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龙门阵第12期:百度C2C和阿里上市的影响

(2007-10-25 10:30:55)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it/科技

刘兴亮

it龙门阵

百度c2c

阿里上市

分类: IT业●挨踢挨踢

  主题:百度C2C和阿里上市对行业内的影响

  时间:2007年10月23日 晚

  地点: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一层

  主办单位:TechWeb、大度咨询、腾讯科技

  主持人:TechWeb/大度咨询 祝志军

  嘉宾:

  分析机构:

  吕伯望 正望咨询 总裁

  刘兴亮 大度咨询 副总裁

  黄涌涛 IDC China高级分析师

 

  媒体代表:

  林明君 腾讯产经中心 总监

  炳叔 CNET执行策划

  郭开森 IT专家网 总经理

  李立宏 腾讯科技 副主编

 

  著名博客:

  谷龙  博客网副总编

  朱辉龙 著名博客 优酷副总裁

  布棉  著名博客

  ……

  以下为现场文字整理: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518.jpg
TechWeb/大度咨询祝志军

 

  主持人:活动之前我们先把流程简单介绍一下,首先分成上半场,上半场提阿里,下半场提百度,分上下两场。在开赛之前说分三个队,一个是正方、反方、啦啦队。

  首先我们分阿里啦啦队,大家自愿挑哪边。首先选看好阿里拉拉企业和阿里拉拉上市股票发展的咱们可以坐这边。不看好的坐这边,在中间的可以坐这儿。没有出现我意想中的情况。啦啦队就三个是吧?活动之前开始讲为什么支持阿里巴巴,支持阿里巴巴,一个人讲三分钟,两分钟也行,你看好的理由,讲两到三分钟,从你这儿开始。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525.jpg
 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

  吕伯望:我就说两句话,我就情感上支持阿里巴巴,我就是好感,我就是喜欢上它了。总的说来,实际上许多媒体还有一些一直都对阿里巴巴有些误会,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就是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太关心娱乐,太关心媒体,太关心娱乐的功能,就是忽略了电子商务这一块儿,这一块儿一直被媒体忽略了,大家看到阿里巴巴悄悄的发展,这个情况看到的不多,实际上我也有,至少有三四年的时间我也很忽略它,我以前做国外贸易,我在广东做过五六年的外贸,我回国以后,2000年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阿里巴巴这个网站,但是那时候,回国的时候,当时新浪在IT界是最火的论坛,然后我看到太多的人发的帖子就是阿里巴巴什么时候死,阿里巴巴会怎么死,大家讨论的是这样一个话题,然后我心里,我实际上做外贸。我对外贸公司给带来的好处,我心里很有体会的。我以前做外贸的时候,为了获得一个出口机会,我要到某一个报社去,看他们报社上登了一小块儿叫做出口机会,什么国家,一家公司求购什么商品,就是说这一条信息我要付十块钱,我每次去了以后我要查找好几百条这样的信息,然后花好几百块钱,可能花几千块钱,然后带回公司以后,我真正这一百条里头,有没有能够实现一条,把联系函发出去能不能实现一条回复或者十条回复,都是个未知数,因为那时候在报纸上看到的这种信息已经两三个月,这么老了,就是报纸不知道在哪儿发现的信息,最后登出来,最后把这个信息发出来这个过程得两三个月时间。所以当时在网上可以实时的跟国外买家发生联系,我知道阿里巴巴有这功能,对我们当时的外贸企业来说特别的有帮助,所以那时候我看好阿里巴巴。

  后来我正好是在一个特别偶然的场合,是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马云去演讲,然后午餐它是个自助餐,我整顿盘子的时候,发现马云,马云就站在我身边,然后我跟他聊了一下。

  我就简单这么说,我认识马云了以后,我向马云提出来,我想跟他约个时间,想了解一下阿里巴巴整个网站运作的过程,那次到北京他没时间,第二次到北京的时候就约了我,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给《中计报》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后来《中计报》的编辑把它改成叫《马云为什么这么红》这么一篇文章,当时我是看好阿里巴巴的立场写的这篇文章。我在回国之前,当时在国外的一些媒体中读到了阿里巴巴,但是国内是质疑阿里巴巴这种模式的。当时让我感觉一种突然的落差,所以我发现,我那篇文章出来以后,再到新浪的IT论坛上看,我发现讨论阿里巴巴怎么死的声音还是小了很多,真的看不到了,也许我的文章真的起了作用。

  我写完这篇文章以后到现在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也忘掉了马云的存在,也忘记了阿里巴巴的存在。一直到2004年,我去杭州碰巧参加了阿里巴巴在这个网商大会,我在大会上感受的气氛,让我重新觉得,我以前的几年把电子商务忘掉,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马云在杭州那个地方,他在静悄悄的做着一个特别一鸣惊人的事情,我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好,谢谢,下来我们有请林明军讲一讲,林明军前两天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523.jpg
腾讯产经中心总监林明君

林明军:刚才吕老师讲了很多,我也是支持阿里巴巴的,我为什么支持呢?

