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资料图片
“我们的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说明会上,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说。记者昨天(9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其中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的《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的《大学语文》等。清华大学对于2006年新生实现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记者代小琳)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语文”两个字,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
中小学生缺少朗读 哑巴语文违背学习规律
记者走进一所学校的语文课课堂发现,由于不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读起文章来口齿不清、语句不畅、表情木然…而一些家长在接受采访时则认为: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孩子在考试中能得高分就行,将来能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
今后,大学语文教师若想继续深造,可以报考攻读“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南开大学最新设置的这一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高校还是首家。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