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谈谈公益律师及就业前景

(2006-07-17 07:35:08)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根据公益成才之路沙龙录音整理,有删节)
编辑/阿毛

张文娟律师谈公益法律组织

可能很多的同学马上要面临就业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公益律师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我两年来的一个体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要澄清两个认识上的误区,这两个误区也可能是中国的一些学生根本不把考虑公益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考虑的原因。

第一就是单纯的认为公益律师就是做一些好人好事,只是奉献。像我们单位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招聘,我也会与那些来应聘的学生聊。当被问到为什么想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有些学生就说,我看到很多人很可怜,我想做一些好事。而有的同学就不是这样回答,他们说,我想做点事儿。相比来说,我觉得,给出后一种答案的同学更适合在公益律师这个领域发展,更有可能做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单纯的把公益律师理解为一种好人好事你不可能做很久,单纯的热情是不会持续太久的。一个人的最佳职业选择是,你发现了在工作中你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贡献有了契合点。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个点,在你的工作中只有奉献其实是不对的,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的收获是很大的,我看到了这种职业给我带来的自身发展与通向社会的契合点。

另一个误区就是,可能不光学生这么认为,有的律师也这么想,他们认为公益律师就是商业律师在竞争中失败了的,做得不太好的才来做公益律师。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想律师的最高的境界,刚才白羽律师也说了,不是挣钱。律师作为这样一个法律方面的专业的人士,你是一个专业者,应该是最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的人,所以我认为律师的最高境界是深度地参与社会的改革。你看美国很多的总统他是法律专业的。其实律师的最高的境界是深度地参与社会的改革,挣钱绝对不是他的主要的工作。当然单纯地选择商业律师以挣多少钱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可以的;但选择做公益律师也不是盲目的,不是单纯的做好人好事,他也应该有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看你在多高的高度,多大的层面上能去推动社会变革。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国最早的一批公益律师应该是律师行业里先知先觉的那部分人,是最先来体现律师价值的那部分人。公益法律组织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公益法律组织还是非常需要精英加入的,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边缘化的地方,它应该是精英发挥作用的一个平台。

其次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公益法律组织有哪些的优势。第一个是这里内部的人际关系构成相对不那么复杂,大家都是在为工作来努力,比较容易让人集中精力去工作,而不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面。它的软环境是很好的。第二个它的外部关系也比较简单,没有很多的利益关系,没有必要非得去和一些领导喝酒啊,做很多应酬方面、对自己的进步没有什么关系的事。第三个是在办一些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比商业律师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不是直冲着钱去的,法官也看这个,他对你是非常尊重的。这个我深有体会,有自己的亲身经历。

另外深层次的说,公益法律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一直是非常非常好的。别的公益法律组织我不是特了解,像我们所的人才培养包括一些培训啊,国际国内的一些会议啊,还有像我这次的项目,是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年轻人除了钱其实更需要一些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再一个很多公益法律组织以参与社会改革为定位,他会把你当一个专家来培养。向商业律师事务所的话你可能是某个流程里的一小部分,而且商业律师事务所有些信息是自我控制的。而公益法律组织会放开了来培养你,因为它需要很多人去推动这个社会的改革。

说到专家涉及到第三个问题,就是一般来说专家都是来自大学院校里,公益法律组织的培养机制与法学院校是很不一样的,你有多少潜力很快会被挖掘出来。法律院校很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现在的法学教育很多是与现实脱节的。一方面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感觉很多学生离现实太远,很多事根本做不了。法律是一个世俗的职业,你必须植根于现实。公益法律组织每天会接触很多的案例,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这是它相对大学院校的优势。

公益律师也是有很多类型的,也有兼职做公益律师的人才网络。而且供需之间的悬殊太大了,像时律师他们加班是很正常的事。他的劣势在哪呢,劣势是有的,一个是很少有公益法律组织能解决户口问题;再一个他的薪酬不会很高。