  第一点,我是浙江人,是他的老乡,所以说,我支持他,第一就是以家乡的情感为出发点。第二点,我想说吕老师谈的,其实刚才对它的这种参与模式,我不是特别的认同,因为我觉得之前互联网有太多的失败模式了,大家的经历的还是非常多的,主要是马云和他的团队,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深刻的。我跟他见面大概有四五次,每次去了感觉不一样,对细节的变化特别记忆深刻。IT界有个非常著名的人跟我说过,中国互联网这么多案例,这么多项目为什么失败,其实并不是不成功或失败,而是做的人没有做好。我是2002年去了一趟杭州,当时在做淘宝,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这种团队执行制定的制度非常类似传销,现在传销给大家的印象非常不好的,当时在浙江这一带,类似于这种方式的或者是去低下头跟人家去要的,或者说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功,我觉得这种气氛非常值得学习。

  另外一点儿就是,我是2005年又去了一趟杭州,然后他们有新的大厦,新的大厦盖的非常漂亮,可能是租的吧。当然他装的非常好,里面有很多会议室,然后会议室装修的非常漂亮,因为他也非常崇尚金庸小说里面很多的传奇东西,印象非常深刻。另外我注意到他的各个级别的人都在谈很多项目,这个项目刚才吕老师也说了,非常看好这些。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在项目的执行上,因为当初我有一个非常大的质疑,就是阿里巴巴在做这个B2B也好,还是C2C也好,有一个非常大的执行力的问题,如果他在执行力上没有问题的话,OK,他这个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旦遇到这个执行力的问题,他的运转费用是非常大的。但是后来一些大的合作,应该给他很大的资金上的支持,阿里巴巴从本质上来说他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因为像淘宝的模式,类似于电子银行的模式。短期来看,我是看好的。

  我刚才讲这么多,总的一点儿不是对这种商业模式的认可或者说好和坏的评价,是对他的这个人和他这个团队,从我认识来说,我还是比较看好的。

  主持人:你们俩感觉是老乡所以看好,有感情。好,下面有请谷龙。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599.jpg
博客网副总编谷龙

谷龙:是这样的,我认为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对阿里巴巴没什么好感,包括他的人。但是从商业上,我从觉得客观的角度上,我是看好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我觉得阿里巴巴这次上市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轰动,中国的电子商务从阿里四八到阿里巴巴中间经历了很多,阿里巴巴的上市应该是一个很标志性的事件,应该说中国电子商务开始靠岸了。所以阿里巴巴的上市,变成了一个我们从过去互联网的这种靠吸引眼球,靠玩概念到现在有一个根本的变化了。至少靠网站这个概念,或者所谓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阿里巴巴他现在玩儿的是一种布局,而这种布局是现在互联网这种网络公司需要做到的是他更有价值的一个部门体现。

  所以我觉得这个阿里巴巴它的几块业务,包括它的淘宝网,它的支付宝,它都围绕整个在构造阿里巴巴帝国这种一个商业帝国的这样一个环境去搭建的,其实很多年以前,我记得当时参加过阿里巴巴的一个活动,带着一帮记者去拓展训练上,当时它是一个小的公司,然后后来就渐渐淡出了公司,其实好多人以后遗忘了这个公司,然后大家更看好的是其他的一些商务网站。但是在今天上市的时候,拿这着这个书看到,这几年他确实厚积薄发,做了很多商业布局的东西,所以我有一个比较,其实阿里巴巴的上市,它已经是在一个百亿级别的这样一个实质上去,和最早的像新浪、搜狐上市已经不可抵挡了,我们这几天也一直在研究,现在真正能够在百度这个级别上去做对抗衡的一个是阿里巴巴,一个腾讯,还有一个是百度,这是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互联网的第一梯队。但是它各有各的不同的道路,马云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商人,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所以他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棋子下,它都围绕商业做,所以今天阿里巴巴你看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公司,而其他的一些公司,包括像百度,更是一个技术性的公司,那么它今天得到了市场的价值,实际上是社会对他的技术的一个回报,而不是商业的交换。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如果说要我给他做一个定位的话,那我认为阿里巴巴做的是一个包,一个商业的承包,你在里面B2B,会有搜索、支付等等,这个东西都很健全了,这个承包是很不容易做了。

  而百度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开连锁店的,他借助他品牌的优势,他可以到各处去扩张,但是它很难去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所以我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目前在商业上是最稳固的一个状态,而且我也比较看好它的未来,因为从出发点来说马云就是一个商人,这是我的看法。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630.jpg
著名博客布棉

布棉:其实我觉得以前我们喜欢“砸人家玻璃”,现在我觉得只要走出去,我们有应该支持,因为毕竟自己也做过公司,像中国最近上市的那么多公司,基本上上市之后大家都是比较看好的,而且从资本的角度大家看好的也很多。我觉得至少从香港对马云的认识或者从经商上对马云的认识来说都是挺支持中国公司,我觉得从估价或者从市场上来说都会有一个增长。

  主持人:那你们这边?

