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月亮
(2023-02-22 10:00:06)| 分类: 赋闲随笔 |
鬼节的月亮
农历七月十四,是鬼节。这个鬼节是从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演变过来的。盂兰盆节是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兴起的节日。其本来的意义是祭祖,曾经与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等节日相提并论。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鬼节,并将节日定在七月十四,起码在广西就是这样。其它地方也有定在十三,个中因由,各有故事。我就不一一道明了,只想唠唠今晚的月亮。
晚九点半后,我按惯例坐在阳台上抽支烟,看看远方的灯火,以解眼睛太长时间看手机电视之困。正十点时,一轮满月爬上了对面的高楼顶,恰恰对着我的阳台。
六月十四的时候,就有人说,今年的月亮一反常态,都在十四最圆。那晚我没看到月亮,所以验证不了。今晚七月十四,我也发觉月亮好像出奇的圆。或许以我的老眼昏花,实在找不出月亮并非全圆的缺憾。
这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夜晚。之所以说幸运,是受台风影响,天气稍凉爽了些。而且雨后的天空,格外澄澈,连云都没得一朵。微风轻送,让人可以久坐而不烦。不然像那些40度高温的地方,那怕月亮洁白得如冰似雪,你也不会有心情欣赏片刻。
一轮明月皎洁,很自然想起嫦娥。李商隐的诗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显然认为嫦娥对后羿是负约的。王母娘娘赠后羿灵药时说,若二人同吃,能长生不老。若一人全吃,可成仙。后羿把灵药交给嫦娥保管,约定适当时候二人同服。嫦娥有私念,想成仙,便全偷吃了。她果然如愿以偿,得成神仙。留下后羿饱受人间煎熬,嫦娥内疚了,觉得无颜与众仙并列,只好躲到月亮独居。
这显然给嫦娥的美好抹了一滩污迹。嫦娥奔月还有另外的凄美的故事,并非只有‘’偷‘’之一说。李商隐为什么用这个故事,如果约略了解李商隐的一些经历,就会明白,这恰恰是李商隐自己的内疚。
那年李商隐赴京赶考,途经某地,寄居于表哥家。表哥家不远有一富商,富商有一女,美而有奇才。李商隐暗慕,写一首诗托表哥送去。商女读诗后大赞,问作者是谁。表哥说是李商隐。商女也久闻李商隐的诗名,约好明天卯时,在某竹林见面。
李商隐赴约前,被地痞流氓偷抢了行李。李商隐觉得没了行李,赶考便泡汤了,遂顾着去追行李,这一追便再不回头,与商女失约了。李商隐考试并不如愿,再次落榜。那边与美女又失之交臂,可谓两头落空,这内疚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首诗不一定是为这件事写的。但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做官(官不大)对知己朋友有亏欠,做男人对女子有亏欠。虽然文采可比李杜,但他自己的内心却常因生活事业的两不如意而悔恨,这也许是没有疑问的。
其实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呢?虽然李商隐的为人是有点瑕疵,但没有影响他成为杰出的诗人。就如七月十四的月亮,如果用圆规去度量,它未必是最圆的。但因为天朗气清心境大好,你才会觉得它无与伦比的圆和美。
为了验证一下,十四的月亮是否真的最圆,十五夜,我专门坐在阳台等月亮的爬起。这一晚云多,但十点半的时候,它竟能走过一片薄薄的云层,能让我惊讶,原来这天上的月亮,还是十五的最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可谓格物格月亮的经典之句。十五之后,明晚起,月亮就会慢慢地缺了。尽管曹操一代枭雄,说什么‘’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他也无法改变这冥冥中的规律。
苏东坡在某种程度上比李商隐幸运。他做过官,虽然遭遇过一贬再贬,但也是官,有一些让后人记住的功绩。苏东坡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也没多少让人垢病的地方。我们在欣赏苏东坡的时候,是欣赏他有‘’高处不胜寒‘’的知机,有‘’此事古难全‘’的豁达,有‘’千里共婵娟‘’的博爱。所以,如果在个人修为上要树一个榜样的话,窍以为该树苏东坡。
十四的月亮圆,十五的月亮也圆。月亮并不因为人间是鬼节,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但人间关于如何过鬼节的轨迹却改变了许多。起码,我小时候的印象,家家户户都会焚香烧烛,烧些纸钱以悼念先人,也会撒些龙眼豆腐以哄鬼。母亲还特意交代,这一天不可下河游泳,以防水鬼扯脚。或许是经历过破旧立新的运动,又或许现代科技的发达,这些貌似迷信的仪式,渐渐地淡薄了。
殊不知这是淡薄了一种文化。当然鬼节的文化无足轻重,但若所有的华夏文化都被悄然淡薄的话,无疑是比战争更容易消灭一个民族的。近来黑教材事件的发酵,恰恰露出了异族文化渗透的端倪。不过我相信我们的管理者们,会警惕也会有办法应对的。
十四的月亮比十五的圆,可能是一时的错觉。但若一直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那就是文化自信的极度缺失了。到我辈人都变成鬼的时候,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七月十四这个鬼节,月圆之下,该祭奠一下先人,也哄哄已成了鬼的我们。字码到这里,我点燃了一柱香,算是没有忘记鬼节的内涵罢。
