 十年阆苑觅仙葩,梦里颦颦雾里花。家本秦淮桃叶渡,眸中一点似新茶。
  姚笛的判词 生小香闺性自柔,也宜春色也宜秋。平生万种缠绵意,都在金钗十二楼。

  李旭丹:她有双新茶一样的眼睛

  有位同行说,“当你和这个女孩细聊之后,你就会明白胡玫何独独选择了李旭丹。”
  因为她真诚。《红楼梦》导演胡玫说:“李旭丹有一双像新茶一样的眼睛。”
  李旭丹说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应该算是南京人,但我生在浙江衢州,五六岁就被爸爸妈妈带到南京,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后来有了一个弟弟,现在他们和弟弟定居上海,做食品生意。她说父母生意很忙,“只有逢年过节才过来南京团聚。”
  决赛前一日,她身边一个帮手也没有,庞大的“蛋粉”团从市里赶来,送来大堆礼物和大捧百合,盛情难却,清瘦的她险些拿不住,记者替她扛下了大包礼物,她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从没上过小学

  上一周恰逢高考时节,李旭丹18岁,正是高考年龄,但她说“我好像没有那样的感觉,大概是我没有读过正规的学校”。
  她的人生注定“不走寻常路”。“我爷爷是文学教授,祖上算得是书香门第。他人生坎坷,一生研究国学,是我的领路人。”李旭丹说如果没有爷爷,就没有现在的她。
  7岁,李旭丹该上学了,爷爷却没让她去念小学。“爷爷在家里教我诗词书画,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为此,李家爷爷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我能有时间学古筝、书法和围棋。”
  她爱读婉约派词,“李清照和柳永的词,过去都能背下来,现在倒是荒疏了。”
  9岁,她被送进南京一所戏校,“爷爷从小教我唱戏,他特别喜欢‘黛玉葬花’。”决赛当夜,播放了一段李旭丹9岁的录像,录像中,李旭丹扛着把小锄头,伶伶俐俐地表演“黛玉葬花”。
  这一唱,就是10年。“我希望我一直能唱到60岁,就像王文娟老师一样。”

  练功有股犟劲

  学戏并不轻松,光是“劈叉下腰”就能把很多孩子“练”回去。“其实我小时候很皮,别人叫苦的基本功练习,我反而觉得有趣,也练得勤快。”李旭丹说。
  入校第二年,她拜赵时莺为师,赵时莺是王文娟的嫡传弟子。“坦率地说,刚进戏校的时候,同一批学生中,她的先天条件不是最好的,形象身段都没问题,但是嗓子不太行,还有她娇滴滴的样子,我觉得学不了太久。”师傅赵时莺说。
  令赵时莺吃惊的是,这个单薄的女孩没有回家。有一次汇报演出,李旭丹演“焚稿”一段,“可能因为身体比较虚,情绪一激动,她的沙鼻子犯了,鼻血就这么流下来,当时淌在雪白的戏服上,触目惊心,把我们老师都吓着了。可这孩子就是不肯停,坚持要唱完,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股子劲,真不容易。”
  15岁,李旭丹入南京越剧团实习。剧团经常去各地表演,每个剧院条件不一,“从不见她有何怨言”,去年她在一次演出中不慎从桌子上翻下来,“腿上都是瘀青,但她照样再翻,赢得满场掌声。”赵时莺说。
  历史上的林黛玉扮演者,大多命运多舛,87版林黛玉陈晓旭更是芳华早逝。李旭丹却说,“生活不应该被一个角色所牵绊,王文娟老师就活得很好,很健康,晚年幸福,我希望我能这样。”

  演戏只为黛玉

  “其实我在被淘汰前很‘妙玉’,心里特别清静。淘汰的时候,我居然还挺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这里。”妙玉是她参加“红楼梦中人”的第二志愿,“反而复活后,我不再那么妙玉了,特别感情用事。”
  选秀淘汰时她曾说:“我不会回来!”6月2日复活赛中,她却以最高票数复活。“我曾经犹豫过,但是看到我的支持者到处为我奔走,我很感动,所以我回来了。”这一回来,真的成了黛玉。
  和她说,娱乐圈和戏剧圈大不一样,她垂下眼帘,轻轻梳理长发:“我总是有那么一个原则的,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不愿意。”
  至于演完黛玉之后的路,“一切随缘,我也可以继续回去唱戏、绣十字绣。”她说她对娱乐圈兴趣不大,“我只是想演黛玉而已,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下去。”
  她有点想念在越剧团的生活,“那时候,我住在家里,早上9点到团里上班,和姐妹们一起练功,排戏,聊天,绣十字绣。”
  所以,“我可能一辈子也就只演一部电视剧。”

  姚笛:我的性格更像王熙凤

  问姚笛:“你心目中的宝钗是怎么样的?”
  她反问:“为什么所有人都这样问呢?我想我的回答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想象,每个人心中的宝钗是不一样的。”
  在所有的宝钗候选人中,胡玫说:“她最接近。”

  “考北影不是难事”

  姚笛生于浙江省桐乡一户生意人家,她笑称自己“为了离家出走而考了艺术学校”。
  “小时候家里的教育非常传统,当时就觉得为什么别的小孩那么自由,我为什么那么不自由,好好好,只要能离开家,怎么着都行,然后就走了,结果一直就在这一行里走着。”
  五年级的时候她考上艺校,因为年龄太小,不得不学越剧,“唱的是王派和范派的花旦戏。”2001年,她从浙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当年浙江地区唯一的北影表演系学生,“其实只有考不上的人才觉得难考,我考上了就一点不觉得难。”
  在导演眼里,这是个“戏路子宽”的学生。参加“红楼”选秀填志愿,她第一选“薛宝钗”,第二选“王熙凤”,第三选“林黛玉”。“每个角色,其实她都有实力。”导演说。

  “生活中我是凤姐”

  姚笛在生活中更像王熙凤。
  姚笛父亲说女儿从小就很独立,风风火火:“她要去考北影,我说我陪你去,结果都上了火车,还是被她‘赶’下来。女儿说,她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让我放心。”
  北影毕业后,她没有签任何经纪人和公司,成了一个北漂,“我能自己打理自己。”她很快在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中担任了女一、二号。她现在开一辆雷克萨斯,腕上戴CHANEL手表,手拎一个Dior最新款包。
  这一路走来,她没有请人帮忙。
  她通常穿着古装,提个大包,一脸含蓄笑容,步履轻快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从不迟到,也从不让导演狂喊“人呢?人呢?”
  聪慧如宝钗的她,选秀期间还为自己谈下了两个赞助商的广告———某品牌普洱茶和“温都水城”。
  自从成为宝钗大热门,她变得抢手,“有几家经纪公司都和我在谈,其他剧组找我,我直接拒绝,我分得清孰重孰轻。”
  决赛中,有人问:“有人说你的后台很硬。”
  她说:“我一路走来很顺利,但我问心无愧。其实中间也有很难的时候,我曾经很想退出,因为怕丢人。但我坚持了下来。”
 
出处:申江服务导服 ◎文/王璞◎摄影/记者江乔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