  郭开森:刚才我觉得有点儿沉闷,我说一下我的观点,因为坐在这个位置上,我也不想到那边去。看好阿里巴巴的也比较多,我刚才看了一下数字,它一年可能有两个亿的利润,它现在大概有一百倍的市盈率,从国际资本市场来说还是比较看好阿里巴巴,从它的出身来讲也是比较不错的,我想大家把阿里巴巴放在一个大的位置上来看,第一个就是说人民币升值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因为阿里巴巴是依赖于中国的外贸产业,也就是说它是在帮中国的制造商去找出口的机会。我现在也在做公司运营,我非常清楚的知道阿里巴巴内部的人一直在抱怨,他们觉得他自己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他们的用户越来越觉得买他们的商务通,就是不好找到买家了。其实这是一个整体的市场环境,就是说人民币现在是1比7.5,到它到1比3或者1比5的时候,整个中国制造就受到很大的危机。那么建在中国制造和中国系统这样一个环境下呢,阿里巴巴从长期来说我是觉得比较为它担忧的,那么从短期来看我刚才也看了,它的市值可能会到500—600亿港币,觉得很惊人,它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公司,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大家知道他的成绩上涨了10%左右,如果这样的话,我估计他可能会超过100到150倍的认购。也就是说短期内可能会至少有50%的上涨空间,短期来讲我会去认购他的股票,但是我觉得长期3—5年内我不是很看好。

  其实我还想提醒大家一个细节,就是马云经过多次说过,他的企业不需要上市,因为他确实不需要钱,因为他在上市之前手上大概有现金大概5—6亿美金,如果说加上上市以后它大概有20亿美金这样一个数目,我刚才在手机看到,有这么多钱它为什么上市?其中我怀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它的大股东可能要减值,或者他的大股东可能要套现,因为他这么长时间,他有一个投资期限,我觉得这是上市一个很重要的动力。那么它为什么不选择美国上市而选择香港?有很多因素,因为现在已经香港到两万九千多点了,我个人感觉可能最重要的是,它的商业模式还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要解释起来相对困难。尽管马云是一个沟通非常强的一个人,或者他在美国企业界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但是在头行界或者是只认钱的二级市场上,我觉得西方的同行对它的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基本上就是这些。

  主持人:下面有请立宏。

  李立宏:我觉得马云从一片不太看好的销售当中,能做到现在我很敬佩他,刚才说到第三个观点我很支持它,也就是说马云之前一直不谈上市,现在为什么上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最大的股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马云所占有的股份是非常小的。

  但是在媒体角度,我觉得我这么想,有两点对阿里巴巴不看好的原因,一个是说,在未来两年内,我个人认为中国市场现在还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而阿里巴巴要走的路还很长,尤其在C2C市场这一块,比如说阿里巴巴真是以C2C为主的一个淘宝网,而事实上这一块现在目前发展并不是非常好,第二点原因我觉得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考虑的话,阿里巴巴在技术上真的是没有任何优势,无论是和腾讯相比还和百度相比。第三点是说一个商榷的观点,就是说现在有一种观点,说阿里巴巴跟雅虎之间的并购收入,可能会占到他收入比较大的一个比例,我个人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尤其最近一个说法,更加的说明了这个观点。

  主持人:好,谢谢立宏,刘兴亮。

  刘兴亮: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刘兴亮:林总说他们是老乡,所以支持,我和他不是老乡所以就不支持他了。

  马云这个人很多话是信不得的,他说的很多话都是大话,说什么上市不上市,类似于这样。另外,我也是诚信上不是很看好他。因为他的这些业务,可能在三、五年之内可能还会是比较好的势头,那就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这就不多说了。再有,就是他现在企业很大,很多整合上还是有很多问题,除了这个,别的方面问题也有非常多。具体也就不多说了,我就说这些吧。

  主持人:谢谢刘兴亮,听听中间的人的看法。

 

  黄涌涛:我听完以后我发现今天不是三派,就是两派,要不就是中间的,要不就是和稀泥的。我刚才听了一下我比较同意郭开森说的这些,其实郭开森说的这些基本上就是我想说的,阿里巴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而且这个企业现在也看到一些数字,虽然有点儿不对吧,跟原来吹的牛皮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心里在往上靠,而且现在2004年,05、06、07上半年这个数字一直在翻番,所以说看起来纳税每天纳税一百万也很快就实现了。