2022.08.12
农历七月十四,是鬼节。这个鬼节是从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演变过来的。盂兰盆节是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兴起的节日。其本来的意义是祭祖,曾经与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等节日相提并论。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鬼节,并将节日定在七月十四,起码在广西就是这样。其它地方也有定在十三,个中因由,各有故事。我就不一一道明了,只想唠唠今晚的月亮。
晚九点半后,我按惯例坐在阳台上抽支烟,看看远方的灯火,以解眼睛太长时间看手机电视之困。正十点时,一轮满月爬上了对面的高楼顶,恰恰对着我的阳台。
六月十四的时候,就有人说,今年的月亮一反常态,都在十四最圆。那晚我没看到月亮,所以验证不了。今晚七月十四,我也发觉月亮好像出奇的圆。或许以我的老眼昏花,实在找不出月亮并非全圆的缺憾。
这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夜晚。之所以说幸运,是受台风影响,天气稍凉爽了些。而且雨后的天空,格外澄澈,连云都没得一朵。微风轻送,让人可以久坐而不烦。不然像那些40度高温的地方,那怕月亮洁白得如冰似雪,你也不会有心情欣赏片刻。
一轮明月皎洁,很自然想起嫦娥。李商隐的诗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显然认为嫦娥对后羿是负约的。王母娘娘赠后羿灵药时说,若二人同吃,能长生不老。若一人全吃,可成仙。后羿把灵药交给嫦娥保管,约定适当时候二人同服。嫦娥有私念,想成仙,便全偷吃了。她果然如愿以偿,得成神仙。留下后羿饱受人间煎熬,嫦娥内疚了,觉得无颜与众仙并列,只好躲到月亮独居。
这显然给嫦娥的美好抹了一滩污迹。嫦娥奔月还有另外的凄美的故事,并非只有‘’偷‘’之一说。李商隐为什么用这个故事,如果约略了解李商隐的一些经历,就会明白,这恰恰是李商隐自己的内疚。
那年李商隐赴京赶考,途经某地,寄居于表哥家。表哥家不远有一富商,富商有一女,美而有奇才。李商隐暗慕,写一首诗托表哥送去。商女读诗后大赞,问作者是谁。表哥说是李商隐。商女也久闻李商隐的诗名,约好明天卯时,在某竹林见面。
李商隐赴约前,被地痞流氓偷抢了行李。李商隐觉得没了行李,赶考便泡汤了,遂顾着去追行李,这一追便再不回头,与商女失约了。李商隐考试并不如愿,再次落榜。那边与美女又失之交臂,可谓两头落空,这内疚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首诗不一定是为这件事写的。但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做官(官不大)对知己朋友有亏欠,做男人对女子有亏欠。虽然文采可比李杜,但他自己的内心却常因生活事业的两不如意而悔恨,这也许是没有疑问的。
其实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呢?虽然李商隐的为人是有点瑕疵,但没有影响他成为杰出的诗人。就如七月十四的月亮,如果用圆规去度量,它未必是最圆的。但因为天朗气清心境大好,你才会觉得它无与伦比的圆和美。
为了验证一下,十四的月亮是否真的最圆,十五夜,我专门坐在阳台等月亮的爬起。这一晚云多,但十点半的时候,它竟能走过一片薄薄的云层,能让我惊讶,原来这天上的月亮,还是十五的最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可谓格物格月亮的经典之句。十五之后,明晚起,月亮就会慢慢地缺了。尽管曹操一代枭雄,说什么‘’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他也无法改变这冥冥中的规律。
苏东坡在某种程度上比李商隐幸运。他做过官,虽然遭遇过一贬再贬,但也是官,有一些让后人记住的功绩。苏东坡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也没多少让人垢病的地方。我们在欣赏苏东坡的时候,是欣赏他有‘’高处不胜寒‘’的知机,有‘’此事古难全‘’的豁达,有‘’千里共婵娟‘’的博爱。所以,如果在个人修为上要树一个榜样的话,窍以为该树苏东坡。
十四的月亮圆,十五的月亮也圆。月亮并不因为人间是鬼节,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但人间关于如何过鬼节的轨迹却改变了许多。起码,我小时候的印象,家家户户都会焚香烧烛,烧些纸钱以悼念先人,也会撒些龙眼豆腐以哄鬼。母亲还特意交代,这一天不可下河游泳,以防水鬼扯脚。或许是经历过破旧立新的运动,又或许现代科技的发达,这些貌似迷信的仪式,渐渐地淡薄了。
殊不知这是淡薄了一种文化。当然鬼节的文化无足轻重,但若所有的华夏文化都被悄然淡薄的话,无疑是比战争更容易消灭一个民族的。近来黑教材事件的发酵,恰恰露出了异族文化渗透的端倪。不过我相信我们的管理者们,会警惕也会有办法应对的。
十四的月亮比十五的圆,可能是一时的错觉。但若一直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那就是文化自信的极度缺失了。到我辈人都变成鬼的时候,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七月十四这个鬼节,月圆之下,该祭奠一下先人,也哄哄已成了鬼的我们。字码到这里,我点燃了一柱香,算是没有忘记鬼节的内涵罢。
2022.08.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