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业能力素质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文/刘子熙(本论坛专家)
其中一个弟子说:“依我看,要想打胜仗,必须得顺应天时,即抓住有利的季节和天气,否则很难取胜。”
另一个弟子马上反驳说:“我看你说的天时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利的地形。有了高墙深池,并凭借山川险阻,这样才会攻必克守必固。”说完,他洋洋得意地看了看孟子,心想夫子肯定认为我的说法高明。
孟子听了他们的话,用手敲着大腿,慢慢说道:“你们俩看到了打胜仗的一个次要因素,而没有抓住关键问题。“从战争全局,抓住天时不如占据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军将士上下同心。这个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围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合适的战机,但终于没能攻克,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还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势险要,城墙高且坚固,粮草充足,但军心涣散,一听到敌人来进攻,都弃城不战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是很多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强兵利器。实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他:不实行仁政的人,就不会有百姓支持他,最后连亲戚朋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听了孟子的话,学生们都佩服不已,连连点头。
“人”是内因,“天”“地”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前进的主动力,是征战治国之本。得“人”,方能治国平天下。
从经营管理来看,所谓天时,一是指自然界气候变化,会影响企业经营;二是经济气候,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战争爆发、股势涨跌、政局变动等,都会影响到企业。
所以,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中绝对不是孤立的。企业不仅要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变化,还要适应和利用经济景气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等经济规律,适应和影响政府的政策,创造环境,顺天应人,意在笔先,与时俱进。
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一定要顺应国内外客观情势,顺应市场的变化,随时代而变化。特别是对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要敏感,随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而与时俱进;战略上也要与世而移,产品要及时地更新换代。
对个人来说,古人讲天时,现代人讲时尚、时髦,更讲时过境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看来,“时”与人、与事颇有缘分。而谋求个人发展更要时刻把握好机遇,要养成关注时事、国情、政治的习惯。哪怕是交友、求婚、办事,都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才有更高的成功率。
文/刘子熙(本论坛专家)
出处:刘子熙的博客
刘子熙:国际职业训练协会(IPTA)导师,亚洲理事;IPTA国际职业资格系列认证;上海启能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2005年全国十大培训师,国际职业培训导师,职业训练的掌门人、推手、总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