  我想说为什么说和稀泥,还要说点反话,我想说呢,阿里巴巴的业务它不像消费者市场增长那么快,它毕竟是企业市场。刚才郭开森也谈到了,就是好多东西卖不动,我觉得不至于卖不动,我觉得倒不至于卖不动,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它接受这些东西,是比消费者市场慢一点的。咱们看亚马逊,亚马逊97年做的,做到04年还算盈利了,然后做到现在呢,挣了很多钱,本身是挺棒的。我觉得阿里巴巴这个业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06年到现在有这么一个增长,而且我特别郁闷,总是跟阿里巴巴打交道,我从来不敢相信他们说的话。而现在呢,好歹这个数出来了,所以我能看到一些东西,也能够相信一些东西了。好,就说这些。

 

  炳叔:我放一炮,阿里巴巴上市其实对中国电子商务是巨大的利快消息,我觉得如果阿里巴巴上市之后,股价肯定会升的,不管他是做阿里巴巴还是做淘宝,还是做雅虎,它的核心就是商人套现,股东套现,给他的哥们套现,包括前期来投资两千万,给他哥们儿投入电视广告3000万,雅虎,虎了半天,就是搜索的影,这种人肯定会做出各种技巧来说,什么多少市盈率啊,什么估价多少啊,什么忽悠,所以股价会在未来3个月“蹭蹭”往上涨,过了春节就我估计就歇菜了。

  所以炒股票一定要小心,因为香港股市跟内地股市不太一样,这个股市是正宗式的,倒就一块儿倒,所以我奉劝大家,如果你就是二三十万人民币想去炒一下,买一个的话,我估计你就到那儿走火了。这个一定要小心。

  主持人:现在成了六比四了,还是四比三。

  朱辉龙:我觉得和稀泥呢,两边好话都得自己说。大家说过,我觉得上市看好,所以碰到行业里边,就跟我们炒股市,有银行概念什么概念,从C2C这个概念里面,因为现在中国市场具有垄断的第一位,基本可以这么说,基本没有跟它进行挑战的,我觉得这是他的优势。弱势大家说了一点以外,我觉得出口这一块儿,除了美金这一块压力以外,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其实现在也是很被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现在压力很大。还有就是中国国内问题,大家看到马云香港上市的时候,马云只有5%的股份,这个其实特别的少,这中间提及过像收购案例。最终结果是这个董事会里面,股东被封上。我不知道马云有没有类似于的计划,就是一票顶四票的那种方法,否则的话,上市以后,拿到这么多钱,拿到钱多的时候就容易做的一个事情就是投资,盲目投资,所以我不知道阿里巴巴未来会不会专注这个事情。这个我觉得可能是办的挺开心的。

  主持人:下面有没有提问的或者挑战他们刚才所说的观点的?好,下面咱们有没有想说什么的?没有咱们就继续吧。

  吕伯望:我先跟开森PK一下。你们的规矩是我现在能PK吗?

  主持人:现在可以了,刚才是大家陈述自己的看法,现在就正式的提问吧,大家把自己的武器都亮出来了,现在开始过招了,我们现在原则就是文斗的文斗,武斗的武斗。咱们要根据对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发问。

  吕伯望:刚才开森提到几个观点,其中关于出口增长有可能放缓的问题,我也同意朱辉龙的看法。就是中国开森说的人民币升值确实对出口是一个压力,然后中国出口的质量问题,假如我们中国产品还是以食品出口还会吃死人、或者吃死宠物,然后他们把玩具出口了,结果还会对小孩受害,老是这样的情况对中国产品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不过我想我们中国发展到这么多年了,GDP一直以这个速度增长,我还是相信我们中央政府能够把这个事情处理好。所以人民币升值我们是不可控的,也不是自由兑换的,资本市场上不是自由兑换的,是政府控制的,所以预计三五年之内出口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因为出口还是我们中国GDP增长的一个主要最重要的推动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开森说到马云手里已经有这么多钱了,为什么还要上市?是不是从股东套现问题?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股东不仅没有套现,像雅虎反而没有增值。我在想马云拿到这么多钱是有他的作用的,大家回忆一下2003年的时候,马云拿到了两千多万、三千万美元的投资,他一直说钱还没用完,但是突然又拿了八千多万美元的一个融资,我们当时并没有看明白他要这么多钱干吗?他后来搞出了淘宝网,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他上市的十几亿美元当中,除了阿里巴巴公司以外,可能有超过十亿的美元被集团公司拿走的,集团公司拿走的十亿美元,我想大家可能需要多关注一下,它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战略动作。

  第三个是关于阿里巴巴税收的问题,税收的问题,我觉得马云说的每天上交一百万的税收,这个书上是可以看到论据的,就是他除了现在我们,他留下的所得税是七千多万美元,这七千多万美元当中,就是说它还有一个企业税,然后这是所得税的七千多万美元,我们不考虑所得税。大家根据他的营业额去按5.5%去乘一下营业税的话,这营业税就是七千多万美元。然后阿里巴巴有八千多员工,每个员工的工资可能都是超过1600的,就是每个人所缴的个人所得税,这个个人所得税也是公司代缴的。就是说这起来,每天一百万人民币,也许不到,但是这个数字可能不会有多大差距,毕竟他的主管税务所也说了,他交了两千五百多万元的税。

  还有以前,马云说的话被媒体报道出来以后,我也是一开始我也是不信的,但是等我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的时候,我从把所有的媒体以前报告过马云说的话,回头再去看,我有一个体会,你现在听他说的可能是大话,可能是不着边际的话,半年以后肯定回过神来会发现,他里头有道理,可能不是100%的道理,但是至少含着50%的道理在里头。就是马云是在中国互联网领袖人物当中看得比较长远的一个人,我这个观点可能跟在座的大多数人观点都不一样,或者比较相对,但是我是这样看法的。

  主持人:好,谢谢。鼓下掌,要不要反扑?

