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女研究生坠楼:她怎么舍得离开美丽的校园?(图)

(2006-11-15 06:21:00)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11/14/xinsrc_07211031408425152249911.jpg

    斯人已去,从文科楼7楼俯瞰她怎么忍心离开如此美丽的复旦校园。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11/14/xinsrc_0721103140842953013412.jpg

    东广新闻车赶到现场。

    2006年11月13日14:07,复旦大学一名女研究生,从邯郸路国年路口的复旦大学文科大楼11楼坠楼身亡。本网记者接到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

    另据东广新闻台消息,这位女大学生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安徽人,近几天来一直神情恍惚,其母亲特地赶来上海陪伴,但不幸还是发生了。

  目击现场:水迹未干

    据悉,警方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并对现场进行了封锁,据现场目击者称,事发时,女研究生是从文科楼楼梯间的窗口坠楼身亡的。警方正在对女生坠楼原因作进一步调查。

    当记者下午4时许赶到现场时,女生的尸体已被拖离。但现场仍残留着冲刷血迹留下的水痕,记录着这个生命的陨落。复旦大学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此时已经基本恢复。而周围的人群都还惊魂未定地议论着坠楼的惊骇一幕。另据目击者称,死者身上还带有事先写好的遗书。

    记者在文科大楼楼梯间的窗口俯拍下了复旦大学美丽的景色,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她怎么忍心,走出轻生这一步?

  母亲正在学校陪伴女儿

    该女生出事之前情绪比较低落,同学、老师以及学校有关方面都曾大力对她进行了开导,还特地联系了女生的母亲来学校陪读。

    尽管如此,情绪不稳定的她还是不幸坠楼。学校方面称,女儿的逝世对这位母亲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为了不打扰这位悲伤的母亲,学校方面委婉地拒绝了记者对痛失爱女的母亲的采访请求。

    复旦新闻中心主任周晔悲痛地告诉记者,一切的努力都未能挽救回一条生命。他在向记者描述情况时,声音一度哽咽。

    目前,女生生前的同学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老师正在陪伴着悲痛的母亲。

    复旦大学校园论坛:默哀声阵阵

    当本校同学坠楼的消息传到复旦大学论坛上时,复旦同学都纷纷发表了对这个年轻生命陨落的哀悼、震惊和不解。

    一位网友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那早谢的花开在泥土下面等潇潇的雨洒满天。他还倡议大家为这位早逝的同学默哀一分钟。

    很多的网友则表示,希望大家放开心胸,珍视生命,多为家中父母以及深爱我们的人们着想。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近期的高学历者轻生事件可能与心理压力大有关,建议大家多点理解宽容、多点沟通交流。(李宏洋)

2006年11月14日  来源:东方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