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采访对象:梁龙蜀
年龄:23岁。
所学专业:新闻学。
年级:2003级。
曾任职务:某高校青年志愿团同伴教育项目负责人。
说明:梁龙蜀同学曾多次赴全国各地高校进行同伴教育的推广教育活动,受到了各校的广泛好评。为人踏实肯干,务实干练,在业务领域也是同学学习的对象。
笔者:龙蜀姐你好,很高兴你能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我想做一个关于职业生涯,考研,大学生活方面的一个访谈,你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且你还做过青年志愿团同伴教育项目负责人,想必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吧。
梁:想知道什么你就问吧,有问必答!
笔者:那好,我们坐着聊吧,龙蜀姐请坐!
大学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可是你为什么在学习上并没有投入大量时间?你对大学生的“学院派”又有什么认识呢?
梁:能考上大学的都不笨,上课好好听讲就行了。众所周知,只要考前复习好了,及格拿优良都不是问题。而四年,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几年,更要注意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全方位的。
学院派,有实践派作对比,常会以为自己阳春白雪挺高雅的,其实两种都非常重要。实践派重视从实践中总结,上升为理论,从而指导实践。学院派也很重要,但纯粹的学院派并没有意义,因为理论脱离不了实际的。
笔者:你觉得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应当着重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梁:在谦逊的基础上要具备以下六点能力:
一,与人沟通的能力。二,接受领悟能力。
三,自学能力。四,总结能力。五,创新能力。六,坚持不懈的能力。
笔者:你觉得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在他的社会价值中占多大比重?你怎样看待它?
梁:因为有职业精神,所以他会从专业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不知不觉中逐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所谓职业精神,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可以增强自信。由于他找到了方向,时间一长,与他人的差距就容易出来了,那样在短时间内创造的社会价值就越大。
笔者:你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十分严格,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梁:不是对他人都要求十分严格,是对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间的感情如果是积极向上的,那大家成长的都很快,而不严格要求,所有人都会堕落的。何况这样也是一种历练啊。
笔者: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十分残酷的,许多人都被逼的透不过气来,你是怎样把握自己生活的?
梁:我也被逼得很痛苦啊。只不过没有人能看到而已。苦难是一种财富,只有跨越了成长了回忆了,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味。我们现在就在痛苦中,但心中的希望是不死的。所以可以乐观的面对生活。
笔者:你觉得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应是怎样的,你的工作与生活是否相互影响?
梁:乐观,绝对要乐观,希望是不能没有的。在工作的时候其实是一种磨练,让你更加成熟,而你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会对你的人生态度造成影响。像我是一直做志愿者项目的,看到了那些 AIDS病人,才明白做一个正常人多么幸福,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你没有资格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了。
梁:工作和生活的桥梁就是思考,因为意识决定行动。
笔者:你认为成功的人除了超人的能力之外,还要有怎样的品质乃至生活态度?
梁: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其实你所谓的能力品质,生活态度都是由个人决定的,可能存在共性:真诚,勇敢,不轻易放弃等等,但我觉得个人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笔者:最后一个问题,你在大学中总是以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方式去学习生活工作,你觉得得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对未来有什么意义?
梁:首先,是朋友们觉得我不一样。其实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除了我还狂热的喜欢王力宏之外,其他都很正常的。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不普通。
我只能说我在大学中真的学到了很多,这就是最深的体会。有人说,成功只会降临在两种人身上:一种是一步一步计划好的,并努力在做的人。另一种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人。我不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那就只能不断思考,反思,努力,希望能成为前一种人。
笔者:说的很有道理啊,作为朋友,我对你的认识又加深了。我会认真思考的。那好,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谢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为我做这个成功人士访谈,再见!
梁:不敢当不敢当,那好,再见!
文/高天(06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