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营销职位需“望闻问切”

(2006-10-19 07:16:25)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营销职位需求大,职位多,但同时工作压力也大且流动性高,让很多新入行者望而却步。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营销职位,选择职位需要仔细“望闻问切”。初入行者该如何分析该职位的“含金量”?在眼下的招聘旺季,想要跳槽的营销人员又该注意些什么?

选择营销职位需“望闻问切”

初入行者——
选择职位把握三大纬度


对于初入行者来说,一线营销代表、业务推广人员常常是各类企业推荐的职位。尽管职位名称和层次都差不多,但具体工作内容、薪资、福利、培训等却是千差万别,进入了一家管理规范、培训系统的公司,选择了一个适合个人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的职位,就能够为将来的营销职业之路开个好头。
在人才市场上,初入行者选择职位可以从三个纬度来考察:
●行业的专业性要求
营销职位对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总体上不像研发、技术等职位那么苛刻,但不同行业对营销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仍有一些要求。特别是如医药、医疗器械、机械、化工、通信等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营销人员必须是既有专业背景又具备营销才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对口的应聘者往往能够被优先考虑,且进入公司后也能较快胜任工作。
新人在考察职位时,最好能够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兴趣特长等来选择对口或相关行业的公司。
●业务推广模式
同样是销售代表,工作模式却大不相同,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公司需要业务人员天天“跑街”,敲开社区居民家门进行直接推广;有的采用电话营销,销售人员主要通过拨打大量的电话来寻找潜在客户;还有的则是在固定营业场所接待客户进行推广;等等。上门推销对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要求最高,电话营销次之,在固定营业场所进行营销则稍轻松。
在应聘时,需要仔细了解职位工作模式,看个人是否能够胜任。
●薪资的构成与给付
营销工作压力大,但业绩好收入也高,为了激励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般企业对于营销职位的薪资常常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员工在完成了基本业绩指标后有一定比例的提成。因收入弹性较大,在应聘时,要仔细问清楚所标注薪水的构成、业绩指标、有无其他附加条件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工作后的收入。无底薪或底薪很低的公司要格外留心。当然,对公司的规模、所在行业、经营状况、员工人数等情况也应有所了解。

Tips:应聘提示

人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用人单位良莠不齐,遇到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初入行新人要特别留意:
1、收入“报价”很高,诸如年薪20万、50万、100万等,而并未说明详细的薪资结构。同时,职位说明含糊,让人有“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2、招聘门槛几乎没有,“来者不拒”。这类公司管理上可能不太规范,或者规模较小,或有招聘之外的其他目的。
3、无底薪或底薪过低。这种情况下不要因为求职心切而急于签约,以免将来个人权益受损。
4、需要自己先购买产品或付费参加培训。很可能是骗子公司,目的不是招人,而是“圈钱”。


在职跳槽者——
培养专业性,盲目跳槽不可取


不同行业的营销职位在职业内容上有共同点,但受行业、专业不同,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也各有特点。营销人员流动性较高,很多人认为一样是做销售,哪个行业都一样,其实,营销人才需要培养基于行业的专业度,尤其是计划成为营销管理行业专家的人士,跳槽须谨慎,仅仅看薪水高低而决定跳槽,很可能带有很大盲目性。
眼下正是跳槽旺季,在职营销人员如何判断新职位的“含金量”高低?
●事业平台的增长性
增长性有时会表现在薪资的增长,但也不尽然,它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公司规模的提升、管理区域的扩大、团队人数的增长、营销专业度的提高、客户层级的提升等等。这些往往意味着能够接触全新的领域,积累更高层面的营销经验,更为深入地了解公司和行业,能够运用更多资源等。这些方面的增长性往往比收入的增长更加有价值,能够为个人长远发展带来高额的远期回报。一些经理人为了事业平台的增长甚至宁愿减薪。
●行业和专业的延续性
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招聘中高层营销业务、管理人员时,注重他们在本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甚至有公司希望有同类产品的营销经验。中层的经理、总监职位尤其如此。跳槽时,注意前后所在行业或专业领域的延续性十分必要,如果你已经在一个行业里呆了5年,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入的研究,对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产品、客户、价格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已经积累相当一批人脉资源,建议还是不要轻易转行,一定要转,也多考虑一下如何利用已经积累的资源。

Tips:跳槽提醒

1、对承诺的薪资待遇做详细了解。有些公司因业务所迫,便采取抬高薪资待遇的方法来挖中意的人员,但给出的“价码”或必须以一定的业绩指标为条件,或在当年难以兑现等等。所以特别当通过猎头介绍跳槽时,最好能详细了解对方承诺的薪资待遇。
2、哪里收入高往哪里跳。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跳槽后发现新职位并不适合自己,或难以胜任,或没有达到预期,而且还打乱了个人的职业规划。
3、盲目追随热门行业。热门行业具有增长性,但并非一定适合你,在跳槽时,不要盲目追随热门,还是要根据自身条件理性选择。
4、避免频繁跳槽。相对于其他职能人员,营销人员的流动率比较高,尤其是一线营销人员,跳槽常常比较频繁。正因为此,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格外注重应聘者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记录”,建议跳槽不要太频繁。

出处:人才市场报 2006年10月17日薛亚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