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我们颠到了斋浦尔,虽说是晚上,城市的红粉之气还是扑面而来。斋浦尔、德里、阿格拉,人称印度金三角,很多人到此一游就集中在这一带了。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爱上那个印度版的KAFTA的,这是我在埃及时学来的名词,当时的理解是将肉串在铁棒上就着火烤,他乡遇旧,满心欢喜,哪晓得印度版的原来都是素的,于是被同去的美女戏称为“大米安慰丸”,因为她们都是练瑜伽的,只有我一路都在念叨着:“我要吃肉!”
酒店还是不错的,除了他们给我们安排了大床房,可能这是因为外国人不理解我们要两人一间的习惯吧。门口的大叔看到有客人进来,很得意地秀自己的胡子。

斋浦尔人称粉红城,据说是当年为了迎接某国王而将全城都刷成了粉红色。基本上,这就是一面子工程了,大凡沿街面的房子都是那种显得蛮旧的粉色,而背街小巷则不得而知。等到一天逛下来,更深刻地认为它就是一个脂粉涂得不怎么成功的半老徐娘。
风宫是我们的第一站,它似乎是所有粉红色系建筑的精华所在,猛一看让人很有拍照的冲动。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一座粉红色的建筑站在破败的街道上,窗户的精美与周围商铺之简陋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如果有人说印度是文明古国,我却想起河坊街来。


在街上,我成功地偷拍了两个耍蛇人,这是我拍到的最具印度特色的照片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