  郭开森:要回应一下,也是两点。我是了解比较深,因为我去很多工厂,现在中国市场是这么一个情况,以往我有一个朋友的父亲,可能在99年、98年在用马云的产品,他们开始跟我说效果非常的好,其实我现在很多的人是从阿里巴巴、雅虎过来的,现在问题在哪儿呢?现在制造本身需要一个产业的升级,以前做鞋帽、服装,做礼品的,他们这种需求方面的话,是非常的散乱。他需要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但是现在由于中国制造本身的质量在逐渐提高,也就是说他的买方,本身他的经济实力也好,可能是沃尔马已经很大的买家了,所以那些需求方,那些我说的作为自己的需求方多哪儿去买东西,去越南,去那些可能更便宜的地方去了。中国制造有些质量比较差的,因为现在人民币升值,1:3.5未来二十年以内是可以看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说现在阿里巴巴是很受挑战的,这个是我最近在一年之内跟阿里巴巴的人聊天,他们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很多需求方说拿这个东西没有用了,是这么一个道理。就是说这个产业发生变化,那阿里巴巴当然肯定也会应对,这里面就是说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主持人:要开越南店的,缅甸店。

  郭开森:第二个是大股东,我觉得股票拿出10%、15%拿出上市肯定有人套现,肯定是有人套现的,这个我是觉得肯定有人拿着现金走。

  吕伯望:这次上市他是销售的原始股东?是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其他三方,就是阿里巴巴是原始股东套现,就是套现的钱回到阿里巴巴集团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公司,至于留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司以后,阿里巴巴要做出分红,那有可能是套现,但是现在没有看到阿里巴巴公司有这个。还有就是你说的你认识的阿里巴巴的人说他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的事情,我在做百度的竞价排名的时候,也有人说,百度上面点击其他的问题也很多了,我也不想在百度上做广告了。百度为什么还是100%的增长的,因为有太多太多新的广告主还是找到了这个途径,所以阿里巴巴也是有同样的情况。

  郭开森:骗子骗术也在升级,还有新的。

  李立宏:在阿里巴巴上面有一个表格上写了,就是很多大股东里面都是这样的,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有三项,其中有一项是可以直接套现的,还有一项就是在短短时间内不能套现的,而在大股东里面,应该说有很多大股东还是支持有这样的套现的,所以说我还是同意。

  吕伯望:你说的是基层投资者,雅虎要投一美元要买ICO的,拿出一部分要分给雅虎的,另外一部分要给工商银行的,另外一部分要给香港东南亚地区的采访首富,就是这部分人给他们规定两年内不能套现。然后其他的基本上没有就是有没有其他任何约定的,也就是说他这次,就是比如我们你看行政网上市,你看最近行政网上市,最近几个互联网上市公司,全国公司上市,都是个套现。但是阿里巴巴不是这样的,阿里巴巴的原股东是谁?100%的集团公司,是集团公司套现,钱是集团公司用。

  郭开森:这钱谁拿走都不知道,这多黑?

  谷龙:我来简单地谈一下我觉得看了阿里巴巴的招募书以后,它实际上国际业务很弱的一块,总共30%不到。他收入是比较高的,那我觉得,阿里巴巴它的业务模式我倾向于它更多的是在帮助国内企业在互相之间做买卖,我认为这样可能更多一些。我认为它的业务模式很类似的可能像中起中立这样的。他这几年的渠道布局我觉得布局的非常好。

  吕伯望:其实就是企业这一块,大家想的企业很善,其实见了实惠以后,我给了阿里巴巴多少钱,我没有实惠,我还会给付费吗?

  炳叔:但是彩票我这次没中我下次买,下次不中又买。但是上市以后不一定。

  主持人:为什么上市以后不一定?

