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就业难“三解三答”

(2006-06-26 05:58:07)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文/陈玉君
 
看看任何一个媒介,就业问题到处充斥。学生谈就业、老师谈就业、公司谈就业、媒体炒就业、政府谈就业、专家谈就业、国内谈就业、国际谈就业、穷人说就业、富人说就业,似乎一种叫做“就业文化”的产物诞生了。就业难,对从业人来讲意味着吃饭生存的步步唯艰,对聘方意味着千里马的一才难求,对社会意味着局势的安定不乱。人们需要安抚就业难题,解决就业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需要一个持续有计划的过程,但希望这样的过程不要因为其长期的艰巨性而毁了“顷刻”就业的一代群体。
 
一、就业难从历史上是相对的。
新世纪,之所以普遍感觉到了就业的困窘,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必然相关。以前国家给了学生每人一个“铁饭碗”,学生不必担心工作没有着落,现在这个“碗”给打破了,但国家给了所有人一个放“碗”的台子,大家凭着自己的本事去“争抢”,厉害一点的“抢”了个“金饭碗”,能力稍差的捡了个“土饭碗”,不过还好能吃饱肚皮不至于挨饿。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就业难,还不如说是选业难。
 
以前的工作,有好也有坏,比如当工人和当科学家就是不一样,但大家彼此都没有怨言,但现在人恰相反,不是没工作,而是对有些工作不认同。
 
解决方法:1、端正工作的认识观,工作苦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永恒的,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样的痛苦要是早早品尝了,对以后的提升大有裨益,所有成功人士的经历可以证明一切;2、工作是不固定的,关键是从中发现乐趣,适当地“委曲求全”是一种人生智慧,总有机会可以让自己“翻身”的。
 
二、就业难是对一代人只相当于打针的那一“痛”。
就业难是社会关心的话题,如果你是个将要就业的人或者着正在找工作的人,你大可不必关注的这么多,因为待你完全努力后,就业难就会从你的心理上顷刻消失,以后你有了经验和能力提高,就不再关注就业难了,或许是整天在困惑着如何达到盖茨的高度。所以,所谓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渲染,是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而对于我们个人则没有呈现的那么严重,当我们顺利度过这个必须“羽化”的槛后,我们的“难”就落到下一代的肩膀上了,然后让“难”继续激励新人。
 
社会的规则有时候太隐蔽了,我们需要慢慢地学会自己发掘并领会。传统意义上的就业难太宏观了,轮到我们解决的其实就是一点点,不必太过担心,挨了这一针,“病”会好的!
 
解决方法:1、对就业难在纵向群体上的阶段性要清晰。不要把经历过多地分散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以外,自己的事情先处理好,即多关注关注自己,而不是上一代和下一代。2、社会媒体应把陈述的矛头准确定位,不要误导了就业者。
 
三、就业难是一些人,就业易的人同样不在少数。
每天叫嚣着就业难,但还是有很多人顺利地拿到了offer,甚至有些人的薪酬让工作了上十年的老龄工羡慕不已,什么原因在作祟?对这部分已经稍稍有些“功成名就”的从业者而言,就业意味着发达,意味着高层次生活的降临,就业不难,道路很平坦。而大多数的人则消极地“陶醉”在了就业的灾难营里,苦苦挣扎,抱怨声、叹息声、漫骂声,声声入耳。两个截然不同的对立面难道非要大家用“就业难”一言以蔽之吗?果真这样的话,那些找到美差的人可真的幸运了,因为这样的造势至少吓退了一批竞争对手,然后自己就可以如鱼得水地挥洒自如了,事实本不该如此!
 
不要让就业难的舆论麻痹了,“难”总归是个充满阴霾的词语,会很容易把自己的信心磨灭。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个“危机”换个叫法,称作“转机”,即机会来了!
 
解决方法:1、充实自己的实力。对一个缺乏本领和上进心的人而言,活着都很难,何况就业?看看自己擅长什么,缺乏什么,取长补短就是了;2、聪明的人向高处看。别躲在就业难的消极氛围里,那样只能把自己消磨同化,赶紧向成功找到工作的人学习吧,他们才是你追随甚至超越的对象。
 
不要再谈就业难了,就像一群人在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成员满腹牢骚而且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结果大家都认为“他”犯神经,然后慢慢地将他“他”疏远了,因为每个追求成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消极给折杀。
 
文/陈玉君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投稿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