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订单就业”之疑——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出路??

(2007-06-01 05:33:46)
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涯教育
 眼下又是一年的毕业时节,找不到工作的,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都在天涯“忏悔”了。每每提及就业问题,几乎总能够牵动全社会的人的心。每一次关于就业的措施出台,总会引致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很让人失望,尝试这么久了,几乎没有多少改观。整个就业市场是供需严重不对称,无论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似乎都没有理想的就业状态。但是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叹息,而凌一方面是各大高校纷纷亮出自己的漂亮就业数字。着很值得我们玩味。这些都不是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订单就业”这以新鲜事物。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再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近几年一直充当着教育的先行者和探路者,而这次也许是借着“两会”这股东风,上海海事大学52名大二学生于4月份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毕业就业协议书”。这是上海海事大学探索“订单式”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旨在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高级专业人才,保障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这则消息尽管有点久了,但是我感觉还是很新鲜,我不知道国外有没有“订单就业”这样的说法,不过在中国真的是非常IN的词。在2007年4月16日的《瞭望》周刊,有这么一段评论:“大学就业是一个沉重而难解的话题,毕业就失业说明大学择业和就业的艰难和困惑,也暴露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甚至不相适应的矛盾。上海海事大学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订单式’大学生培养新模式,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让人看到了大学生毕业‘对位’就业的生机。”“如果更多的高校都能像上海海事大学那样,注重‘对位’向社会输送所需人才,那么,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很有好处、很有借鉴意义的。”
  
  这样的官方言论总让人感觉是在哄我们安静下来的说辞。这些话真的就那么灵验吗?上海海事大学只不过是签了区区52个学生而已,况且才刚签约,至少也要2年后才能见成效,又怎么可以现在就“陈词结案”,宣布成绩?我对这件事是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我们全部人的焦点所在,基本上已经是烧“焦”了我们,还是年年如此。这个中的原因纷繁复杂,而这上海海事大学一剂药,是否就对准了高等教育的“症”了呢?“订单就业”,看上去很美,然而是否真的行之有效??
  
  太多太多,太过复杂,太过无奈,有人说道,等什么时候大学能够知道自己的学生应该学什么的时候,或许大学毕业生就至于像今天这样悲哀了。
  
  一点点零碎的不成熟的想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直行者 提交日期:2007-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