林采篱(纽约大学的研究生)谈:美国公益律师的基本情况

林:我是来自纽约大学的。我想讲讲我为什么愿意做公益法这方面的,还有我们法学院是怎么支持公益法的。

我本科是学历史的,后来到了纽约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有点像我们工作站吧。一开始我个人在美国做移民法方面的,我的当事人都是一些新移民。新移民的生活是很难的,911以后就更难了,会有很多的不信任。我的当事人会面对很多的歧视。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不公平的。他们需要帮助。后来我渐渐发觉现实和立法相差得很大,对移民和政府双方都不好。所以我就下决心想,做个律师吧。

法学院的学费很贵,学校也会提供一些奖学金给从事公益法的学生。另外我们学校有法律诊所,会给学生机会,代理一些案子,以便让学生走出校园时准备得更好。当然这些还都是不够的,学校也会鼓励我们一些学生社团与当地的社会多联系,寻求更多的机会。还会请很多有名的大公益律师来做讲座。

在美国公益律师比商业律师困难多了,我的同学在第一年的收入会比我多三四倍。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让你做下去的。

时主任(时福茂,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问:有没有律师中途改变主意的?

林:会,都会的。有的公益律师觉得压力大,会去做商业律师;也有商业律师后来做公益的。问题是法学院学费太贵了,有人本来在学校的时候是很想做公益律师的,毕业时就想,我先做几年商业律师吧,然后转行——可是大家都知道,做了之后就很难改。

时主任问:美国的公益律师在什么机构工作?公益这个词与援助在美国有什么区别?

林:有很多的机构,有专门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也有搞研究的。有的机构比较关注立法这方面,也有的代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案子的,有风险代理诉讼,这个是有一些美国法律制度的特色的。另外也有商业律师做公益诉讼的。

时主任:不过在中国从十二月起就不能做风险代理了,有这样的规定,还没有生效。在中国,律协有这样倡导性的规定,商业律师每年也应当做两件公益的案子;不知道美国有没有这样类似的规定?

林:美国好像没有类似的规定,很遗憾,应该是有好一些吧。不过有这样的传统,商业律师事务所也会鼓励他们年轻的律师做一些公益的案子。

张文娟律师补充:在美国,这是他们律师职业伦理的一部分。

时主任:以前我在做商业律师的时候,也做一些案子,本来可以收一定的诉讼费,但是因为想帮助他(当事人)就没有收,也没上报给司法机关,在美国这样的案子多不多?

林:会,会。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情况。

阿毛对公益律师行业的看法

有想法的人很多,看到了问题会抱怨的人也不少。而真正去做的人却并不多,投入精力一步步去做并且又能坚持得很久的就更少了。公益律师这一领域在我国刚兴起,发展却很迅速。我认为这一行业对于那些热爱法律工作,却又不想花过多精力在吃喝应酬和一些不必要人际关系上的一部分人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但真正要干好这一行很不容易。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法律制度比较完善,这方面也走在我们的前面。对公益法这块,他们制度上有很大的扶持。在我国,公益法还是个新名词。就目前状况来看,国家对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有些弱势群体根本交不起诉讼费,找商业律师只能是奢谈;而如果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则势必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公益律师这条道并不好走,这一领域还需要很大一批筚路蓝缕的开拓者,那应该是一些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不以金钱为追逐的唯一目标,而以追求实现律师的价值为理想的人。当然,从长远来看,这些人是必将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丰厚的回报的,不过可能不仅只是金钱。佟丽华律师、时福茂律师、张文娟律师、张雪梅律师都是这样的开拓者。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公益心的同学可以考虑往这方面发展发展。据我同张律师的交流中了解,很多大学、律所对从事公益法律活动的学生都有一些照顾。

笔者才刚刚在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实习了一个多星期,却已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些公益律师的忙碌。才成立不到一年,就处理了一千二百多个案子,可见工作量之大。他们的敬业精神、公益心都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而且在这里,每天能够接触到很多案子,很快会对劳动法领域、诉讼和仲裁程序有一些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法学院的学生需要实习的可以考虑考虑各地的这类公益法律组织。

文/阿毛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