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周科进:网络编辑——网站灵魂的建设者
周科进: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先后担任分社信息社长、分社总经理等职,曾创办杂志《市场导刊》,后改称《一周便利》。2000年8月进入千龙网,历任千龙网执行副总裁、总裁。现任千龙研究院院长。2003年被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定为高级编辑,这在网络从业人员中是首例。2006年获得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全球职业规划师的资格。
|
网络编辑――网络搬运工? |
[周科进]:我觉得,从我们的工作形态上看,我们网络编辑确确实实在粘粘帖帖,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它还不完完全全是这种粘粘帖帖,如果我们以一种客观地态度来看待我们网站上面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经过我们网络编辑的处理,会做得比在传统媒体更醒目、更集中。这就是说,“网络编辑是我们网站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他们主要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并通过网络向世界发布,接受网民的反馈。”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编辑的定义。从这可以看出简单地把网络编辑认为是这种粘粘帖帖是不公平的。
[网友]:网络编辑最大的苦恼 被人说网编是“网络搬运工”
[周科进]:我觉得这没有可苦恼的,刚才我在讲网络编辑的特征的时候,已经讲了。实际上,我们如果把这句话形容一个平庸的网络编辑,我们把他形容为“网络搬运工”,这是对的,因为他们只是做简简单单的拷贝粘贴,但是我认为做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不那么简单了。从刚才我讲的工作技能方面,我们网络编辑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技能是主动学习,因为我们大家知道,网络编辑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我们需要从我们的前辈媒体里面学习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我们的网站,我们的网络媒体就没有前途。为什么我们从100个网络编辑里面搞的调查,大家都认为主动学习是工作技能的最重要的?就说明我们这个职业是新的。这一个技能说明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必须能够从我们传统的媒体里面,找到适合我们新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做到了,我想别人不应该再说我们是“网络搬运工”了,所以我觉得人家是不是说我们“网络搬运工”,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与不好。
这里我想谈一点我对网络的表现形式一些看法。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在表现形式方面已经出现了三大趋势。一个叫搜索无处不在,我们有一些做得比较优秀的网站,他们的网页搜索几乎哪都可以看到。他们以各种方式来体现搜索的功能。再一个特点就是服务无处不在。包括我们人民网的传媒频道,我们可以看到它提供很多的服务,包括它的数据库等等。再一个我认为工具无处不在。就是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工具。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做得好的这些网站,这三个特点都已经表现的比较突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