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赛,每个人都有郁闷的权利
(2008-08-19 14:28:26)
标签:
刘兴亮刘翔退赛国民心态倡语刘翔it |
分类: 时评●一地鸡毛 |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紧接着,卡夫卡不无感慨地写道:一切障碍粉碎了我。这句话在广为流传的同时,也造成了长久的误解,那就是,卡夫卡常常被描述成一个懦弱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上,刘翔退赛了。于是就有了很多负面和质疑,刘翔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就有了一些别的版本,实际上也不见得。
刘翔退赛本来没什么,这个事情既然发生了,就让它发生了,也不算个多大的事故,也就是个故事罢了。对于这个故事,每个人都有郁闷的权利,甚至是愤怒的权利。这一切本来都没什么,让我非常不爽的是,很多人把人们对待刘翔退赛的态度与“国民心态”、“国人新形象”、“高度文明的象征”等等联系起来。此外,还有动不动就是“呼吁国人冷静”、“理性对待”的倡语,这些都必要吗?
难道那些感到郁闷的人们就影响“国民心态”了,就影响“国人新形象”了?难道有关方面不去做这些呼吁,国人就会冲动,就会去干傻事蟲事?
刘翔退赛的那一刻,我正在吃饭。看着刘翔瓷牙咧嘴的表情,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几个事情:
- 前两天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有个人显摆他花了1万多买到的两站刘翔决赛的门票。看他嚣张的样子,另一个朋友损了他一句:如果刘翔没进决赛,看你丫哭去吧。虽然这个朋友是我们大家出气,不过我们还是异口同声的批评了他的乌鸦嘴,唯恐他真的变成了球王贝利。
- 比赛那天早上听到刘翔受伤的报道后,心里一直在给自己打强心针,提醒自己这是战场上惯用的烟雾弹。
- 刘翔出场之前,美国名将特拉梅尔一瘸一拐的退赛了,让人无限遗憾。接着刘翔出场了,竟然和特拉梅尔同一个跑道。
等到刘翔真的转身而去时,一刹那间我的表情估计和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最后一枪打了4.4环时他捷克妻子的表情很类似。那个表情之后,我就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那一刻,我毫无保留的表达了我的震惊、我的失望、我的郁闷。
现在,有人要剥夺我郁闷的权利了,这让我更加郁闷。
我想起了阿尔巴尼亚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宁死不屈》。那上面有一句台词: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看这个电影时我很小,一位老大哥就教育我:“你知道为什么墨索里尼总是有理?”我弱弱的问:“为什么?”“墨索里尼是元首啊。你记住这句话对你的人生大有帮助:领导总是有理。”
看来,教育我们的这些人也总是有理啊。
刘翔退赛了,如果是一片骂声,那肯定是有问题的;但如果是一片叫好声,那肯定问题更大。刘翔有权退赛,我们每个人也有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个权利,只要不影响到他人,谁也无权干涉,更不要板着脸去教导。
林语堂的《人生的归宿》有这样一句话:“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是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它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说的多好啊,我们需要格外浓郁的色彩。(刘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