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教育职场校园感动 |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文/张锐(05汉语言文学)
昨天,我对一位大四的师兄说:“师兄,在我熟悉的人里,你是唯一一个这么顺利找到了满意工作的人,你和我聊聊你这一年多的生活,好吗?”他很爽快地点了点头。
他说:“其实,最开始也是想考研的,在大三那个寒假回家的路上,认识了几个各个高校的同学,有北师大学中文的,北理工学计算机的,清华学生物工程的,只有我一个是学历史的。一路上,我就给他们谈历史,大谈特谈,突然我发现我这四年中学到的东西仿佛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没有任何实用性和操作性,那我就算考上研究生出来又能干什么呢?我茫然了。回家后,家里出了点事,用了一笔钱。那一刻起,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再伸手向家里要钱了,我要工作,我要对年迈的父母尽我的一份孝心,他们太辛苦了。于是,我放弃了考研。我回到北京后,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想——我到底要怎样开始奋斗???
后来,我通过一个研究生老乡进了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实习。从4月11号到10月10号,半年,我学到很多东西,不光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职业技能,还有很多无法名状,但却深深成为我心灵积淀的东西。每天,六点起床,洗漱,吃早点,七点坐车,到八宝山都九点了。然后开始跟老师学采访,参加新闻发布会。”我问他:“采访?提问?你紧张不?”他说:“怎么不紧张,一开始都紧张死了,那要怎么办,紧张也要克服,硬着头皮上。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后来从新闻部调到编辑部,从此每天的生活就只能用“暗无天日”来形容。除了吃午饭,屁股就没离开过凳子,写新闻稿,改新闻稿,再写,再改……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小会,晚上回到学校都十点了。一个人骑车绕过学校的小花园,看见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从我面前掠过,留下一窜窜清脆、幸福的笑声……
我也想过要留在电视台,但负责人说已经有了内定名额,要留下来只能作为外聘人员,不解决户口问题,而且工资也要少很多,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留在北京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于是,我就到招聘会,很幸运,参加了中石油的面试。结果,我的专业真的成为了大问题,公司要学法律的,新闻的等等,我们这是大冷门。我是个很开朗,也很喜欢和交流的人,如果真要问我找到工作有什么秘诀,我想这应该就是一条捷径。我在招聘会上认识了一个管理人员,很巧,他也是河南人,我要来了他的电话。人家一句我们再考虑考虑,我就意识到没希望了,但我实在不甘心,不想这半年来的努力就这样草草地复之东流。于是我一遍一遍的打电话给这个新朋友,他是一个很梗直的人,他告诉我多和领导交流,表明我的决心。我照着他说的做,后来,负责人问我:“你愿意到新疆去吗?条件艰苦,离家也远,你愿意吗?”说实话,在那一秒钟,我根本没有时间想到多么崇高的奉献精神或者是住房、距离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要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我一口答应下来。就这样,我找到工作了,我成为中石油的一员。现在想想,这十一个月来所有的担忧,焦虑,辛苦,操劳,统统在这一刻涌上心头,喜悦交织着辛酸,汇成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的感觉。”
他没有向我讲述催人泪下的童话故事,但我心里有一种壮丽的感觉,虽然我也了解了一些找工作的方法,但更多是一种态度,找工作一样,做人也以一样,需要一份信念,一种坚持。
文/张锐(05汉语言文学)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