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双选”:毕业生求职若渴 招聘者百里挑一(图)

(2007-02-07 07:55:49)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拥挤忙碌的双选会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求职者们或手持简历,为投到哪个单位而踌躇不定;或翘首顾盼,焦急等待着“考官”的面试;或紧锁眉头,对自己被录用不抱希望……用人单位也不轻松,面对着一打打厚厚的简历和一批批学历、能力都参差不齐的应聘者,他们的选择是择优录取,宁缺勿滥。这对于求职者而言,尽管有些残酷,却也是无可奈何的。这样的尴尬局面,似乎已经成为每年双选会的一个惯例。

http://www.newgxu.cn/html/2007-02/files/jpg1170596259_0.jpg

  尴尬一:简历——多好?少好?谁说了算?

  许多用人单位还是比较看重简历的“厚度”,在他们看来,简历的“份量”能反映出求职者的态度和诚意。“随便一两张,连自己的简历都不重视,又怎么会对工作负责呢?”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当然,一些用人单位对简历的要求相对要低,如北海四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更看重求职者的个人实力,但对于“厚”简历他们也欢迎,“当然,简历做得多,说明花了很多时间,可以看出这个人很认真,我们也会考虑这一点。”其负责人表示。

  可是,简历的厚度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态度吗?一些毕业生会点头,而另一些则摇头。这些持否定态度的毕业生们,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那么多面试的,用人单位也不会看太仔细,简历页数少,他们(招聘者)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够抓住重点。”来自柳州的原同学告诉记者。“我的简历只有两页,其他证书什么的都没有订上(简历后面)去,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写清楚就够了,没有必要要那么多页,像工(商银)行一次收上几百份简历,简历太厚他不太可能会看完。还是少些好。”来自南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陆同学说,她自己也投了六份简历,感觉还不错。

  简历是厚些好还是少些好,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们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尴尬二:学历——专科生的“硬伤”

  大专毕业生面对几百家用人单位居然求职无门的状况在双选会上并不少见。记者在双选会现场将近800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栏中所能寻找到的专科生岗位只有130多家,每家仅招1—2人。这就意味着专科生将失去相当大一部分的就业机会。招聘栏中“本科以上学历”六个赫然大字无异于一道“门槛”,无形间将专科生隔绝在了用人单位之外。一些用人单位,如“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两个部门,虽招收“专科以上毕业生”,但这个为专科生提供的平台其实还是很小,“主要是招本科以上的,专科的如果有能力非常强的,我们也会要”;选调生选拔工作咨询处也招收部分专科生下到民族乡工作,但也只限于少数民族专科生。

http://www.newgxu.cn/html/2007-02/files/jpg1170596382_0.jpg

  这样的现状确实令广大专科生为之苦恼,但在用人单位看来也是无奈之举。工商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去年招收过专科毕业生,但今年岗位需求又有不同,因此只招本科以上毕业生。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他们公司业务的专业性,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较高,因此一般不会选择专科生。

  “尴尬”远不止这些。双选会,实际上更多的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毕业生们往往只是选择了让哪家用人单位来选择自己。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家用人单位,对能力的看重都是毋庸质疑的。当代高校毕业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握好心态和机遇,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做综合型人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来源:雨无声 施茜茹 时间:2007.02.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