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光华陪聊男生:我找工作的真实经历(续)

(2006-11-17 07:01:14)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写之前还想说几句没用的,看到好多人评论说我是在抱怨,不知大家是怎么看出来的,呵呵,其实我本身跟本就没有半点抱怨的意思,我也知道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些,我也清楚得很抱怨对我个人的成长没有什么价值,我只是在陈述这个社会现象以及我个人对这些现象的一点看法而已,博客嘛,不就是写些这个嘛。既然是个人的看法,而且毕竟在找工作中忍受了好久这样的折磨,叫做折磨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那么我觉得说到这件事的时候语气激愤一点无可厚非吧。
 
    而且我也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在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在抵触,或许经过媒体的大力宣传大家以为已经很了解事情的经过和我的想法了,其实我感觉误解还很多,这或许也是我要写这些东西的一个目的,要更正一些看法。有些人或许觉得只有我们改变自己去适应这样的面试才是积极的举动,但我并不这样认为。这个具体说起来或许又是一篇文章,还是留到以后再详谈吧,慢慢的我会把我的想法一点点的写出来,但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想法这东西有时要用语言或文字这样的方式精确的表达出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当然我也承认我的文字驾驭能力一般,呵呵,但我会尽量说清楚的。现在还是言归正传,遵循昨天的承诺,继续昨天的话题吧。
 
     大概在2006年4、5月份,具体时间还真的记不太清楚了,南方的一个政府部门来北京招聘(不知道被谁误传为一个国家部委,好似是光华学院的马书记哈),因为招聘比较急,所以面试的当天就要三方协议,因为他们第二天就要回去了。招聘方说校方学院先在协议上盖个公章,之后他们拿回去盖一个,寄回来后学校再盖一个就结束了。之后我就去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领三方协议,把改填的东西填好,但是学院不同意给盖章,因为规定学院为保护学生,要求是必须用人单位先盖了章院方才可以盖。我就把这个情况跟面试的人说了,他就说另外一个你们学校的怎么人家就给盖了?还给我看了她的那份协议,确实院方已经盖了,我就又跟学院问这是怎么个情况,学院的解释是那个学院的做法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我们院坚决不可以。又跟招聘方说了转达了学院的意思,招聘方最后说,那就算了,我们先盖吧,盖好了给你寄回来,你再找学校盖,但他们还是对为什么人家别的学院就给盖了表示质疑,就这样把我的协议带回去了。再次回到学校后,把情况跟同学们一说,大家都来道喜,甚至已经让我请客了。我想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该以为工作已经定下来了吧?之后的时间也就没有再找工作,因为拿着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再去找其它的,这种做法在学校里是很受人鄙视的,毕竟就业形势真的不太好,要把机会留给更多的人。就这样一直等着那边的消息。谁知最后寄回来的却还是那原样的协议,章是肯定没盖了,还打个电话跟我解释了好多,说了很多好话,但原因好似都很可笑,又说因为学院没盖章,又说什么你没有笔试,晕倒,或许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跟我说些什么吧,你们根本都没让我笔试我笔什么去呀?同学们一些性子比较值的同学都说你怎么不骂他呢?骂有什么用啊,给我打电话的还不是个小喽罗,真正决定事的人谁来跟你解释这个啊,我也不爱骂人,毕竟人家跟我还客气得很。好似倒是我妈妈有些难以忍受,打个电话过去质问人家,这次他或许被问的有些招架不住了,直接坦白的说政府部门嘛,被关系鼎了呗……谁都没办法。
 
     2006年7月,刚刚毕业,同学们基本都有了出路,只有我显得比较可怜。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能力的就想帮帮我,说是给我安排一个不在北京的在他家乡那边的工作。欣然答应,我找工作到最后真的是基本什么要求都没有了,因为家里条件很差(或许现在中国最惨的阶层就是工人了吧,农民都比工人好很多,起码在哈尔滨是这样,别的地方也不了解),想着有份工作不管是什么先做着吧,以后积累了些经验再慢慢努力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在这时,神州数码公司给我打电话叫我去面试,第一次面试地点在东单,结束;顺利参加二面,地点在复兴门金融街;第三次是性格测验,一些题目在上地他们总部那里做的。都结束了,第四次去和人力资源的管事的最后谈一谈,还是在上地,最后一次也没说什么,大多是谈一下条件,工资啦,保险啦之类的,我记得没错的话那天是周五,让我第二天去中关村医院体检。我还特意问了如果体检没有问题何时可以入职,她说周一应该可以收到我的体检结果,没问题周二就可以来了。我想到这一步大家都该认为是铁板钉钉的是了吧?四次面试前后最少耗了三周时间。我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那个同学,问他该去哪里,同学肯定为我好,他给的建议是留在北京,说是去了他家乡再想回来很难的,我就听从了他的建议,他也就告诉家人把那边正在安排的工作给推掉了。可是,“意外”再次发生了,周二接到电话,对方说虽然体检结果没有问题,但是我应聘的部门解散了,所以不招人了,实在令人汗颜,神州数码也算是国内数得上的IT企业吧?一个部门说解散就解散了?难道我真的这么倒霉?如果果真是这样,我是否应该怀疑该公司在决策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呢?这次同学更加激愤,当时就要打电话骂人,我说还是算了吧,人家也没必要骗我,体检钱都是他们出的,没必要平白无故浪费这成本。嘴上这么说,但具体又被“淘汰”的原因在我心里到现在都依然是个迷。这样一件事显然耽误了我很多机会,最显然的就是同学的家人本身就不好意思颠三倒四的再把那个已经推掉的工作机会要回来。
 
     讲了两个我找工作中的真实故事,或许是我运气实在不好,好似全班同学找工作时遇到的倒霉事加起来都没有我一个人多。把这些写出来没有任何抱怨,因为象我最开始说的我深知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想告诉正在努力找工作的朋友们,在找工作过程中我们确实是弱势群体,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不道德的企业来讲他们只要还没签订协议就不会负有任何责任,而对我们或许就是不小的损失。不要相信口头上的承诺,究竟有多少公司在讲诚信又有谁知道呢?
 
出处:高健的博客  2006年11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