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实践与校园招聘 |
随着一个个顶着光环的人物——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唐骏、熊明华、张亚勤等互联网企业高层纷纷走进各大高校进行演讲,面向2007年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大战已渐入高峰。针对今年“校园招聘”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集中招聘季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url]www.chinaHR.com[/url])人才研究中心总监欧阳晖。据透露,自今年8月该网先后为包括戴尔中国、思科、索尼、阿里巴巴、MOTO等在内的上百家名企进行了面向全国的线上和线下的“校园招聘”活动,根据活动情况总结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今年企业校园招聘启动时间早;企业对于招聘工作的规范性更加重视;更多的本土企业采用校园招聘;建立校园“雇主品牌”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多次协助大型企业规划校园招聘计划的欧阳晖提醒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树立端正求职心态,不要期望一毕业就找到人人羡慕的企业或者岗位。他说:“据中华英才网‘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适合做什么。所以摆正心态是很关键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伴随着自我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步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不要总是盯着最优秀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竞争力选择目标企业。专家分析指出,优秀的大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他们的人才需求总量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0%。而06年应届毕业生有400多万人,07年还会有所增加,大学生必须学会接受的现实是,他们中超过90%要去中小企业就业。
再次,认真准备简历,简历一定要简洁,不要花哨和写一些虚假的内容。欧阳晖建议,要根据企业招聘的具体岗位、职责要求对简历进行相应调整,不能用一个通用的简历投递所有的职位。因为不同岗位对候选人的要求不同,每个人都是多方面的,最好能够根据招聘的具体要求突出自己的优势,这样通过第一轮简历筛选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最后是面试,面试时要自信、自然,既不怯懦也不夸张。他说:“大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面试,学习如何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有些同学因为紧张而怯场,有些又因为大大咧咧而不能给面试官好印象,所以,了解一些面试的技巧会对同学们有很大帮助。”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在校园招聘中成功呢?
中华英才网自2002年起曾连续四年推出了“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具有发言权。欧阳晖分析认为,每个企业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因为每个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性质和招聘岗位都各不相同。“但仍有一些共通的标准——大多数企业通过招聘环节往往考察的是品质和素质,例如自信、坦诚、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等等。”
他还提醒同学们,企业校园招聘不是一蹴而就,往往要闯数关。“不同企业的流程会有些差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宣传、校园宣讲、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和最终签约。在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在面试阶段,有些企业要经过几轮,首先是人力资源部的综合素质面试,然后是业务部门的面试,主要考核候选人是否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符合企业要求。”
欧阳晖指出:“以往校园招聘以大企业为主,而今年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进入校园进行招聘,这说明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招聘的重要性。实际上,从历史的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中小企业都更普遍的使用校园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
对于很多深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纷纷亲自披挂上阵的新现象,专家认为,校园招聘的目标不仅仅是招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更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校园招聘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通过这种形象的树立和强化,企业也为未来的人才竞争奠定良好基础,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数年后就会成为人才市场的中坚力量。他说:“如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这样的领袖人物,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通过他们的成功经历、个人魅力,加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关注度,对于招聘的成功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是具有积极意义。”
出处:北京人才市场报 2006-11-14
多次协助大型企业规划校园招聘计划的欧阳晖提醒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树立端正求职心态,不要期望一毕业就找到人人羡慕的企业或者岗位。他说:“据中华英才网‘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适合做什么。所以摆正心态是很关键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伴随着自我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步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不要总是盯着最优秀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竞争力选择目标企业。专家分析指出,优秀的大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他们的人才需求总量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0%。而06年应届毕业生有400多万人,07年还会有所增加,大学生必须学会接受的现实是,他们中超过90%要去中小企业就业。
再次,认真准备简历,简历一定要简洁,不要花哨和写一些虚假的内容。欧阳晖建议,要根据企业招聘的具体岗位、职责要求对简历进行相应调整,不能用一个通用的简历投递所有的职位。因为不同岗位对候选人的要求不同,每个人都是多方面的,最好能够根据招聘的具体要求突出自己的优势,这样通过第一轮简历筛选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最后是面试,面试时要自信、自然,既不怯懦也不夸张。他说:“大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面试,学习如何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有些同学因为紧张而怯场,有些又因为大大咧咧而不能给面试官好印象,所以,了解一些面试的技巧会对同学们有很大帮助。”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在校园招聘中成功呢?
中华英才网自2002年起曾连续四年推出了“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具有发言权。欧阳晖分析认为,每个企业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因为每个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性质和招聘岗位都各不相同。“但仍有一些共通的标准——大多数企业通过招聘环节往往考察的是品质和素质,例如自信、坦诚、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等等。”
他还提醒同学们,企业校园招聘不是一蹴而就,往往要闯数关。“不同企业的流程会有些差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宣传、校园宣讲、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和最终签约。在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在面试阶段,有些企业要经过几轮,首先是人力资源部的综合素质面试,然后是业务部门的面试,主要考核候选人是否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符合企业要求。”
欧阳晖指出:“以往校园招聘以大企业为主,而今年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进入校园进行招聘,这说明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招聘的重要性。实际上,从历史的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中小企业都更普遍的使用校园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
对于很多深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纷纷亲自披挂上阵的新现象,专家认为,校园招聘的目标不仅仅是招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更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校园招聘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通过这种形象的树立和强化,企业也为未来的人才竞争奠定良好基础,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数年后就会成为人才市场的中坚力量。他说:“如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这样的领袖人物,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通过他们的成功经历、个人魅力,加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关注度,对于招聘的成功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是具有积极意义。”
出处:北京人才市场报 2006-11-14
前一篇:网络编辑的“三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