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
文/董若薇(05级物理与通信工程)
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兼职已不仅仅是贫困学生的专利,有人甚至说兼职已成为大学的另类必修课,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工故事。兼职的目的也不仅限于勤工助学,而是扩展到了增加工作经验、早日接触社会,或是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面对越来越热的兼职潮,相应的兼职问题也就层出不穷。
据了解,学生群体从事的兼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对技能要求较低,如在餐饮店做服务生、做派单员、做促销员等,这类兼职在低年级学生中间较为多见,;另一类是与专业技能相关、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职位,如家教、翻译、文字编辑、计算机编程等,此类兼职在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中比较吃香。
除了兼职与所学专业不相干,工作与学业有矛盾之外,想兼职的同学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人身财产安全。
我自己就遇到过一个在兼职道路中发生的小插曲。
近几年,利用课余时间去社会上打工兼职的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对于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的我们来说,找一份兼职工作,不仅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还锻炼了自己的交际和工作能力,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众多兼职工作当中,“家教”凭着报酬高、上手易等特点最受大家的欢迎和青睐。
大一下学期,听从朋友的介绍,我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一个家教中介公司比较密集的地方,想寻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家教工作。我在其中一家公司看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虽然那个学生家离我们学校挺远,来回要两个多小时,但由于家教工作向来是“僧多粥少”,并且当时与我同去的几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我也就不敢再挑剔,在那家中介交了120元钱(70元中介费,50元家长会员费),说好50元由家长支付,第一次先试讲,若双方都觉得合适,则继续;若一方觉得不合适,可调换家教信息,一共可试讲三次。
那个星期六,我去了定好的那户人家。那家人不知认识中介里的什么人,没有给我那50元会费,打电话问中介,中介让我下次再去一趟,退还我50元。第一次试讲之后,并没有人通知我这一次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那家家长只让我等消息,而消息却一个月也没来,每一次询问都是被搪塞回来。之后,我再次找到那家中介,交涉半天,他们才勉强答应退还我50元钱,并且之后再给我调换信息。临走才发现那家人登了同样一条家教信息,但信息中的科目一栏却变了。隐约觉得其中有些什么不对,想到他们是不是串通好了骗学生钱的,却有说不出所以然。他们双方分明认识,对于中介,多一个信息便可以吸引一个学生交70元中介,而对那家人,便可以利用试讲免费为那小孩找了许多家教。
再之后,我几乎是每个星期都打电话,但是,他们每次均以无信息或只有计算机类和成人家教等借口把我打发回来。我朋友跟我说,打电话过去的,他们即便是有信息也不会告诉你。于是,我又往那家公司所在的写字楼跑,大概他们也认识我了,始终没有什么信息给我。至今已经有半年多了,我还是没有得到第二个信息。
前段时间,我再次来到那地方,恰好碰见他们在搬东西,看样子就要人走屋空了。我上前询问,那人没见过我,一开始还笑脸相对,一听说我是要调换信息的,立马变了脸色,不耐烦的跟我说:“你以后可以到****地方来找我们。”他说的并不具体,但是,那绝对是一个离我们学校更远的地方。我一想,跑来这么多次都没有再给我什么信息,何况我为此来来回回花的车费都不知多少了,还要去更远的地方,就只好放弃了。
本以为只是我自己比较倒霉恰好碰到了如此一个公司,后来发现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一些企业或中介机构利用学生急于寻找兼职的心理,收取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不等的中介费,最后却以未签订合同或没有合适信息为由不予退还,还有的公司以实习为由,在公司缺人手时拿大学生当免费劳力。有师姐告诉我,她的同学中,就没有几个能一帆风顺作兼职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很多人只是自认倒霉,而没有意识到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提示,由于国家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其中错漏甚多,所以我们在兼职过程中要谨慎选择,以免上当受骗。
建议大家:
1、在选择中介公司时,一定要核实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以及由工商部门颁的《工商执照》,最好是通过个人渠道了解一下该公司的信誉度,如询问该公司附近的店主。在做兼职时,必须选合法的中介机构。
2、遇到中介要求先付中介费,必须要求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或开出正式的收据,并注明须中介成功才收取中介费,不要口头协议。
3、在兼职期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了解聘方的实际情况。
4、还应当谨慎对待公司或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或扣押身份证的情况。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明令禁止任何公司和单位以任何借口对劳动者收取押金或扣押身份证。
5、遭遇上述情况时,首先要将事实真相报告学校,通过学校出面协助解决,如果学校难以解决,还可以通过学校的主管部门出面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其次,要注意保留有关证据,一旦在兼职期间权益受损,就可以根据协议按照有关法律,根据侵权的性质找相应的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或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起诉,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文/董若薇(05级物理与通信工程)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