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创业指导与留学规划 |
中国今天国际化的群体在快速发展,我们现在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一百万,每年出国旅游几千万,今年到中国来留学的人数超过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超过10万人。所以我觉得中国整个处在国际化的大浪潮中,新的阶层正在形成,新的商机正在涌现。比如我们中国第三产业只占到我们GDP的30%还不到,欧美发达国家是80%,要从30%走向80%,这50%里面蕴藏着多少的创业机会,我想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只要大家去想,大家去创新,这个机会是巨大的。我们提倡中国机会论,我觉得一定要把中国的机会,中国的实践和国际的实践与国际化的潮流结合起来,这是今后大家发展和创新最好的机会。我就简单讲这些,谢谢大家!
问: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机会?王辉耀: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的,我是这么认为,我当年80年代出国跟国庆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没有机会,我当时毕业去了经贸部是最好的单位了,可能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中国现在有很多的机会,有很多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也有很多的国外学校到中国来办学。我倒觉得毕业之后不一定要出国,我觉得在学校期间一定要积累工作经验,现在独生子女没有工作经验,也有不少缺乏责任心,缺乏义务感,没有对事物的专注,所以为什么有很多企业不愿意用大学应届毕业生。就是他对这个事情他不知道他干什么,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觉得你在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假期到利用起来不断地实习,如果找不到单位的话到父母单位去实习,一定要拿这个工作经验,像北美学校看重你这个义工,看你的参与,他不是看你这个学术的分数,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我比较擅长打人际关系,我比较做研究,就是你要摸索自己的性格,如果实验下来,你取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你想干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往往人生有时间转来转去,到处挖坑,而不是挖井,挖井挖到深处就可能出泉水了。我觉得这个时候你要掌握这个经验,不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我觉得创业不一定非要30岁,上次北青报问我我觉得28到38岁是创业的最佳年龄。
问: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品牌?王辉耀: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问题。我们中国人是这样,我们从小生下来都是有单位管着我们,比如我们有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单位等,我们都有一个归属。我当年出国的时候最大的感觉突然一下没有组织了,不知道到哪儿报道,没有人管你了。
你如果没有品牌你就需要借助其他品牌,比如去IBM有一个IBM品牌,或者去微软有一个微软的品牌,如果你能够做IBM的经理你可能能做微软的经理,你能做摩托罗拉的经理,以后你要做你自己的品牌,每个人都是借助不同品牌最后上升到个人的品牌。我们中国现在已经从一个集体品牌走向一个个人品牌的社会,我觉得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家,这么多突出的人,我们现在为什么突然间成为了明星社会。我觉得中国需要更多的人焕发出他们独自的创造性和独自的这种能力。
问:什么样的创业是机会? 王辉耀: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特别讲“和谐创业”,刚才讲的创业不仅要创业要带动就业,同时创业要考虑环境因素,是不是创业一定要创业高科技,我倒不一定这么认为,我们有高科技的优势,刚才我讲到中国第三产业从30%向80%发展,就像我们做餐馆一样,北京餐馆很多,真正做的精致就很少。我知道有一个朋友他从加拿大回来就创办了俏江南,俏江南现在在北京连锁以后连六方会谈都要到那儿去吃饭,简单到一个餐馆的事,你如果把它创造好了它一样成为品牌,高科技我们也需要,但是我觉得我们目前还有大量服务行业还没有达到极致,包括我们的猎头服务,我们的咨询服务,房地产等等,社会的诚信问题,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做创业的事,所以我觉得如果有知识,你要注重诚信,有品牌一定能创好业。
问:为什么要创业?王辉耀:“创业就是人生突围”。为什么这么讲,人生是自由的,但是往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要创业我们要进行人生的突围,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我们跟一个单位签合同,我们被一个单位所制约,如果你创业以后你会有无数的客户,有无数的这种顾客,你的合同关系就分散了,你的风险就分散了,创业也是有风险,但是回报也是最大的,中国现在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什么是市场经济时代?其实就是创业时代!中国终于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和创业时代,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企业家,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人生事业的开拓者。我想在座各位今后都会有所发展。谢谢!
问:选择员工是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王辉耀:我觉得在选择员工时我们要注意,“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信心”。
另外一个中国的员工普遍自信心不足,我们跟国际公司交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信心,我们一定要说自己可以承担的这些工作。比如说我们中国人经常说,不行呀!哪里,哪里。外国人听起来觉得这个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我觉得中国员工应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有信心做好,成功的自信心是好的开始的一半。
问:什么是和谐创业? 王辉耀:我觉得“和谐创业”提的非常好,非常及时。我们现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有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就是一切向钱看,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多考虑这个社会的因素,这个为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不是应该成为公司唯一的指标?我觉得不应该是。我们应该考虑,当一个企业是这个社会的公民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这个社区的利益,考虑社会的发展,考虑社会的弱势群体,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创业”就是说当我们在创业,当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很多正在发展中的这些人群,或者还有很多弱势群体。所以我认为“和谐创业”是这个社会的一种需要,特别是在初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很多不正常现象的时候“和谐创业”特别重要。
问: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王辉耀:我简单补充一句。我觉得实际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是你在学校里面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创业到最后就是一个协调能力,协调一个组织。包括营销能力,人脉关系,建立你的网络,所以我觉得在学校的时候你就要培养这些能力,然后你出来之后创业就比较好,另外一个做一些财务的东西,要会算帐,为什么浙江人,温州人那么聪明,他们会算帐,从小就在自由市场上跑来跑去,培养这种创业精明的能力。作为推销员,我能不能把这个产品卖出去,考验一下自己,你有了这个推销的能力,你再有了这种算帐的能力,你再有了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要到社会上学才行。
问:创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王辉耀:我觉得有两个事情肯定很重要,第一个是人,这个非常重要,比如说我注意到在海归创业团队中间,他很注重这个团队的创作,比如在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里面有一半以上都是由海归创办的,他们就是带回来一个团队。有了这个团队以后,第二个重要就是资金,要找到资金来支撑这个团队,来支撑你产品的研发,或者做你任何事情,我觉得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
文/王辉耀(本论坛专家
王辉耀, 现任欧美同学会暨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商会2005委员会理事长,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顾问,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还兼任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经管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是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的常务理事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邀研究员。目前他还担任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
出处:王辉耀的搏客
http://blog.sina.com.cn/m/wanghui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