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Brian的求职三步曲之一-----北京寒冬

(2006-07-31 07:42:36)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文/逆水行舟(本论坛专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求职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这更是跨入社会的必经环节。Brian艰难和曲折的求职之路,对即将面对社会,进行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或许会有所启迪。

Brian是南京某高校软件工程2004届毕业生,2003年10月,他与香港即时科研集团签订了实习协议,实习地点在北京香港即时分公司.Brian当时很高兴,他和十位同学是经过几轮面试,淘汰了许多竞争者才最后胜出的.根据协议规定;他们实习期满后,将继续留在公司转为正式员工。Brian届时将被派往上海分公司工作,以后还有机会去香港总部培训或者工作.

2003年11月中旬,一辆北上的特快列车里,坐着Brian和他的同学,每人都是大包小包的,有同学买了二手电脑,还有同学特意买了新的IBM笔记本电脑。为了尽早去公司报到,他们没有等到卧铺车票,买了座票就匆忙上火车。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基地,几乎所有的世界软件巨头都在北京设立中国分公司和研发机构,比如微软,太阳微,甲骨文等;国内最大的软件企业,,总部都在北京,比如中软股份公司,用友软件等。即时科研在Brian他们专业三个班所选择的实习单位中,档次只是排在中上等,他们学校有一位优秀的学生,因为表现出色,被微软亚洲研究院百里挑一选为实习生,而且很有转正的可能。

Brian真正定位其实也是微软,他不属于那种出类拔萃的类型,然而却心气很高,他也知道微软的门槛很高,凭他现在的实力还有很大的距离;他深知,只有先打好坚实基础,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这样,Brian一行满怀希望地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的梦幻之旅。

首都的冬天寒风凛冽,Brian他们下了火车,半天才见到公司的接站人员,随后便跟了他坐车到住宿地,竟然被安排在市郊没有暖气的民房里面,而且还是十人一个房间。既时公司的这种待人接物的方式,使Brian他们有一种不祥之感。

北京的市郊交通和用餐均不方便.这些南方的孩子被扔在冰冷的民房里整整呆了一周,才被招到香港即时科研集团北京公司.然后,他们被告:实习的内容是协助公司进行 Linux操作系统培训,做一些培训课件,而不是原来的技术开发工作。这个意外的情况使Brian他们大吃一惊,大失所望。作为软件专业的学生,实习的内容应该围绕自己的本专业,如果仅仅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以后做毕业设计以及课程答辩都会有问题啊!

在即时科研集团北京公司工作一周以后,这些孩子才了解到大致的情况。原来即时科研集团近年的经营状态不好,软件销售业绩不佳,作为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股份公司,2003年11月的股价仅有2分钱,而同期中软股份的A股股价为20元左右。即时科研集团在北京并不准备进行什么软件开发,而是计划以北京为基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培训机构,培训Linux操作系统。在当时,软件培训是很赚钱的,利润甚至超过软件的开发和销售。此时此刻,Brian他们才如梦初醒。

此后,几个眼明手快的人物赶紧调转方向,寻找其它发展。有几人捷足先登与中软股份公司签约,有几人和中关村软件公司签约,按照软件行业的业规,正常情况下,实习生都会转为正式员工。Brian的变通慢了一拍,等到他去中软公司应聘时,那里已经只剩下测试工程师的职位了。在以后的日子,Brian先后应聘了十多家软件企业,最后都是高不攀低不就。北京城市空旷,地域辽阔,求职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都很高。Brian筋疲力尽、焦头烂额,他在人才密集的首都,终于领教了“北京的寒冬”。(待续)

文/逆水行舟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