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京报》访周其洪老师:跳出自我看成果署名

(2006-07-18 07:49:50)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近日,一名自称为某明星在一个大片中担任“裸戏”替身的女演员频频站出来说话,她报料的目的就是要争取自己在这部大片中的署名权,她觉得自己为电影付出了劳动,不能就这样连个名字也不出现,事情一下子闹得满城风雨。

  在团队中你可能做了不少工作,但或许最终也没有被“整合”进自己的“功劳簿”,就在领导或同事模棱两可的说法中划到了他们名下。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做的工作确实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新京报》访周其洪老师:跳出自我看成果署名

智慧的头脑刚刚结出果实,背后就有大手伸了过来。付出了劳动,自己却没有名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漫画/许英剑

  ■“民”间代表

  1 成绩被归于集体

  ●刘映明,销售咨询专家我

  从前在一家策划咨询公司工作,老板对我非常好。那段时间我写了三本营销方面的书,可以说用尽所学,集我这几年工作之大成。虽然书出版后是用公司名而不是我的,但我很理解,这是一个公司发展所必须的,毕竟铸造集体品牌更重要,在我们这个行业,集体品牌比个人品牌更容易成功。但后来,我却被莫名其妙地炒了。

  2 新同事把功全揽了

  ●王弱水,项目策划

  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她看起来很老实,对同事很谦虚。我曾和她搭伴做了一个月的项目,结果她背着我把我们商量的计划递交给部门上司,把所有的功劳都说成自己的,还说我懒惰,没有想法。

  现在,我们部门的同事都不太喜欢她,有几个性子急的已经和她吵过架了,我觉得和这样的同事共事太辛苦太累了。

  3 领导请功不提员工

  ●孟天涯,网络编辑

  我在我们公司是新人,还在试用期间,为了能留下,我工作很努力。虽然我刚到这家公司,但我做的工作比老员工还要多,也出了一定的成果,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业绩不可能不被领导看到。但上级来检查工作的时候,领导汇报近日部门的成绩就是不提我和大家的名字,好像一切工作和成绩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做的一样。

  ■拍案

  拍案人:周其洪,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全国首批全球职业规划师

  1 企业品牌更重要

  根据《著作权法》,刘映明遇到的问题属于法人作品的问题。法人安排职员写书,单位拥有版权。不署个人名,在法律上不违法。因为员工的工作已经获得报酬,法人版权属于法人。企业为了增加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企业品牌。所以为了增加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增加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刘映明可能有点委屈,但职场竞争激烈,工作本身就是生意,你没有了价值,就没有人来付钱。所以职场员工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文化和社会角度讲,现在的职场文化带着功利性和浮躁性。比如有些公司是典型的压力锅文化。以结果论英雄,这种企业文化容易使人想快速取得成功,不择手段。从个人角度讲,很多人不考虑别人,甚至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自己的利益。这种得利也是一时的得利,将来就会吃到苦果。

  想做一名成功的职场人,应该弘扬正气,应该用平常心看待。王弱水可以从这件事中认识丑恶和不道德的人,也要看到正必胜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3 新人把自己放小一些

  这是大学生等职场新新人的普遍问题,也是80后的特点。8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老希望得到别人的褒奖。没人把他当中心,就产生失落感,这是正常的。没有得到关注,也是正常的。

  建议把自己放小一点,把工作放大一点。以工作为重,不要仅考虑自己,为组织,为上司多考虑一点。让上司在上司的上司面前有面子,你就会在职场中干得很好。为上司排忧解难,你就一定会有机会。表现出不抢功和内敛,肯定会得到举荐。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虚心、虚心、再虚心,多请教。

  ■职场生态

  成果被窃人群可分两类

  在职场中,你的劳动成果可能会被同事,被上司,被公司占有。据我们对1385位员工的调查,有9成左右人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享用过。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还是选择了忍耐的方式承受下来。这群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劳动成果被上司或者是公司享有,这需要你平和对待。因为有的时候上司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上司获得了成功,你才有上升的空间。要积极配合上司,把你的劳动贡献出来。阻碍上司得到嘉奖赞誉,其实就是截断了自己在职场中上升的途径。对待公司也是这样,树立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而不是你个人的,这是必然的。

  第二类,同事间竞争比较普遍。在职场中取胜,要有必备的防范意识、防范措施,以防被别人抢功。保持冷静,不要张大嘴巴到处说这件事,也不要过于软弱。不宜和同事特亲密、搞团体,和大多数同事保持一定距离,相互配合,才能远离各种麻烦,也有助于避免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利用。

  ■“民”调

你的工作成果是否被划入过别人名下?(1385票)

《新京报》访周其洪老师:跳出自我看成果署名

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怎样对待?(1115票)

《新京报》访周其洪老师:跳出自我看成果署名

(感谢搜狐招聘频道协助本次调查)

  ■支招

用3个哲学理念防止成果被窃

  ●向晴,北京智慧果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劳动成果窃取”表现的形式不同,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力挽回,我们能做的不是在结果上解决问题,而是分析原因,防患未然,有必要用3个哲学理念一起探讨如何预防被窃,如何预防重复被窃。

  做事前,弄清什么是什么是很必要的,也就是与经理定义概念(界定标准),这可以一定程度地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比如:接到新任务时,可以与经理明确并界定一些问题: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周期是多久,以什么方式呈现工作结果,如果是团队中的一分子,除了明确自己环节的工作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上下工作链的接口及对接的工作要求、直接领导是谁等等。定义概念与界定标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但往往又是常被忽略的,每个人都以为对方知道,而事实上同一个词,看上去一样,每个人对此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公司的阶段不同,对能力技能的需要也不同,例如:你是个开拓型人才,没有路的时候,你帮经理开拓了路,他会感谢你,有路了,经理需要你按部就班好好干活,而你还是开拓路的行为方式,经理就会不满意,出局也在意料之中。环境变了,人的想法与行为要做相应的变化。一定意义上,每个人在公司的发展中都承载着阶段性使命,认清这一点,就会对公司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合理的期待。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转化中的。没有劳动成果,怎么被窃呢?有了劳动成果才有了被窃的可能。经理以前对你好是真的,后来把你炒掉,也是真的,新同事和你沟通情感是真的,窃取劳动成果也是真的,既然都是真的,去花点时间思考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发生的这些事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制度有漏洞了?哪些是工作流程的问题,哪些是沟通方式的问题,哪些是心态的问题等等。这些如果能及时观察、总结、并做相应调整,会一定程度降低损失。

  ■职场测试

  你去公司上班,乘电梯时却迟了一步,没赶上。请回想一下,你等候电梯时,最常表现出的行为是:

  A、禁不住反复数次摁按钮。

  B、有时会在地上跺脚。

  C、抬头看天花板。

  D、注视地面。

  E、盯着显示楼层的灯,一旦电梯门开了便立即冲进去。

  测试答案

  A.有人缘的你具有公关方面的天赋。你注重选择,但有时会沉迷其中浑然忘我。

  B.具有艺术天赋,你的感情非常敏锐,往往能凭直觉洞察他人的心思。

  C.你心地善良,对数字非常敏感,具有数学才能,在理工科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D.这种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你不喜欢对人袒露心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相对比较消极;另一种与此相反,你为人坦率,人际关系比较好。

  E.做事情比较稳妥、谨慎。如果未来做领导工作,能深得部下爱戴,不过有时会让人觉得你有些过于理性。

出处:新京报2006年7月17日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庄涤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