  炳叔:上市以前是马云说了算,马云忽悠谁就是谁,但是上市以后是所有在买卖股票的人说了算,从股民这些逻辑思维和这些买的人的思维不在一个地方。主要是增强PK,不能老让伯老师先说,他已经先把股票说上去了。

  吕伯望:阿里巴巴以后上市的表现我说两句,别人也给我提过意见,我也斗胆说两句,阿里巴巴上市因为给留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上市以后碰到的18港币、20港币,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即使冲上去的话,短时间内还是会回落的,毕竟从市盈率或者其他,未来得增长性方面讲,就是已经把股价做足了。

  林明军:我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梳理一下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脉络,他们还有阿里巴巴B2B、支付宝,还有C2C的淘宝网,还有阿里软件,还有雅虎中国,就是现在的中国雅虎网。我觉得现在上市了,是阿里巴巴B2B的业务,但阿里巴巴集团套现的钱会花在淘宝上。就是我觉得淘宝应该是马云最关注的一个公司,所以大家如果是对比的话,压注不如压在淘宝上,阿里巴巴短期之内可以有一些看好,但是从一些成绩来看,我觉得这个空间是有限的,短期内可以炒一炒,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觉得这个业务不会大面积的爆发。

  炳叔:那不行。

  林明军:所以,我觉得空间是有限的,而且特别是企业的运营商。另外我觉得阿里巴巴看好的可能是淘宝网这一块,因为从股东来看,大家也看到马云在B2B这方面已经赚的不多了。另外你的创新问题,无论从能够看出报表的,还是不能看出的,特别是可能被套现的。

  炳叔:上市不套现干吗?为人民服务?

  朱辉龙:我给补充一个,因为我最近正好跟阿里巴巴的朋友吃饭,所以了解几个信息,就是集团为什么有这么多现金给集团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阿里巴巴各个旗下的集团,各层都可以跟集团对话,比如说淘宝,淘宝的不在淘宝里面,但是淘宝的员工可以把这个集团直接跟阿里巴巴的集团有一个兑换的标准,就是这种上市,不单是阿里巴巴B2B的人能得到收益,所有的阿里巴巴的旗下的人都能得到这个收益。所以我个人认为说阿里巴巴之所以拿那么多,因为很多人可能会兑现,兑现的话你要贴这个差价,所以我觉得阿里巴巴是准备好,准备大家好好地庆祝一下,年度就不用再发了。这个信息是准确的,你可以了解一下。就是所有的淘宝。但是另外一个你要看好淘宝的,我觉得在座的大家都看好淘宝,只不过淘宝能挣多少钱大家还比较担心。

  黄涌涛:我不是反对方还是赞成方,我是说另外一个事,大家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阿里巴巴整个集团这个大的布局和战略才是马云所关注的,他并不是仅仅关注在B2B这块的上市,B2B这块儿的上市呢,其实前面用这个概念上市已经有一个网盛了,阿里巴巴其实已落在后面,他现在用这一块来套现,还是为了马云整体大的布局,这个整体大的布局就是包括B2B,支付宝,甚至现在还有最新的阿里巴巴的广告销售的。实际上马云心目中构建了一个很大的战略,甚至有一种他是要做一个互联网帝国的梦想的人,我觉得这个呢,应该是大家考虑进去的。对于阿里巴巴B2B这一块业务来说呢,这几年,我相信开森说的那个,发展已经出现了吃力的问题。不是说像以前能够高速地发展了。这个其实就是说,从我们来看B2B这一块,它的网站这几年,考虑互联网公司,首先看创新能力了。那他在收入模式上在其他的技术方面,创新的点并不是很多,所以我认为它在纯粹的B2B这一块儿力量并不是很足了。

  当然存在说现在70%是国际,国际客户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国内的增长空间我觉得可能更需要阿里巴巴这个集团整体的战略来互相配合,包括广告销售,甚至包括他投资的口碑网按,这种基本的尝试,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我们还是要看未来整体的阿里巴巴的战略。

  主持人:大家鼓掌,下面我们给下面的咱们在座的,可以向上面你们觉得哪个听了非常同意的,或者听了非常不爽的,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没有?

  问:各位嘉宾好,我对阿里巴巴还是蛮关注的,我觉得刚才听到陈总的说法,我特别赞同,也听到刚才那位先生的说法。我觉得阿里巴巴选择在香港上市,首先因为香港的市场,它的市盈率会相对比美国市场低一点,刚才炳叔说之他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美国不接受。这个我不太认同,是因为最近美国股价在涨,突破了300万美金,说明美国市场是认可阿里巴巴上市对搜索引擎的直接影响,因为搜索引擎最根本的原因是跟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的,我特别想问各位嘉宾一个问题,刚才大家都挺认可阿里巴巴融资上市是为了马云的一个更大的战略布局,那么这个战略布局可能会是什么?就之前我有一个朋友,有一个奇思妙想,最近我观察到说,包括阿里巴巴在国内的支付宝,他的阿里软件,阿里妈妈,B2B业务都可能看好,但是不会有很重要的说明它效果就会好。那它到底在国内有动作,还是说像李彦宏这样有市场?它可能会有一个在全球市场上的动作,包括最近我们发现到微软它并没有去收购,或者说去决定去认购雅虎。那可能说,雅虎是两年前跟阿里做资本的交换,可能会在全球布局上会有这样一个布局,而且我们看到马云一直遗憾的,就是雅虎中国没有百度这么强势。百度,因为确实现在B2B业务会受到中国的一些发展,人民币升值这些个压抑,所以百度很聪明的进入了C2C这个业务。

  我就想说,如果他在全球布局他会不能选择,因为他没有Google这样的优势,他会不会选择跟全球资本进入这个布局?

