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初入职场的心得

(2006-06-11 07:34:22)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文/王丽娜

序幕
第一次走进农展招聘会为自己求职,找了几家自认为不错的单位递上自己的简历,经过几分钟的短兵相接,得到了四家公司的面试机会.于是一一去探了个究竟.我想首先要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它超越了专业知识的限制,只要能给我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我就是获益的.最后锁定了一个大集团下的分公司.

第一幕 面试及第一轮培训
由于该分公司新成立不久,很多岗位空缺,所以在面试环节没有大家想象得那样苛刻.基本的考核标准有:1,个人修养素质:通过举止谈吐体现;2,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通过问答方式;3,选择该行业和企业的原因:通过问答方式;4,测试心态,即对待困难和压力的心态:通过问答方式.
通过初次面试后,开始进入培训阶段.只要自己认定了要留下,便马上开始公司的培训.这一环节主要针对公司的总策略,总方向作较详细的介绍.期间由公司的总裁,副总及专业顾问为我们讲授.
心得一: 1, 初入职场,不管你是虎是狼,都要收敛,不要张扬,保持低调.
2, 认真学习业务,勤学好问.但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要一有问题就毫无顾忌的发问,不要打断讲师的话,不要拉住讲师问个不停.最好课下整理好思路再问,而且最好先问自己的直接上司,尽量不要越级.
3, 多听,多看,少说.有些问题别人替你问了,你就没有必要再问.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包括你的同僚,你的上司.尽量挖掘他们行为的意图,不要当冒失鬼.

第二幕 第二轮培训
公司的培训完毕之后,紧接着回到自己的部门由部长接训,这第二轮接训较第一轮更细化,更专业.由于部里培训人数较少,与部长近距离接触,问问题会更加方便.除了受训,还会穿插着考核,就一些重点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上台演练,以讲师的角色把问题讲清楚,之后大家进行点评,接受部长的批评和指导.
心得二: 1, 在部里的学习要谦虚,针对业务上不清楚地问题要得到彻底的解决,不要遗留沉淀.
2, 依旧多听,多看,但该说的要说,让上司感到你不是随风倒的人.你可以不反驳别人,但要有自己的想法.
3, 先肯定别人,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注意和同僚合作,不要孤芳自赏,也不要妄自菲薄.

第三幕 同僚离开,新人加入
经过近一周的磨合,许多同僚最终因为薪水的问题选择离开.我感到孤单但没有从众,我决定坚持下去,并且更加努力.正因为别人走了,我才更要留下,这样或许横向的发展空间会更大.他们离开之后,马上又有新人进来,短短一周多的时间,相对他们来说我就成了老员工,一时不太能适应,但必须尽快调整心态,进入角色.这时上司也会自然而然的把你同新人区别看待.

心得三:
1, 对上司布置的任务,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也证明他意识到了你的存在,不要不屑,要干脆利落的完成它,让上司觉得你可以信任.
2, 由于自己对新人来说是老员工,首先从心态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主人翁的态度和他们相处,人为的让他们感到你不同,这样也能给自己增添信心.
3, 明确自己的角色,尽管是老员工,但在上司看来我们都还是员工.时刻记得听从领导的安排,凡事先请示,不要自作主张.
4, 听话的同时,不要太被动.主动找活干,问问上司是否需要帮忙,趁热打铁,使自己的形象在上司眼中迅速升温.

第四幕 得到上司的认可 更大的挑战到来
新员工到来后的短短两天,由于自己的主动和实实在在的表现得到了上司的认可,说我比较踏实,敬业,让我做更多的事.我很开心,信心倍增.但是当天晚些时候,公司副总宣布要做一下整合,四个部要联合办公.这个消息当中隐含着很大的挑战.因为人多了,我的形象必然会弱化.就好比一定量的水倒入杯子会显得深些,而倒入盆里就会显得很浅.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只要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现,如果好,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如果不好,也能积累经验,看看别人是怎样做好的,这都能从不同侧面提高完善自己.
心得四:
1, 一旦得到上司的小小肯定,不要忘乎所以.要稳住,平时怎样现在还怎样,或许这也是他考核的一项.
2, 随时准备迎接挑战,不大没把握的仗.

以上便是我初入职场两周以来的经历和感受,本人觉得不管书本上学多少知识,都不如亲自下水探一探.由于只是针对我个人的情况,不免有些片面,但是有些东西,不管进入哪个行业那些职场都是有用的.希望有相同经历的朋友能予以指正,对没有相关经历的朋友能有个借鉴,大家共勉!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公式:
态度决定行为(情绪)
行为养成习惯(观念)
观念形成性格(本质)
性格掌握命运


文/王丽娜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