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与大四师姐的访谈(二)

(2006-05-04 06:46:30)
分类: 求职策略(简历与面试等)
  • “迷茫的时候,别让自己沉沦”

每次瑙铭说起自己的英语,总是最自豪的。在她的家乡,因为教育水平的不发达,她几乎是到大学才开始接受系统的英语教育。但是她愣是凭着的那股“韧劲儿”,用三年的时间追上了同班的同学,并在大三的时候考到了英语四级证书。

“我比他们可是少学了六七年的英语啊!”她无不感慨地说。的确,为了学好英语,她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坚持每天的听说读写,“一开始的时候很艰难,周围的人应付教科书都是游刃有余,我却要抱着本字典差他们认为是最基础的词;听CRI的时候什么也听不懂……”但是她愣是坚持听了两年多的CRI英语新闻,阅读能力也从最初的“见词就查”提高到了可以阅读《China Daily》上的一般文章。

“现在想起来我只是把别人睡懒觉的时候用在了学英语上,”她有一点谦虚地笑笑,“宿舍的一些女孩大一大二基本上就是睡过来的——一周有几天八点没课,她们就一定会睡到九点半,习惯了以后偶尔还要逃掉另外几天的早课。还有就是看韩剧,好莱坞大片——幸亏我没买电脑,”她开玩笑说,“别看她们睡得都挺自在,但其实当时大家心里都很迷茫,迷茫不咬紧,关键是要在迷茫的时候积极地尝试和探索,别让自己沉沦。”

最后,她总结说,“如果你能坚持大学四年每天都早起——咱别要求五六点钟,就七点吧——如果每天都能坚持,毕业以后回想起来,是多么伟大的一件是啊!那么多个早晨能干多少事情啊……”

 

 

“哪怕走走也是一种见识”

赤峰一行,给她的另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那里的学生思维没有北京孩子的活跃。她回来后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北京来讲比较封闭,以至于他们从小到大的见识有限,思维也就相对局限在某一个层次上了。

所以她在知道我假期这几天都窝在校园里以后,觉得非常的“不屑”。

“出去走走啊,哪怕就是在大街上逛逛,什么也不买,也是一种见识啊!不要把知识局限在书本上。”

她告诉我,在教育学上有一个“隐性课程”的概念,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环境和氛围对人认知、观念、性格的影响。“比如我到赤峰以后,就发现当地人的衣着怎么那么土。后来才意识到,其实自己在没到北京之前也同他们一样打扮,但是在北京的四年——尽管我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我的审美、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大部分都不是从课本上学得的,这就是这座城市,这所学校以及我周围的人给予我的隐性课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增长见识的途径不外乎这两种,作为大学生,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实践和生活所能带给我们的经验。

“其实,很功利地想,你现在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走走逛逛对你来说也是一种资本。远的不说,就是在你找工作的时候,压力那么大,你很可能要跑许多不同的地方接受大大小小的数十场面试,光是准备简历和面试时的问题就够让你头疼了,你如何还有心思去盘算最近的公交线路?如果你在前三年就已对北京市的各个区县都了如指掌,那你就节省很多浪费在这上面的时间。”

她的一席话于我,如同醍醐灌顶,“如果你将来留在北京工作,就更有用了。你在工作中一定有很多外派的任务,到时候再翻开地图找就太被动了,还浪费时间。如果你的同事说起哪哪哪,你一听就知道大概在哪一片,做几路车能到,那大家一定会非常佩服你“通北京”的见识,而且说不定还提升了你在领导心中的印象,他以后有什么棘手的外派任务会先考虑交给你来办——因为你知道如何最快地到达,而且还不容易被“的哥”宰。

天已经全黑下来,校园里的路灯也亮了许久,北京春夜的凉意深深地沁入心脾。我们从玉兰树下站起来,慢慢的往回走。

    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把刚才谈话的内容整理成了这篇潦草的文字……

 

作者:仰望天空的蓝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u/14560220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