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没有工作实践的经验,就确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职业,显然是不现实,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采取分阶段方式来确定职业目标,具体方法是先定向再定位。
先定向,就是根据现在所学的专业,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你需要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吗?你毕业后会去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以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比如说,你是学法律专业的,又很喜欢法律专业,你就需要了解法律专业对口的职业(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哪些?比如,公、检、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律师,教师,法律研究员,企业法律顾问,法制专栏媒体记者,公司法务部职员等等。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一定要需要探索对其他什么专业感兴趣,再通过转专业,或通过辅修专业,选择选修课程或者通过跨专业考研来调整和确定自己职业方向。
如果你定了向,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职业定位的问题了,你需要对已确定方向的职业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定向是要求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面,而定位则是逐步地缩小的选择范围,相对于定向而言,定位的选择也不容易,因为定位,不仅需要了解职业,而且需要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体验,感受意向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个人的主观想象一致,自己是否真的有兴趣和擅长从事这份职业,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
在定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定位的目标不宜过于具体,应该有一个选择的范围,比如,你从小就梦想当一名检察官,学的也是法律专业,你也争取到了在检察院实习的机会,你发现检察官非常适合你,可是,检察官职业在社会上比较保和,每年参加检察官报考的人员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仅锁定这一个目标,那么,毕业时如果你考公务员失败,你就可能面临就不到工作的危险,所以,定位的职业不宜仅限于个别职位,可选择多个职位作为自己的定位目标。
大学生在定向和定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以个人的好恶标准进行职业决策,还必须考虑人才供求关系,所以我们提出,先定向再定位的决策方法,在一、二年级定向,在三、四年级定位,定位的职业的范围要相对宽泛,如果经过对职业的探索仍然不能定位,但定向是必须的,虽然没具体的职业目标,但也有了明确的大方向。先定向再定位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而解决职业目标的确定和专业技能准备的问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