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涯教育 |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几点心得
文/谈笑(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学成后,对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职业规划意识哪里来
职业规划在没有进入意识层面之时,是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所以,职业规划老师只需要进入学生的潜意识,激发出学生的需要,就可让学生产生自发的职业规划意识。
其导入的过程是这样的:安排现场面试,在面试中主考官会提出一些面试的基本问题,从这些基本问题中引入职业规划的内容,并着重点出“人职匹配”的内涵。
当学生眼观、耳听、身感心受,那他就会很快地接受“职业规划”。接受的时候,就是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时候。
只有到了意识层面,指导老师才可以大有作为。
二、职业指导技巧从哪里来
我是不主张谈技巧的。心中有剑手无剑,这是技巧的最高技巧。说白了就是没有技巧。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解析各项职业技能是一个路子,但是还有一个路子就是:让学生懂得某个成功的职业必定针对某一特质的人而设定的。
例如:销售经理--具有极好沟通能力及抗挫能力的人设计的职位
人事经理--具有善于管理服务于人且知道人的价值的人设计的职位
企业老总--具有管理组织策划等且能站得高看得远的有胸怀的人设计的职位
学生们有些误区,以为我喜欢某个职位就可以去做,其实,前提是必须先要成为这个职位所需要的人,你才可以坐在这个职位上。
这种观念的扭转很重要。这也是就妙的技巧。
三、职业规划效果从哪里来
效果只有从实战中来。把学生放出校门,或是指导老师站在校外,亲自给学生引路,让他们进入真正的社会,这样,学生职业规划的劲头才能出来。只有这样,职业规划老师的作用才是真的发挥出来了。
问题是,职业指导老师可不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们的职业规划从意识到行为进行转变。
从认知到行为,这是最好的完善一个人发展一个人的最佳途径。
作者:谈笑
出处:GCDF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