  主持人:刚才提到布局的有谷龙和老牛,拿到钱之后会干什么?你觉得阿里巴巴拿了这个钱会干什么事?然后谷龙再回答一下观众的提问。

  嘉宾:我简单地说一下,阿里巴巴现在,其实我们分析互联网肯定从盈利模式来分析,B2B这一块,其实最被证明的就是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就是广告模式上,阿里集团整体来讲并不是很强,而且阿里还要花很多的广告费到搜索引擎上去买关键字,用来提高阿里巴巴B2B的网站,包括客户的这些访问量。那它集团有了钱以后,他会把C2C和B2B进行整合,这个整合可能是广告平台之间的整合,那么依托阿里巴巴来做,那么有关搜索的配合上,其实雅虎中国这边也需要用钱,这个我觉得主要是它上市前要做的一些事情,先简单说这么多。

  主持人:谷龙说一下。

  谷龙:我刚才有一个比喻,阿里巴巴他会在商业帝国城里面会有很多类,包括它的B2B、物流、搜索、软件,甚至会有一些企业的ERP这样的东西会出来。但是我不会认同他会做不熟悉的东西,而且从马云本身的性格上说他就是商人,他所有的布局都会根据商人来做。他可能不太会做新闻、做社区,他一定是围绕商业赢利去做。

  主持人:好,谢谢谷龙。上半场先到此为止,下半场我们先休息五分钟左右,然后我们根据百度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http://img1.qq.com/tech/pics/6650/6650710.jpg
IT龙门阵上嘉宾激烈PK
 

  (下半场)

 

  主持人:咱们进入下半场。好,请大家就位吧,这个环节呢,我先把规矩说一下。第一,百度C2C相比阿里巴巴上市,这个是小事,是业务级别的事,所以我们就尽量简短一些,在时间控制上。第二,我们选择正反面,要不就正面或者反面,不能在和稀泥那一队,那个不好。先选边吧,觉得百度做C2C有戏的,坐开森这边,觉得百度能把这事干成的。那你们还是坐反方?

  林明军:能干成和干到第一是两码事,你干第四、第五不算什么。

  主持人:这个干成是至少前三名吧。

  炳叔:再往这边坐点?

  主持人:觉得百度不靠谱的坐在这边。大龙不能再和稀泥了,不能打闷棍,刚才你们仨儿老打闷棍。这个可能重量稍微大一点,块稍微大点儿。我们这次就反方先说,你是正方,反方先说,简短一点,就一分钟,咱们不能再谈感情了,不能说咱是老乡啊,不能说谈感情,咱们简单迅速。从林明军开始?好。

  林明军:大家都知道现在C2C市场、易趣跟TOM合作了,现在有了这种很大的比例了,我觉得它的扭转很难了。淘宝应该来说现在占的份额已经比较大了,他从自己的依靠,土长土生的发展起来,我觉得很好。第三点就是拍拍,腾讯大家都知道,拍拍靠腾讯有自己的独特的资源,比如说QQ,这些起来的,速度很快。

  百度现在要宣布做C2C,当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它的真正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它有一些难处,有两点。

  第一点,淘宝现在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客户的积累上能不能站住,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难度。第二点,百度跟腾讯拍拍竞争的话,有一些自己的缺陷,我觉得百度还不是特别强,就是它跟QQ还不太一样,QQ很多网友有一天不上QQ,他可能会很难受。但我觉得搜索就不会,比如百度不上,他可以去Google,所以用百度来带动C2C的话,我不是说百度做C2C会失败或者怎么样,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他要做到前两名难度还是非常大,首先对淘宝、拍拍这两个对手要怎么竞争?

  第二点,我觉得百度要想成功,那么它的创新方面是不是要有一些比淘宝,比拍拍有更大的优势?我觉得这样才能成功。

  炳叔:咱们正方、反方一人一句。

  主持人:现在就PK?马上就升级了。

  黄涌涛:首先甭管怎么说,我对百度C2C是否定态度,第一点,说百度有钱,我觉得百度有钱不敢乱花。第二点,你说百度非常善于有市场运营的经验,但是这个东西之前也有成功的案例,而且从百度现在做产品来说呢,凡是和它搜索相关的产品,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也有一些产品和搜索关系不是太大,但是也谈不上非常的成功。

  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百度做C2C这是必然的一个事情。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是非常喜欢探新的,他们喜欢大而全的公司,你看互联网这个方向,做内容、做电子商务、做公众、做社区,凡是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考虑这四个方面,所以百度做这个方式是必然的,不做反而奇怪的。第二,百度做这个电子方式,他能够拉来一些客户。为什么?我们作为一个C2C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的时候,你也可以搜索,不管你从淘宝网的搜索网,还是百度和Google搜索,这样的,原本百度C2C的到达的一个渠道,所以百度本身做C2C有它的一点优势。这是第二点。

  第三,百度做C2C根本做不到,为什么?因为C2C有很多因素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设计的事情,所以百度成功了,我觉得做到一个比较大的,或者比如像易趣这样的,我觉得可能有一点可能。但是你说做到像腾讯那样,我觉得不太可能。

 

 

  主持人: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就是一个成功的C2C平台需要具备的因素,百度有没有这个因素让他做这个事?

