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职与招聘需求错位 千里马缘何难遇伯乐?

(2007-05-04 05:57:54)
标签:

求职

招聘

需求

错位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应聘的大学生很多,但真正让我们满意的却寥寥无几。”招聘会上,一方面是不少大学生心急火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众多岗位虚席以待,用人单位却苦于招不到想要的人。求职与招聘需求错位,症结究竟在哪儿?在驻烟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的招聘负责人。 
 

  盲目应聘怎能不碰壁 

 

  “您看我适合干什么?” “你想应聘哪个岗位?”“商务文秘、项目经理、总经理助理都行吧。”“可这几个岗位工作职能完全不同啊!”“我特别希望有机会进入公司,因此任何岗位我都可以尝试!”“你了解本公司的业务吗?”“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刘与格力空调烟台营销中心招聘主管赵女士的一段对话颇引人深思。赵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数量众多,但符合岗位需求、求职意向明确的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仍然带着盲目性,他们看重的只是企业的知名度、福利待遇等,求职意向非常模糊,部分投递了简历的学生甚至连自己应聘的岗位要做些什么工作都不清楚。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学生,发现多数人都是带着一沓复印好的简历和同学们结伴前来,遇到名气大、待遇好的用人单位就投一份简历,在用人公司和岗位的选择上经常出现“雷同”现象。“对那些发传单似的找个摊位就投递简历的学生,出于尊重我们会收下简历,但不会考虑录用。”一位招聘负责人明确地表示。

 

  薪酬阻碍良性就业

 

  “连自己究竟有多少能力,能为企业做些什么都不清楚,却一味地要求企业给高薪。”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招聘负责人说:“盲目自信、眼高手低、追求名企、拒绝低薪,几乎成了部分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的通病。”该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因拓展业务需新招530~560人,今年春节以来先后到济南、烟台等地参加过4次大型招聘会,但目前仅招到了不足50人。

 

  毁约成了家常便饭

 

  “说实话,我们并不是排斥大学生,公司每年都有到高校招聘的计划。可是,有些大学生的表现却令我们感到失望。去年与公司签约的大学生中,半年的免费培训结束后,只剩下寥寥几个人。”一家单位人事经理赵女士对大学生“跳槽”有着深刻体会。

  记者采访了解到,眼下对不少中小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而言,招人、留人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不少刚毕业的新人自恃学历高、条件好、专业需求旺,总觉得企业为自己提供的岗位太屈才,稍有不满意之处就计划着跳槽,扰乱了用人单位的工作秩序。部分单位除了长期在人才网上挂着招聘信息外,差不多逢招聘会必到,但要想找到真正适合企业并能长期留下来的人才却很难。“我们尝试着培养了不少大学生,结果发现人才流失率也很高,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这样说。

  眼下,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有关专家提醒,毕业生应在客观分析自己业务水平、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职业有个明确目标和长远规划,然后在自己认同的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发挥优势,不要将眼光仅仅局限在眼前,遇到一些困难就选择放弃或跳槽,这对个人发展非常不利。

 

来源:烟台日报 时间:2007.05.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