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大学生“贬值”?(图)

(2006-09-18 06:07:21)
谁让大学生“贬值”?(图)
 
一边是为了踏进大学校门而挥汗如雨奋力拼杀的考生,另一边是为了寻找工作不得不从“天之骄子”“变身”为“普通劳动者”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是为了学业用数万元钞票铺成的就学之路,另一边是为了生计部分大学生“屈尊”接受每月几百块的“屈辱”。面对这在有些人看来“正常”,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悲剧”的强烈反差,我们该说些什么呢?是谁造成了这所谓的“悲剧”呢?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如此“贬值”呢?

    我们在此说的所谓“贬值”是具有两方面内涵的,一是他的产出即工资水平相对于他的投入而言,一是他的工资水平相对于他的同辈或者前辈而言。但不管怎样看,工资水平低就是“贬值”。除去大学硬件的差别,单看学生自身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或者特殊素质就决定了其工资水平的高低。那么,“产出”与“投入”永远不能形成正常比例的学生,他的素质水平也就绝对对不起他的父母给予他的“投入”。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包装自己。手机、电脑、名牌服装、应酬,一样也不能少。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想方设法也要上。试问,在大学生历年开销的统计数字中,有多大的比例是与学习有关的?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多少多少人民币,却忽视了这个数字中到底能拧出多少斤水来。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把一个少爷羔子供到自己的公司里面。你有多大本事,别人给你什么样的职位,但不是你有多大肚子,别人就给你多大个儿的馒头。每月几百快钱,肯定是少了点,但跟部分人的水平比,应该是一个合适的数字。

    大学生贬值(但切记,是部分大学生贬值),并不值得我们担忧。既然他们愿意“自贬自值”,就让他们在快乐中“贬值”吧。如果他们不贬值,那世界就太不公平了。(王友)

2006年09月17日 来源:江南时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9/17/xinsrc_0520803090857469102658.jpg

   莫要放大“34.7%的人后悔上大学”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一个数字,在媒体报道之后,必然又要引出一个“老话题”:上大学值不值?划不划算?还要不要上大学?事实上,网络上也正是这么讨论的。笔者以为,当教育问题可以这样功利化地来讨论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危险。“34.7%的人后悔上大学”不应该被挟正义之名肆意放大,进而渲染并助长“读书无用论”、  >>>详细

   后悔上大学?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己主动调适

    果然,马上有评论纷至沓来。那么,在这样一条新闻中,什么才是最具价值的“评点”?我看见,拷问大学教育是评论笔锋的主要指向。理念、教改、扩招、收费、质量、就业……被问个不休。这虽然没错,但我认为,检讨的当务之急和建设性角度,并非如此“宏大叙事”,而是人本关怀更直接的“细节触摸”——为大学教育接受者尽可能免于后悔着想。  >>>详细

   焦点话题:“80后”先上大学还是先创业

    一些创业者认为,市场饱和后的企业转型和应对激烈的竞争依旧要依靠高学历的智慧

    “‘80后’创业者该不该上大学?”8月24日,MySee首席执行官总裁高燃以一篇《没有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老板没有大学毕业——“80后”创业者更应该上大学》的博客,将这个争论推向新高潮。  >>>详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