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我已经参加过很多场招聘会了,可还是找不到工作,我都快失去信心了……”在一场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Lucy,她一边诉说着她的遭遇,一边抹着眼泪。
我随即单独约见了她,希望在沟通后能切实地帮助她。Lucy1980年出生,大专学历,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一年半以来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要么是实习,要么做两天就不做了。我仔细询问她的情况,发现她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第一,说话抓不到重点。
“你曾经在****公司做过,做了多久?”
“是的,我做过,可那是我的实习经历。”
“你实习了多久?”
“由于是实习,时间并不长,他们也不重视我,所以我也没学到什么技能。”
“不长是多久?”
“这是学校分配的,那时我还没毕业,所以没多久就回去上课了。”
“请你正面回答我,你到底实习了多久?”
“两个月。”
第二,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你觉得平面设计这一行适合你吗?”
“我觉得挺适合的,我挺喜欢做设计。”
“那你平时有没有做一些小作品?”
“没有。”
“你平时在家除了找工作还干些什么?”
“上网,看电视。”
“没有再操练一下平面设计方面的软件吗?”
“基本上没有,因为我一直找工作嘛,没时间。”
“你的意思是说,你有时间上网、看电视,可是没有时间练习软件操作,这就是你喜欢它的态度?”
“……我觉得……我还是很愿意从事这个工作的……”
第三,为自己的不足百般寻找理由。
“你有没有发现,你在说话的时候,常常把重音放在第一个字上,语速特别快,给人的感觉急吼吼的,又有点冲。”
“……好象有点,但是,那是因为我找不到工作,急呀。”
“你说你喜欢平面设计,为什么不在家多钻研技术,却一直上网呢?”
“喜欢是喜欢,但找不到工作,所以想试试看做文员。上网是为了练习打字速度。”
第四,情绪起伏自控力差。
“你在跟我们沟通时经常打断我们的话,面试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那也不一定,面试时我有时候很多话,有时候一句话都不说。”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求职问题,她的情绪就很容易激动,甚至常常抑制不住流下泪来。
第五,严重缺乏自信。
“如果现在有一份平面设计的工作,你能胜任吗?”
“……要我马上上手做是不可能的呀,最好有一个师傅带我,教我怎么做。”
“平面设计是一份技术活,如果要你自己先做一个作品,你觉得能行吗?”
“…………应该可以吧,那要看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据你所说,你面试平面设计岗位不成功,面试文员也不成功,那你觉得自己能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呀,我觉得我能胜任,可是单位老是不录用我。”
指导:
由于Lucy是一个严重缺乏自信的人,我就采用了“直面自己,肯定自己,命令自己”三部曲的方式进行指导:
直面自己———在与她建立了良好的指导关系后,我直接告知她存在的不足,让她正确认识自己,并尽力得到她的认可,不给她回避问题的机会。
肯定自己———由于是第一次面谈,我对她只是初步了解,所以对她迫切的求职愿望及自身的优势反复肯定,为她树立了一定的信心。
命令自己———教她命令自己一定要完成某一件事,给自己压力,背水一战。比如,我告诉她,“现在有一家单位要招平面设计人员,你必须告诉自己,你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面试再失败,就放弃平面设计这行。你同意吗?”“……好吧。”
第一次谈话结束后,我推荐她去应聘。据她反映,她在面试时比以前更有信心了,也更注意自己的形象谈吐,结果被录用了。
出处:人才市场报 2007年3月6日 第12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