  郭开森:百度第一有钱,第二有技术,第三有社区有人,什么条件没有?搜索不仅和电子商务有联系,搜索几乎和所有的互联网应用有天然的联系,这是可怕的一点。雅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雅虎当年在做搜索,后来又做搜索,你可以说雅虎没有新闻的血液,但是他当年不是做新闻的,也做的很好,有门户啊,现在雅虎也做C2C,我觉得这里面有非常非常必然的联系。让炳叔先说。

  炳叔:我一说比赛结束了,我说在座的各位,你们听谁说百度要做C2C了?听谁说了?是上市公告里说的?还是李彦宏亲自说了?

  嘉宾:李彦宏亲自说的。

  炳叔:李彦宏亲自说,那我告诉你,李彦宏现在是比马云还能忽悠的人。我个人的观点是说百度说他做C2C,实际上还是做B2B,它是以C2C之名做B2B?这个所谓的C2C搜索,你们把它想象成MP3.baidu.com它是一样的,首先我给流量。其次既然现在全中国的C2C电子商务这么热,那么与其让他们在站内搜索浪费资源,不如在它的通用搜索上获得利益,所以不管是百度叫C2C还是最后B2B,所以我们下面请对方辩友同情一下李开复。

  程天宇:我说一下我这边是正方是吧?正方咱们就只说有利的,不利的就不说了。但是要有两个假设,就是说我们最近呢,我们大度咨询最近刚出了一个广告,叫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报告。那么从这个报告里看出,包括雅虎,基本的搜索引擎,购买关键词广告,前十大用户全是电子商务的,第一名是阿里巴巴,前十名里面还有淘宝,还有阿里巴巴上的商户,然后还有当当、卓越这些。就是说购买关键词,就在搜索引擎里购买关键词广告的,最大投钱的最多的就是搞电子商务的人。那么百度很明显就看到这块市场,而且就是说随着这么多电子商务的人愿意掏钱来买这个有关电子商务关键词,实际上百度虽然是有限的,就是,就是说网页、搜索能现实广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扩大这方面的资源,这是百度要做C2C的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说,刚才说到加一个前提,就是说如果百度要做C2C的话,我觉得C2C这块应该独立出来,比如说单独成立一个公司,这样可能更合法一些。因为谷龙刚才谈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牵扯到,并没有讲这么细。你应该把C2C公司独立出来一个公司,否则就无法公正,那么这样你可以去做。那么更多的呢,C2C既然站在这边说,它成功了,其实我们成功是个标准,成功的标准是盈利,以盈利来说是标准。那么可以看到套波上,淘宝是免费的,收费的用户很少。那么即使这些免费的用户,它也需要在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也需要购买一些关键词,你想做得好就购买关键词。那么购买关键词现在百度是最大的搜索。所以说,不管百度是开了还是没开,百度如果这个收入也算百度收入的话,如果能单列出来看,就是说在百度的关键词广告里面,有电子商务商户购买的电子广告,这个总额算C2C的成功的话,从这个角度上说它是能成功的。

  朱辉龙:我觉得因为百度是上市公司嘛,所以我说几个观点,第一就是百度最大的问题,现在最大的压力实上并不是说做什么,而是在于他如何把流量,他现在流量货币化,比如说空间、贴吧,怎么样把这些流量变成现金,我觉得这是百度的最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不利。

  嘉宾:他需要做C2C将货币化?

  朱辉龙:不是他需要做C2C,是因为它成长的PE值压着他不得不做一个想法做挣钱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来说我不认为做C2C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说从现有的市场来说,国内的市场来说,比如说淘宝,大家都知道淘宝还是亏损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还是亏损的。所以做C2C并不是很快能够挣到钱的,淘宝已经几年免费了,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做这个上市公司,他的压力还是有的,你要做一个流量,我做C2C第一步给带来的不是现金收入,还只不过是一个流量而已,这是第二个。

  那么第三个,淘宝还是占了绝对的市场份额,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说,百度一定能成功吗?我觉得并不是说有流量就能够出一个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我觉得不仅仅是靠你愿意,就可以一定让客户推出产品,客户就一定能够完全满意的。从这一点上,我就比较担心,并不见得,并不是以为说流量有了就能成功,这是我对它成功的质疑。

  主持人:谢谢大家!

场外嘉宾观点:
康国平:
C2C?百度的野心还小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