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
第一份工作,该选择知名大企业,还是选择一些中小企业?
每一届的大学毕业生都会在心里默默地问这个问题。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对此会怎么回答?
记者对61名2007年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63.9%的学生都希望能去知名的大企业工作。
但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有410万,仅中华英才网在校园招聘高峰期,一天就能收到2万份简历。但一年内知名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却远远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这一需求。有九成毕业生要进入中小企业就业。
“企业里面95%是中小企业,其中,100人以下的估计有70%至80%,只有5%是超过1000人的大企业。”中华英才网张建国总裁曾对媒体这样表示:按照大企业的需求,往往不能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0%,因此不管大学生愿意不愿意,九成都要去中小企业就业。
名企优势不是人人可享
郑小姐2003年从中文系毕业。2003年刚好是第一批高校扩招生毕业,就业压力突然增大,但郑小姐还是希望能进入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工作。
“那时候,学校有什么名企来招聘,我都要去。宝洁、微软全都试过。前后投了不下十份简历。”郑小姐说。因为大家都想进名企,每次笔试都是浩浩荡荡挤满好几个教室,因此,雀屏中选的几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岗位技术性很强,自己一个中文专业的,要进入更是困难。
郑小姐现在在一家中等规模的网络公司做行政。不过,这中间,她也没断过要到知名大企业工作的念头,工作间隙仍不忘在网上向知名企业投递自己的简历。
在郑小姐看来,去名企工作有很多优点,“稳定、薪酬高、有可学的东西、有更宽广的平台”。
但在上海一建筑监理公司浙江分公司钟经理眼里,并不是在每家名企都能争取到这些优势。
钟经理大学里学的是暖通专业。按理说,最对口的就业单位应是空调公司。当时,能进空调业四大公司Carrier/Trane/York/Mcquay的任何一家,都能让大家羡慕半天。钟经理就有两名同学成功闯入。他们第一个月薪水就是2500元。而他却进了一家监理公司,在工地做监理,月薪只有800元。
不过,五年之后的同学会上,大家羡慕的却是他。因为公司在浙江设立分部,小钟成了浙江分公司经理,年薪十几万,还有配车。而那两位同学,由于尚未升到经理级别,月薪只有5000元左右。
钟经理说,自己很幸运,因为当年自己代表新人与公司谈薪酬,所表现出的谈吐、气质给公司领导留有深刻印象。公司市场经营部要招新人,第一个就看中了他。这个部门只有4个人,却能为公司创造千万元的利润,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进了这样的部门,再加上自己努力,自然发展比较快。”
要看到中小企业的潜力
“要看到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浙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办主任金海燕在高新区人才招聘会上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总工,当年被分配到上虞工作,那时候觉得位置偏、规模小,不喜欢。但现在,这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他也迅速成为业务骨干,现在已经是公司总工程师。事业做得顺风顺水。”
日高公司市场部经理冯小姐对小公司的潜力深有体会。这四年间,日高销售额成倍增长,销售网络铺到了全国,全国范围的活动、赞助、广告、会议也随着公司的成长而不断增加。她也从策划副理变成了市场部经理,“自己在这里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历程,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
在浙江,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2004年,《福布斯》首度推出“中国中小企业潜力100榜”,浙江就有23家企业上榜。2006年,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等部门评定的全国500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浙江又以105席位居全国之首。像从2万元资本起家的杭州富阳飞鹰赛艇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世界一流的赛艇制造商,成为奥运会赛艇的供应商,用了10年多时间跨越了世界顶级公司一百多年的历程。
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分析,这些“隐形冠军”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80%的“隐形冠军”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年年都有新产品问世;同时注重智力开发,技术骨干占员工的比重达到了30%左右。
影响选择的多种因素
在公务员童先生看来,选择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看个人潜质,不同的人适合到不同的企业。“有领导才能,又很想展示自己的不妨选择小企业,因为机会多”,去大企业,则可以感受到大企业管理的规范与科学。
“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这不仅仅是能力说了算的问题。”杭州启迪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总经理徐宇青称,“这还与人的性格有关。”徐宇青认为,人只有在适合的环境里工作才舒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绩效。这或许也是宝洁公司在网申时就对所有毕业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的原因。
外企和一些规模较大、运作已经规范的企业,多以绩效为导向设置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很多工作会显得枯燥、按部就班。在这种环境工作,要求毕业生善于理性思考的,做人处事时更多是法理、法规、制度来作为评判标准。
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很多还刚刚起步,在规范上不成熟,但处事灵活。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修改规则。企业规模较小,人与人之间较容易产生熟悉感,因此,对于一些灵活性强、为人处事多考虑他人感受的同学来说,这样的环境就更适合一些。
对于毕业生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最好能列出心目中理想职业的定义,是“稳定性高”、“待遇高”还是“工作轻松”等等。因为不同企业能提供给员工的是不一样的。
日本生涯学家高桥宪行就曾提出,可以把企业的寿命分为5个阶段:开发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处于“开发期”的企业,刚起步,晋升的机会通常较多,短时间内就可能升到较高的位置,但相对而言,由于企业基础尚不够稳固,所以势必要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
处于“成长前期”的企业,晋升的机会也较多,但速度则略微缓慢一些。“成长后期”的企业,制度、体系都已上了轨道,想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或加薪恐怕比较困难。而一般的大企业多属于此阶段。
如果你打算选择“成熟期”的企业,那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长、辛苦,晋升的可能性也较小。
薪酬不低机会不少
相对于成熟的知名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时发出的声音很小。一是因为过去不少中小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但是,由于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一些社会人员招入后难以融合。现在,不少中小企业都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十分希望优秀的毕业生加盟。
第二是因为大规模到校园招聘,需要雄厚的人力、物力做后盾。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次只招10多个人,甚至二三个人,因此,就显得身单力薄。
现在不少中小企业采取了抱团招聘的做法。如此次高新区浙大招聘,共有三十余家企业参与,招聘人数达到了800多人,其中一半是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抱团招聘更容易由于扩大了规模和影响,更容易吸引到合适的人才。
就薪酬而言,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认为,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在薪酬方面也不一定比大企业低。从历年的薪酬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收入多少主要取决于选择的行业以及该行业所处的地域,而与企业规模没有什么关系。即便有差别,平均也不会超过20%。
张建国称,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行业,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选择一位善于用人的老板,比直接进入名企更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