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创业指导与留学规划 |
文/王文(本论坛专家)
“嘀零零”,正纳闷电话怎么接到我正上课的教室里来而没自动留言,听筒里传来一位副校长的声音,“Mrs. Wang, 对不起,打扰你上课了,事情比较紧急,有位还在ESL(英语是第二语言)班的中国学生有些麻烦,今天刚同人打架,现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不知他是否能明白我的话,请你在电话里翻译一下,好吗?”“打架”,在学校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我也知道ESL班上只有一位中国男孩,“你说的是Ray吧,他刚来学校时我帮助过他,所以我认识他,是怎么回事?”“Ray认定班上一个同学偷了他的iPod, 几次向其索要,遭否认拒绝后不仅动手打了这位同学还扬言要杀了他,我想请你帮助搞清楚Ray是否明白shoot这个词的意思。。。”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对校长说:“请你等几分钟,我一下课马上过来。”
Ray今年开学初刚从中国来,他妈妈是个一直在中国餐馆打工的单身女人,好不容易把儿子移民来美国,替儿子报到注册时因英语不好,学生辅导员无法同她交流,帮助其选课,把我拉去做翻译,这样我认识了Ray和他的妈妈。Ray是个很俊气的男孩,学习成绩很好,爱打篮球, 他怎么会惹上这种麻烦呢 ?
到了校长室,校长告诉我事情的经过,Ray在打同学的同时还扬言要开枪杀了他,当时有许多同学包括一位老师在场,都证实他说了“I’ll shoot you”。”Shoot”, “Kill”这些词都是在美国学校绝对不许用的,被视为威胁性词语,要承担很重的纪律惩罚.
校长问我是否知道对使用威胁性词语学生的惩罚规则,我说我知道,他们会被送到工读学校呆上一段时间。鉴于这次事件的恶劣影响,他可能会在那儿呆上三个月。我说让我先跟他单独谈谈,校长同意了。
Ray告诉我他这位同学在他不在时动过他的书包,他从外面回来时正看到他的手还在拉他的书包链子,但他当时没有检查书包,等那位同学离开后他发现iPod不见了,但那位同学拒不承认偷了他的东西,最后Ray就生气地打了他,还说如果他不还iPod就开枪把他杀了。Ray说他只是开玩笑,哪会当真,我又没有枪。
我告诉Ray: 第一,大家都看到你生气地打人了,说话不可能是在开玩笑,第二,在公共场所决不能用这些词,如果在中国学校说我要杀了你没人会大惊小怪的话,在美国学校或任何其他公共场合这都是不能出口的词。我告诉他等校长来时我会告诉他因为语言障碍,你没能意识到这个词的严重含义,这样才能减轻对你的处罚,再加上学校本来就禁止学生带iPod到学校来。
校长回来我就如此跟他解释了,他说我也想是文化语言上的障碍,老师都说他是个好学生,校长要我告诉他因为那个同学还未满十六岁,碰上好事的家长还会将他告上法庭,因为那个学生没有还手,校警也未在他身上搜到iPod。我用中文解释给听,他很紧张,但当我知道那位学生也是ESL学生时,我安慰他不用担心,如果他的父母是新移民的话是不会知道去打什么官司的。Ray 松了一口气,然后在校长同他重述打架事件时,还企图用中国学生特有的机敏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校长争辩,我及时地制止了他:在美国学校同校长争辩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啊!
校长同我商量说由于这次打架事件影响比较大,再怎么着也得至少停学三天,我说那就让他停学三天作为惩罚吧。
对于“祸从口出”这一点我早在刚来美国代课时就知道了。一天在课上,所有得学生都在安静地做卷子,一个学生走到我教桌边说有同学威胁要杀他,那个同学随即笑嘻嘻地说是在同他开玩笑呢,我就带着中国式的思维息事宁人地打发两个都回座位去做卷子,但这位同学坚决不干,不依不饶地坚持说他受到了威胁,要报告校长,我终于不耐烦了,说要告就去告吧,写了“通行证”(Hall pass)打发其离开了教室。
哪知不一会校长就带着那位同学满脸严肃地进来了,吩咐所有学生停止做作业,安静地听,他有要紧的话要说,接下来就很严肃地说到不能在学校威胁同学,比如今天这位同学威胁要杀了他的同学,如果第二天被威胁的同学出了点事,警察第一个就会找威胁过他的人,等等,等等,这位校长的谈话足足占了大半节课,似乎也给我上了一课。
在美国学校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正式的上课场合,言语非常要谨慎,老师也有很多禁忌用语,让学生抓住把柄上纲上线可不是好玩的,我们学校的一位西班牙语老师,上课时向学生发脾气,恼怒之中从嘴里冒出“SHUT UP”(闭嘴!)被学生上告到校长,尽管她辩解说她是对电脑发火,骂电脑呢,当即被暂调到电脑室做辅助工作,到学期结束就被解聘了。因为“shut up”是学生也是老师禁用语言之一。
文/王文(本论坛专家)
王文,美国休斯顿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硕士。赴美前任教中学英语多年. 赴美后经过学习考试成为美国执照教师,拥有包括天才教育,特殊教育,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 电脑技术应用在内的四个教师执照,在美国小学及高中任教近十年, 目前在美国得州一高中执教.愿借博客这一平台, 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美国教育。
温馨提示:本论坛专家王文的所有文章,未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或刊登。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来源:王文的博客(零距离美国课堂)
http://usteacher.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